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a股单日跌幅最高纪录(回顾A股历史上那些单日大跌)
A股历史上几大暴跌日是哪几天
2008年1月15日-2月1日暴跌
时间:14个交易日;最大跌幅23.7%;实际跌幅21.4%
2008年6月3日-6月17日暴跌
时间:10个交易日;最大跌幅19.95%;实际跌幅19.2%
2008年7月29日-8月18日暴跌
时间:15个交易日;最大跌幅20.1%;实际跌幅20.1%
2008年9月1日-9月18日暴跌
时间:13个交易日;最大跌幅24.8%;实际跌幅20.9%
a股历史上的几次大跌
1996年12月16日,沪深两交易所发出通知,决定自16日起对在两交易所上市和交易的股票(含A、B股)和基金类证券的交易价格实行10%的涨跌幅限制。
当时大盘连续暴跌4天,其中两天的跌幅是5.44%,5.70%,9.91%,9.44%。
2007年2月27日,A股各指数跌幅均超过8%,其中上证综指和深成指创近10年最大单日跌幅,分别为8.84%和9.29%。两市1327只可交易的A股中,1072只股票跌幅超过7%,800多只个股跌停。
拓展资料:
A股,即人民币普通股票,是由中国境内注册公司发行,在境内上市,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2013年4月1日起,境内港澳台居民可开立A股账户)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英文字母A没有实际意义,只是用来区分人民币普通股票和人民币特种股票。
A股不是实物股票,以无纸化电子记账,实行T+1交割制度,有涨跌幅(10%)限制,参与投资者为中国大陆机构或个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国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不是实物股票,以无纸化电子记账,实行“T+1”交割制度,有涨跌幅(10%)限制,参与投资者为中国大陆机构或个人。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用人民币交易在中国境内上市针对国内的股票)、B股(用人民币标值但只能用外币交易且在中国境内上市针对外国人或者港澳台地区的股票)、H股(内地注册、香港上市的外资股)、N股(内地注册,纽约上市的外资股) 和S股(没有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股名前加S,日涨跌幅为上下5%)等的区分。这一区分主要依据股票的上市地点和所面对的投资者而定。
A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在我国境内发行只许本国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的普通股。
在公司发行的流通股中占最大比重的股票,也是流通性较好的股票,但多数公司的A股并不是公司发行最多的股票,因为我国的上市公司除了发行A股外,多数还有非流通的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等等。
被认为是一种只注重盈利分配权,不注重管理权的股票,这主要是因为在股票市场上参与A股交易的人士,更多地关注A股买卖的差价,对于其代表的其他权利则并不关心。
a股历史上最大跌幅是多少点
炒股的人,大部分人小心脏都受不了,因为沪指跌7.7%创7年最大跌幅,3万亿市值一日蒸发。
这样的跌幅确实很少见,不过这仍算不上历史上最大的跌幅。
a股历史最大跌幅发生在2007年2月27日,单日跌幅达8.84,到了2007年6月4日,单日跌幅又达了8.26。
数据显示,2014年初,A股两融余额为3474亿元,在去年12月底,A股两融余额更是一举突破万亿。市场普遍认为,融资入市是推动A股“疯牛”的重要因素,“万亿融资盘调转枪口,瞬间从强大的多头变成凶猛的空头,局面是多么的可怕。”
从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根本支撑不了目前的疯狂牛市行情。
这轮牛市行情,完全是炒作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