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动态

大股东减持案例公司(大股东清仓式减持案例)

时间:2022-11-16 15:53 阅读:

  第三大股东减持背后,良品铺子目前的现状如何?

  第三大股东减持背后,良品铺子目前的现状如何?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近日,良品铺子发布了控股股东高瓴系的减持股权进度公示。公示表明,减持控股股东(珠海高瓴、香港高瓴、宁波高瓴)本次减持计划前,累计拥有公司股份约3602.38亿港元,占公司总市值的8.98%。

  截止到1月17日,减持计划一半以上,公司控股股东高瓴系已根据股票大宗交易方法,总计减持公司股份591.18亿港元,占公司总市值的1.47%。

  1月18日,良品铺子公示称,截止到2022年1月17日,此次减持时间已一半以上。公示表明,此次减持期内为2021年10月13日-2022年1月17日,减持价钱为40元每一股-40.81元每股。

  截止到2022年1月17日,减持控股股东利用股票大宗交易方法总计减持公司股份591.18亿港元,占公司总市值的1.47%,减持总额度总共月2.39亿人民币。此次减持后,减持控股股东累计拥有公司股份3011.2亿港元,占公司总市值的7.51%,此次减持计划并未执行结束。

  据了解,此次减持计划的截至日期是2022年4月7日。依据之前的减持股权计划公示,良品铺子控股股东高瓴系计划自2021年10月29日至2022年4月7日期内根据集中竞价方法、自2021年10月13日至2022年4月7日根据股票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法减持公司股份总数累计不超过2406亿港元,累计不超过公司总市值的6%。

  高瓴系对减持计划得出的因素是“本身资产要求”。减持一部分股权

  2021年2月24日良品铺子发售满一周年,累计达到1.83每股公积金的限售股解禁。这时高瓴系手握着约4680.03亿港元限售股,占股为11.67%,也急不可耐逐渐减持良品铺子。

  2021年2月26日,良品铺子便公布公司股东减持公示,也是高瓴系的初次减持计划。内容表明,高瓴系计划自2021年3月22日至2021年8月26日期内根据集中竞价方法、自2021年3月4日至2021年8月26日根据股票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法减持公司股份总数累计不超过24,060,000股,合计不超过公司总市值的6%。

  减持计划完毕后,良品铺子公示减持结果,高瓴系累计拥有公司股份3602.38亿港元,占公司总市值的8.98%,本次减持计划具体减持2.69%,减持额度4.56亿人民币。

  殊不知,仅一个月后,高瓴系便逐渐第二轮减持计划。公示表明,高瓴系计划自2021年10月29日至2022年4月7日期内根据集中竞价方法、自2021年10月13日至2022年4月7日根据股票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法减持公司股份总数累计不超过2406亿港元,累计不超过公司总市值的6%。

  日前公示的减持工作进展,就是在第二轮减持计划中。创收不增利,营业费用高过研发费用50倍,连续遭控股股东减持的身后,是良品铺子营运能力的降低。

  财务报告表明,2019年-2020年,良品铺子完成总营业收入各自为77.15亿人民币和63.78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各自提高20.97%和2.32%。2021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营业收入为44.21亿人民币,同比增加22.45%。

  营业收入稳定提高下,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和净利率却几乎止步不前,毛利率从2019年逐渐不断下降。依据财务报告内容,2019年-2020年,良品铺子扣非后净利各自为2.74亿人民币和2.75亿元,2020年同期相比仅微增0.57%。2021年上半年度,良品铺子扣非后纯利润达1.55亿人民币,小于2019年同期的1.56亿人民币。

  净利率上,2019年良品铺子净利率为4.53%,2020年则降到4.36%。2021年上半年度,良品铺子净利率为4.38%。再看良品铺子的毛利率,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各自为31.87%、30.47%和29.51%,展现下降发展趋势。

  但良品铺子的营业费用在这个环节中稳步增长,乃至一度比研发支出高于50倍,这也是“代工生产+贴牌加工”方式下零食公司的常见问题。在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度,良品铺子的营业费用开支各自为15.81亿人民币、15.70亿元和9.69亿人民币,在其中用以营销花费的开支各自为6.25亿人民币、6.16亿元和4.16亿人民币。而同期的技术开发费开支各自为2736亿人民币、3372万余元和1898万元。

  营业费用连累不断营运能力,研发投入的低占有率及其无法产生技术要求的领域特点,也许是控股股东“清仓处理式”减持的首要缘故。除高瓴系外,2021年全国社保基金和挪威中央银行也几近清仓处理式减持良品铺子。

  良品铺子的股票价格也自2020年7月15日创下的86.98元最高处后便不断振荡下滑。2022年1月24日,良品铺子股票价格点收37.08元每一股,涨跌幅超55%,总的市值为148.7亿人民币,跌来到近200亿人民币。

  忧喜参半的蔚来:第三大股东清仓出逃,但也拿到两笔“救命钱”

  在疫情的风波影响下,蔚来再度爆出“坏消息”。

  据美国SEC文件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曾是蔚来汽车第三大股东的高瓴资本已清空蔚来的所有股权。

  对此,蔚来汽车方面对外表示,“蔚来尊重投资人的自由选择,对此我们不做过多评论”。

  事实上,在去年第二季度,高瓴资本依然非常看好蔚来,甚至还“翻倍增持”,而蔚来也是其增持最多的“重仓股”。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高瓴资本却选择彻底“亏本出逃”,这背后到底是出于何种因素的影响?而蔚来又将何去何从?

  蔚来股东竞相“亏血出逃”?

  其实对蔚来而言,高瓴资本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背书”角色。

  2015年,高瓴资本领投蔚来1亿美元A轮融资,后续并跟投C轮及C+轮。

  高瓴资本去年二季度披露的持仓情况显示,公司当时曾大幅增持蔚来汽车至4193.83万股。

  而多次的跟投和增持,也让各大券商进一步调高对蔚来汽车的评级,并对其颇为“看好”。

  不过进入去年第三季度后,高瓴资本减持蔚来至1336.89万股,减持幅度达68.12%。

  来到第四季度,高瓴资本这位昔日第三大股东终究选择彻底清仓蔚来。

  事实上,减持蔚来汽车的并非高瓴资本一人,2月7日,淡马锡减持蔚来股票1391万股,持股比例从原先的5.4%大幅下滑至1.8%。

  一直以来,高瓴资本、淡马锡都以对大势判断敏锐著称,而此次选择“割肉”清仓的举动,无疑是对蔚来资金和运营状况存在质疑,同时也让其未来前景显得更加不明朗。

  此外,蔚来内部延迟发薪等消息也进一步证明,虽官方宣称员工可以申请将本次十三薪全部或部分置换成限制性股票,但也难掩其现金流紧张的状况。

  这些事实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蔚来的资金状况乃至当下处境仍颇显艰难。

  2020,蔚来熬得下来吗?

  虽然迎来“噩耗”,但值得庆幸的是,蔚来今年已然拿下两笔“救命钱”。

  2月6日,蔚来宣布一笔1亿美元的融资达成,投资方是非关联的亚洲投资基金。

  2月14日,蔚来宣布再次完成1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

  根据协议,蔚来将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购买方发行和出售本金总额2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两笔交易的配售均需满足惯例成交条件,预计不晚于2020年2月19日完成。

  而根据Q3财报显示,蔚来当季度净亏损达到25.54亿元。

  如此烧钱速度,即使蔚来拥有“2亿美元”的融资落地,或许仍显得“不够花”。

  因而,这两笔“救命钱”能够一定程度缓解蔚来当下的艰难处境,但“寻找融资”仍是蔚来2020年的主要任务。

  同时,着眼于蔚来自身,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现阶段,就造车新势力而言,蔚来是其中品牌影响力最高的,也是唯一把产品价格卖到30万以上的品牌。

  无论是北上广深,蔚来ES8、ES6还是能够频繁在大街上、停车场看到,并且是真正的个人消费者购买,这是蔚来烧掉了百亿级资金的成果。

  在品牌力上,蔚来毋庸置疑是唯一一个能与特斯拉PK的造车新势力品牌。

  但是,蔚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譬如资金使用效率、成本控制、打造品牌力背后的高成本等等诸多问题。

  同时,蔚来最大的挑战在于,在控制成本之后,是否还能提供给消费者与此前不计成本的“同等服务”,以此维系其目前的品牌力以及口碑。

  接下来,蔚来怎样权衡成本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让所有车主认可与信服,也是蔚来继资金问题的衍生疑问。

  功夫拍案

  不可否认,第三大股东的“割肉出逃”,会对蔚来投资市场的表现造成较大影响。但好的一面是,蔚来已然拿下了两笔至关重要的“救命钱”。

  此外,疫情对于汽车市场的影响,也是其无法规避的痛点。

  在中短期里,汽车行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都会受到疫情的较大影响,车市寒冬还会加剧,挑战难上加难。与此同时,这段时间也是蔚来生存的关键阶段。

  面对市场寒冬、疫情风波、竞争对手不断强大,蔚来汽车的未来依然道阻且艰、危机重重。

  本文千亿疫苗巨头遭清仓式减持,套现近37亿,这套的究竟是谁的钱?

  如果你的身边有买基金或者是炒股票的朋友,那肯定都知道最近咱们医疗板块的股票,走势是相当萎靡。特别是我们国内的疫情发生反复之后,医药板块的个股更是“一泻千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探底回升。而最近,也是有支市值规模达到千亿级别的疫苗龙头股,其持股股东看到势头不对就慌忙进行清仓抛售,从成交量和成交额上估计,这些股东足足套现了有37亿元人民币之多,实在是骇人听闻。而这个故事的发生股票就是在科创板刚刚上市的康希诺 。

  康希诺这支股票的上市时间也是在这个月份,距离其发布大股东减持计划的8月13日甚至还不足一个月。康希诺发布的公告显示,其股东上海礼安和苏州礼泰计划在未来减持约770.95万股公司股票,按照目前的收盘价格来计算的话,其减持总金额将要达到近37亿元。

  股市嘛,想要赚钱的话,玩的自然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而这两位准备减持的股东,准备套的钱也自然就是广大散户股民的钱了。查阅康希诺今年的年报和一季报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支股票今年所交出的业绩答卷可谓是非常优秀。不仅首次完成了扭亏为盈的壮举,而且它上半年获得的营业收入还超过了20亿元,实现了超过500倍的巨额增长幅度;加之现在国内外疫情反反复复,对作为疫苗生产厂商的康希诺而言无疑又是一个利好。在这种基本面、政策面和消息面等多方面均有利好消息的股票,深的普通投资者青睐入场投资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个消息一出,康希诺的股票也是一路下滑。毕竟来炒股也是来赚钱,而不是做慈善的,与其看着自己的钱被大股东套走,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及时止盈!

  证监会怎么严打上市公司大股东清仓式减持行为?

  在证监会昨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常德鹏表示,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违法减持甚至清仓式减持及相关违反违规行为,证监会将重拳治乱,严厉打击。

  重击大股东清仓式减持

  常德鹏表示,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违法减持甚至清仓式减持及相关违反违规行为,证监会将重拳治乱,严厉打击,对其中涉嫌刑事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

  同时,警示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董监高应谨记并严守现行法律框架下的权、利、责边界,凡是敢触碰资本市场红线、底线的,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山东墨龙因信披违法违规

  新闻发布会上还公布了证监会对四宗案件作出的行政处罚,包括1宗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1宗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及其内幕交易案,2宗内幕交易案。其中,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涉及山东墨龙,证监会对该公司处以60万元罚款。

  常德鹏称,山东墨龙案中,张恩荣、张云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总经理,滥用信息优势和控股地位,在上市公司重大亏损内幕信息发布前抛售股票,鱼肉市场,情节恶劣,是“吃相”难看的典型案例,严重侵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监会依法对其处罚约1.2亿元。

  8家律所被出具警示函

  证监会昨天通报2017年度律师事务所从事IPO法律业务的专项检查情况,由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深圳等八家证监局等进行,共抽查21家律所47个IPO项目。常德鹏指出,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行的问题,证监会对8家律所10名律师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对3名律师采取监管谈线家律所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并计入资本市场诚信数据库。

  严厉打击违规操作,保证证券市场正常化。

  清仓60亿,宁波银行是福是祸?

   文/枪枪

   经观 财经 眼 专栏

   中国的道教文化,精髓是顺其自然。

   老庄强调随心所欲,无为逍遥,发展到后期就开始不问世事,马丢了、孩子丢了都不担心,还说祸兮福所倚。

   如果资本市场也有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暴雷的几率估计会大大减少。

   宁波银行在2月初遭杉杉股份郑永刚清仓11.8亿元,而当初杉杉股份是以1.82亿元入场的原始股,自2014年至今,累计减持超60亿。

   这不是宁波银行第一次遭大股东减持了。自2020年8月份以来,大股东的减持套现操作不断。

   成长路上充满不确定性的宁波银行,未来是福是祸?

   一、减持套现风险高?

   2020年8月-2021年2月,宁波银行遭第三大股东雅戈尔集团套现累计3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2.9亿股,之后雅戈尔持有宁波银行8.32%的股份。

   这个操作让雅戈尔集团收入26.5亿元,获利占全年总收入的83%。投资收益远超服装本业,雅戈尔真乃股神也!

   除了杉杉股份和雅戈尔集团,宁波银行的其他股东,也开启了减持步伐。

   2020年半年报和三季报显示,宁波银行第五大股东华茂集团减持1846万股,第六大股东宁波富邦控股减持1735万股。

   面对二级市场的减持,宁波银行向A股股东进行配股,募资金额不超过12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核心的一级资本。

   虽是险招,却也反映了宁波银行的决心。配股募资在资本市场上不受股东欢迎,毕竟大家都想要钱,股份再多股价不上去并没有实际的好处。

   历史 上银行股的配股募资,最出名的当属2013年招商银行的配股方案。招商银行作为国有大行,配股比例是每十股配售3股,才堪堪让资本市场满意,而宁波银行此次的配股比例为每十股配售1股,何其高调嚣张!

   一般来说,配股的公司往往业绩不如人意。但宁波银行的股价一路飘红,对于股东来说,配股不仅能增加手中股票数量,还能追加投资。

   一边在一级市场得到配股的股份卖出,另一边在二级市场购入新股,如此循环加速资本回流,不失为一个好操作。

   因此减持套现、配股稀释也并没有影响市场的热情。

   宁波银行底气十足,完全不怕市场的变动,2月10日股价创 历史 新高44.10,今日开盘价42.71,还是居高不下的火热价格。

   二、跑赢大盘的背后

   资本市场对宁波银行的追捧,与其大盘涨势分不开。

   2020年银行版块低迷,宁波银行却以30%+的股价涨幅跑赢大盘。

   要知道,宁波银行2020年三季报显示,其归母净利润增速下滑,Q3增速仅为5.2%,低于H1增速的14.6%;Q3营收增速也比H1的少5个百分点,为18.4%。

   这个下滑数据建立在整个银行板块低迷的基础上,虽然宁波银行的盈利增速同比下降,但它还是跑赢了上市银行,更别提与之同级别的上市城商行了。

   之所以跑赢大盘,靠的是其优异的基本面。

   宁波银行自2017年以来,非息净收入的收入占比逐渐增大。利息收入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坏账风险高,而非息收入即时性强风险低,极大地增强了收入稳定性。

   宁波银行的营收在疫情期间受影响不大,并在2020年Q3快速回血,也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3季度不良贷款率环比2季度持平为0.79%,是行业最低水平。

   宁波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2019年为15.57%,与招行相差无几,比南京银行高出2.5个百分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拨备覆盖率,2019年年末高达524%,快跟花旗银行一个水平了。这个反映了银行风险防范的数据较优秀,让宁波银行备受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青睐。

   三、未来仍看护城河

   银行行业是壁垒最高的行业之一,因为其责任重大,与人民生活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地方银行更是经济的奠基石,决定着也受制于地方的经济发展。

   宁波银行作为一个地级市的地方银行,已经实现了在浙江地级市分行机构全覆盖。

   宁波市共有22家地方银行,宁波银行的市占率远超第二名,2019年末总资产远超第二名8倍以上。

   这与宁波银行的经营策略: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分不开。

   中小微企业的下沉市场,以及长尾零售业,往往不受大行体系的欢迎,一是因为大行的流程漫长,二是大行的授信体系要求高。

   而宁波银行立足城商梯队,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同时人员和流程更快捷方便,能够做小行不能提供的贷款金额。

   如此一来,不仅是宁波这个地级市,周边城市的中小企业也欢迎宁波银行的入驻。

   宁波银行定位长三角,布局珠三角和环渤海,拓展发达地区的业务。除了在本地,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的市占率也很高。

   2020年Q3财报显示,宁波银行的个贷及垫款,占客户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的35.4%。而个贷破产和失信的风险远比公司贷款少,且拥有较高的资产收益率,极大地增强了宁波银行的回血能力。

   2020年疫情黑天鹅影响下,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而宁波银行此时的贷款扶持,不仅帮助不少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对自身的发展也有重大增益。

   宁波银行打造了包含公司银行、零售公司、个人银行、信用卡、金融市场、投资银行、资产托管与管理等多元利润的商业模式,虽轻装上阵,却形成了较为深厚的护城河。

   如此看来,虽然宁波银行遭大股东减持,但其目前并未面临窘境,反而在一众城商银行中脱颖而出,假以时日,有可能跃入银行第一梯队。

  黄峥捐120亿,王兴捐148亿,为什么他们都捐股票而不是现金?

   股票与现金是有区别的,股票是虚值,而且大宗股票交易都是有条件限制的,但捐赠就简单多了,他们所捐股票又都是原始股。

   如果是上市前配送的原始股,成本是很低的,上市后便翻了几倍几十倍,如果不是有制度限制,大股东上市当天都会套现走人。

   当前股市,大股东市价减持本就是不公平!周末便曝出了被炒高的医美龙头大股东清仓减持套现的大利空,套现上亿资金走人,大家要知道,他们持有的股票几乎都是接近零成本。

   这个周末,被炒高的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公告的热门公司有:朗姿股份、华熙生物、哈三联;天赐材料,海南椰岛,广信材料,武汉凡谷!

   这些股票清一色都是当前的热门股,股价几乎都是 历史 高点或接近 历史 高点,其股价早已透支了未来多年的业绩。

   其中朗姿股份三股东拟清仓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9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49%。朗姿股份表示,申炳云减持系其本人生活安排和资产规划的需要;申炳云坚定地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对公司医美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

   朗姿股份大股东把股份清仓了,还宣称本次减持为了改善生活,并且坚定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尤其对医美业务充满信心,这话太虚伪了。 朗姿股份今年以来暴涨158%, 历史 新高,较两年前低位大涨9倍 ;股东不卖也不符合人性!

   周末几大热门股票都有减持,板块估计都要承压。白酒、锂电是最近最强风口,而且减持金额也不多,估计影响没那么大。

   中国股市,大股东市价减持真要改一改了,大股东清仓式减持,接盘的全是中小股民,这种撸羊毛也太不公平了!

   拼多多和美团据说是受监督的压力和反垄断调查,这两家都是上市公司,钱都在股票里,也就是变现不如换种模式,股票还能让消费者和商家喜欢。

   对虚拟 游戏 规则制定者来说,玩虚别人坐实自己才是一种稳赚不赔的买卖。

   一是

   二是想为国为民做更多的贡献

   三是为了避免高额的税收。股票捐作基金会做公益事业,是可免税。

   只是换个方式持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