动态
我的进博故事丨征集令发出一月,前来打卡的都有谁?
了解到“我的进博故事”征集活动的。在她看来,这次征集活动调动公众意愿、凝聚进博共识,让各方参与进博讨论、营造热烈氛围,体现出“人人参与进博、人人关心进博”的主人翁意识,为“进博人”提供了绝佳的展示机会。面向全球征集和讲述,体现了进博会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
“我不仅希望周围的同事和朋友都能参与征集,进一步推动大家了解进博会,而且希望借助进博会平台,能更多地宣讲兵团故事,展示兵团形象,吸引更多客商来兵团投资兴业。”展望第五届进博会,吴杏月期待能用好展会平台,扩大进口贸易,巩固招商渠道,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推动兵团贸易可持续发展,为兵团今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首场进博会新闻发布会时的兴奋,参加进博会开幕式时的激动,圆满成功闭幕时的喜悦,为共同目标而不懈奋斗的感慨……”今年是张燕萍与进博会结缘的第五个年头,参与进博故事征集活动,再次唤醒了她那些令人振奋的经历:有辛劳和付出,有责任和使命,更有成长和收获,一切历历在目。
张燕萍曾全面参与首届进博会工作,后于2019年调至上海市商务委进博协调处,成为一名专职参与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的“进博人”。回忆起自己的“进博故事”,一如协调处所承担的工作般繁杂。若只用一句话总结,张燕萍说,这是一次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美丽交集。
在进博会五周年之际开展“我的进博故事”征集活动,张燕萍认为是很有意义的。她在提交给主办方的征集素材中写道,作为进博会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书写者、传播者,“进博人”从各种视角和维度讲述进博会台前幕后精彩、鲜活的故事,这些都将是进博美好愿景的最佳注脚。
在张燕萍看来,进博会为全球企业开展经贸合作搭建了高水平的平台,同时,这也是一个思想、文化碰撞交流的国际“大舞台”。征集活动面向的是进博会各参与方、各领域人员,他们畅谈在进博会达成的共识和取得的成效,将更生动地展示进博风采,传播进博力量,展示中国向世界开放市场、共享市场的意愿。
作为徐泾镇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龚婷自2014年以来参与了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的近40场大型会展的志愿服务保障工作。看到“我的进博故事”征集启事,龚婷和志愿者伙伴们马上开始梳理之前拍摄的和照片,参与进博会保障的“高光时刻”一幕幕浮现,大家一起整理线索,向主办方分享他们参与进博会的独特故事和感受。让龚婷印象深刻的是,进博志愿者培训涉及心理、外语、手语等课程,内容越来越完善,工作“越做越优”。
“进博会志愿经历使上外学子知创新前沿、观天下之变、开风气之先。参与进博,让他们在实践中领略到行业变迁、潮流走向,体会到不同思维和文化下,国别、区域间的同与不同,同时架起与参展者互相理解与友谊的桥梁。”董邵里程对说,“小叶子”们参与进博故事征集活动,不仅记录他们参与、体验、见证进博会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进博会给他们学习、生活带来的变化,同时,也展现了“小叶子”作为“进博人”,融入上海这座全球城市、在中国遇见世界的经历。从“小叶子”视角讲述进博故事,也能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参与进博、服务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
发来进博故事线索的还有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小叶子”们。在第四届进博会上,来自该学院的研究生李炜波邀请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录制Vlog,大使自信友善的精神风貌得到了许多网友的点赞;徐昌昊作为党员志愿者每天在岗近10小时;本科生马雪迎制作的Vlog获得了逾百万点击量。
复旦新闻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征集活动启动后马上动员师生积极参与,服务进博是“小叶子”的“青春必修课”,通过进博平台,他们感受国家的开放脚步,收获自身成长,理解到自身的时代使命,参与讲述进博故事,也是在为他们参与这个新时代的盛事作诠释。
第五届进博会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我的进博故事”征集活动也即将满月,其在“进博人”中激发的涟漪仍在扩散。一边期待着第五届进博会带来新的收获,一边积极参与征集活动总结展望自己的“进博故事”,这是许多“进博人”在发来的故事线索中呈现的状态。参与征集者身份各异,既有来自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以及各类中小企业的参展商代表,也有来自承办单位、海外组展机构、境内招商合作单位、交易团及采购企业以及虹桥论坛会员企业等机构的办会参会人员,还包括安全保障人员和志愿者等等,但他们的描述所展现的一幕幕“进博故事”,正如征集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所说,自进博会举办以来,进博会“在不经意间深刻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