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动态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提速 部分银行调整申赎规则

时间:2022-07-21 08:58 阅读:

  当前,距离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完成期限已不足半年时间,银行正加快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改造进度,按照监管要求压降规模、调整产品形态。《证券日报》

  “调整主要是为了防范理财产品申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对《证券日报》

  部分银行调整申赎规则

  2021年6月11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业务的投资范围、估值方法、久期管理、集中度管理、流动性管理等提出了规范性意见,并设定了截至2022年末的过渡期。规范整改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存续规模压降,到2022年底,相关银行理财子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下降到30%;二是资产端要符合新规要求,包括投资范围、集中度和资产久期等方面均待整改。

  招商银行近期也发布了多个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合同调整公告,对产品管理人、申赎确认时效、快赎金额等规则做出调整。以朝招金为例,其申购赎回、快速赎回等有所调整。其中,申购、赎回确认时效从“T+ 0”转为“T+1”工作日,投资者在工作日15:30前申购或赎回,将于“T+1”工作日确认或赎回到账,每日快赎上限为1万元。

  在中,一位银行客户经理告诉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整改主要是剔除不符合要求的资产类型、调整资产的期限等,我行已按照监管要求进行了调整,应该可以在过渡期内全部整改完毕。”另外一家银行客户经理表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

  年底前可如期完成整改

  除了资产端逐步整改规范之外,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也在稳步压降。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场存续有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316只,存续余额达到9.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89%,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41.95个百分点。不过,今年上半年现金管理类产品略有反弹,6月初,根据普益标准收录的银行理财产品数据统计,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435只,较上年末有小幅回升。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上半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并未较之前减少,主要是由于上半年权益市场波动较大,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更符合客户稳健投资的诉求,同时兼具较好的流动性与收益,因此规模上升也是需求端的体现。从现存产品规模看,尽管部分银行在产品的压降方面仍存在一定压力,不过能够按照监管要求按期整改到位。

  明明认为,虽然目前存量产品仍有较多需要整改的内容,但如期完成整改基本没有问题,个别无法达成指标要求的也会由监管部门单独处理。

  “不过,当前整改仍然存在一定困难,整改压力较大的方面主要是资产配置,现金管理新规规定的现金管理类理财可投资券种的范围明显收窄,久期限制也有所加强,多数产品已经在新规落地以来开始整改,由于投资范围受限,相应所取得的回报有所贬损,预计未来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还将走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相对下降。”明明建议,在整改完毕后,现金管理类理财在监管要求下可以考虑配置期限较短、资质较高的同业存单,面对客户流失,可以借助母行影响力进行营销。

  谈及未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证券日报》

  “同类资管产品监管标准看齐是政策大趋势,预计未来现金理财和货币基金等产品竞争会更加激烈。但在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亦有机会成为存款类资产的重要替代。”明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