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要是有金融危机了,投资什么最保值?
金融危机开始前,往往是虚假的繁荣,大量的人从实体经济中抽调资金,进入资本市场,通过所谓的钱生钱的方式,在不断地增长财富。
而虚脱的实体经济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银行就大量印钱,给实体企业发放贷款,同时企业的债务高耸,债券的收益率都会飙升,风险在积聚。
再直白地说,如果股票市场中,企业的估值长期过高,也就是金融危机的前兆,因为大量的资金并没有投入实体经济,而是在相对虚拟的股票投资中。
当金融市场过于繁荣,人们放弃了劳动致富,转而投向了资本的怀抱,整个社会的生产就会出现问题,实体经济危机一旦爆发,金融危机一定是同步爆发,最终走向“灭亡”。
但当制造业和生产力开始停滞,如果还不停地印发货币,一定会导致资金泛滥,货币大量流入资本市场,从而推高所有资产的价格,产生泡沫。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于泰国国内泰铢的大量印发,导致的汇率危机,蔓延到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再到日本,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单一货币危机引发的集体汇率危机。
之所以9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非常小,因为我们的外汇管制制度合理,国内的生产制造业兴盛,坚持了人民币不贬值的方针,让我们免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由MG的次贷危机引发的,由于MG靠印钱救市,让全球买单,引发全球的输入性通胀,资产价格上涨,最终成为席卷全球的一场金融危机。
当时我国虽说也实行外汇管制,但已经是进出口贸易大国,加上手持大量的美债,所以受到了明显的输入性通胀的影响。
拉动房地产的背后,其实不是为了单纯地让房地产价格上涨,消化货币的影响,而是房地产的产业链是最长最全的,地产的兴起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让我们国家安然的度过了这场金融危机。
只不过08年的金融危机,本身还是在A股市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6124-1664,超过70%的跌幅,让股民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到来。
确实,那几年,由于货币政策的过于宽松,大量的企业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不管是银行还是民间大量借款,导致了一定的金融危机隐患。
最终,通过去杠杆的方式,将这部分资金从市场中迅速地抽离,放任股市和部分实体经济企业的暴雷,再通过缓慢的资金流入进行修复,有效避免了更大程度上的金融危机爆发。
输入性通胀导致的结果,是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比如房价、股票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时候持有核心资产就行了。
所谓的核心资产,目前来看就是一二线城市房产,超一线的大白马股票,这些也是外资流入主要进入的品种。
这种类型的金融危机,我们国家的外汇管制会成为第一道关卡,政策引导对资金的引导会成为第二道关卡,适度的泡沫化是应对方式,并不用普通百姓特别操心。
核心资产会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泡沫化,外资大量入市,第二个阶段是去泡沫化,资金大量抽离。
首先,金融危机之前,往往是资产泡沫的盛行,大量的普通民众,从劳动者,化身为投资者,不管是买股票,炒期货,还是投资房产,都会带来资产价格的高耸。
当大家都放下实体经济,转向投资资本市场的时候,实体经济的发展就会停滞,经济发展不仅会增速放缓,甚至会出现倒退。
最终,当没有资金再进入资本市场,去支撑那么昂贵的资产的时候,泡沫破裂,大量的资金开始夺命而逃,资产价格断崖式下跌。
我们要庆幸我们国家最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让经济始终在一个高速增长的环境下奔跑,远离了金融危机。
很多人一直问,为什么同样是核心资产,股票不涨,而楼市涨了,或者说股票是局部涨了,楼市是全盘涨了。
一是楼市拉动了实体经济,从土地财政,到基建水泥,到家装建材,到家用电器等,还解决了就业问题。
二是楼市本身是居住必备品,不容易遭遇集体抛售,引发系统性危机,而股票是纯投资品,估值过高可能会引发资金大面积离场。
三是楼市作为资金蓄水池,效果更好,因为有负债不会全流通,股市作为资金蓄水池,全流通的市场,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四是楼市牵扯到贷款,绝大多数买房的人,其实是负债状态,资产量级上去,并没有实质性的生活改善,还在不停努力工作,而股市是纯投资市场,股票市值上涨,很容易变现,会让投资者好逸恶劳,导致实体经济的虚脱,金融市场的盛世,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正因为抛开了金融市场,将金融市场进行相对严格的监管,才使得实体经济始终处于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也让老百姓能真正意义上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并且远离金融危机。
所有的危机过后,都是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尽早尽可能的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在危机背后迎接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