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动态

亚玛顿集团(亚玛顿董事长图片)

时间:2022-12-12 06:14 阅读:

  常州有哪些上市公司?

  黑牡丹,天合光能,亚邦,常柴,新城地产,炎黄在线,银河控股, AAC,三维成套,英特曼,常茂生物化学,远东实业,森源国际控股,光宝光电,梅特勒托利多

  后面两个是分公司,总公司注册地不在常州。

  太阳能光伏公司有哪些?

  云南天达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48所,天威集团,中国恩菲,上海航天机电。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以6MW为分界),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

  光伏被定义为射线能量的直接转换。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指太阳能向电能的转换,即太阳能光伏。它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利用硅等半导体材料所制成的太阳能电板,利用光照产生直流电,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太阳能电池。

  光伏技术具备很多优势:比如没有任何机械运转部件;除了日照外,不需其它任何燃料,在太阳光直射和斜射情况下都可以工作;而且从站址的选择来说,也十分方便灵活,城市中的楼顶、空地都可以被应用。

  组件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器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为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太阳能

  优点

  ①无枯竭危险;

  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环保(无公害);

  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安装在建筑屋面同时美观的优势;

  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

  ⑤能源质量高(目前实验室最高转化率已经达到47%以上);

  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且非常喜爱;

  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比亚迪富士康区别?

  现在许多人了解的比亚迪(BYD),更多停留在汽车上,新能源汽车、电池受到巴菲特青睐。但汽车以外的比亚迪你了解多少?甚至许多人不知道比亚迪是从代工起家,华叔继续聊聊比亚迪和富士康那些事——

  2002年,比亚迪只是一家做手机电池的小企业,而富士康已是手握几十亿美元订单的世界代工航母。当时,郭台铭与王传福谈了一次合作,并且邀请王传福到富士康国内深圳总部参观,双方更是宾主言欢,觥筹交错,畅想未来合作的美好前景。

  估计连郭台铭也没想到,这次观摩之旅让比亚迪成富士康的未来对手,王传福通过这次参观中受益匪浅,比亚迪的作业模式与富士康有着相似之处。当时,中国企业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许多东西靠模(chao)仿(xi)提升企业技术能力。

  2003年起,比亚迪挖角了400多名富士康员工,大量机密文件神秘摆在王传福案头。文件破解了富士康的商业机密,包括哪些产品赚钱,跟客户的报价等细节。

  2006年,郭台铭终于忍无可忍,将比亚迪告上法庭,这宗看似胜负分明的窃取商业机密案,最终结局只是让比亚迪几位员工蹲班房,而且定论无果。到之后,比亚迪每次遇到重要关头都化险为夷、从容脱身。

  2006年5月4日,富士康的网检系统检测到王伟等富士康员工向比亚迪发送了大量的系统文件,公司当即报警。富士康随后请求深圳中院采取证据保全措施,法院在比亚迪的办公地点查扣复制其公司员工柳相军、司少青的计算机硬盘内容。证据显示,硬盘中有富士康文件头字样的Word文件,以及富士康相关主管人的签字。

  曾在富士康担任主管的柳相军、负责编制工艺流程文件的司少青,2005年7月从富士康跳槽比亚迪。而从此前的6月10日起,柳相军就已开始将“富士康手机业务一季度指标状况”等商业秘密直接寄给王传福。另外,柳相军到2005年5月底时才申请离职,而他与比亚迪行政总裁李柯已先期进行过重要的工作讨论。

  2006年6月,鸿海集团两个子公司富泰宏精密、鸿富锦精密共同向香港高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控告柳相军、司少青等人在跳槽到比亚迪后,泄露富士康的商业机密,并索赔500万元。

  (只要去到华叔聊5G回 移动、联通、电信 即可查询5G信号覆盖)

  2007年10月5日,富泰宏精密、鸿富锦精密在香港高院再度起诉比亚迪及其部分子公司,要求判令禁止继续使用、开发原告的机密信息,要求交出占有、管理和使用的原告文件材料,并交出通过机密信息获得的收益,赔偿650.7万元等。

  同年1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委派北京九州世初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在北京为“富士康诉比亚迪恶意侵犯其商业秘密案”进行司法鉴定。在听证会上,富士康指控:比亚迪2006年手机制造的营收超51.35亿元,较2005年的19.06亿元增长了169.3%,较2004年的9.39亿元更是增长了4倍多,这种爆发式增长极不正常,与公司的商业秘密大量流失、大量员工跳槽,在时间上是相互吻合的。

  一个月后,第一批鉴定报告出炉:移动硬盘中有116份富士康文件,其中68份是非公知信息。据悉,第一批鉴定报告有7000多页、33卷,重50多公斤。但比亚迪坚持认为,鉴定报告及相关附录的大部分系富士康单方面呈交的,公司对此毫不知情。

  富士康指出,从2003年开始,自己从事手机设计、制造等业务的多个部门的400多名员工,陆续跳槽到比亚迪,其中包括富士康花费几十万元派往欧洲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比亚迪甚至为此成立了挖角办公室,挖走了富士康在日本的研发高级核心主管,并连带了一项冶金提炼合成技术。

  2008年3月14日,富士康迎来转机,当地公安机关在调查取证后发现,案子可能涉及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富士康撤销对比亚迪在内地的民事诉讼,转为刑事诉讼。3月20日,比亚迪前执行董事兼副总裁夏佐全被拘留。24日、31日,司少青和柳相军先后被判处1年零4个月和4年有期徒刑。

  出乎意料的是,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夏佐全在拘留后的第4天因证据不足被释放,而另外两名获刑员工,在定罪前已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属于个人犯罪,与比亚迪无关。

  这样的判决并不让富士康满意。但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2008年12月3日,比亚迪反将一军,称公安机关已撤销针对比亚迪的调查,北京九州世初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常务副主任赵军及另外两名负责人涉嫌毁灭、伪造证据和收受贿赂,被公安机关逮捕。

  此外,比亚迪前员工张朝正涉嫌接受富士康的贿赂,为富士康非法窃取保密文件,被公安机关逮捕。

  富士康人士称:王传福是深圳市人大常委,对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的任免有重要的投票权,从这一点上来看,富士康就完全落于被动。另一方面,比亚迪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企业,当地法院倾向本地企业,在国内见怪不怪。

  郭台铭十分委屈:“我们不得不选择香港,在深圳打不赢官司,就像到赌城去,他一面跟你赌,一边自己做庄。”

  比亚迪原计划于2007年7月底将手机业务在香港分拆上市,但富士康2007年6月11日在香港法院提出诉讼。2007年9月27日,在上市第一次申请过期后,比亚迪继续提出了上市申请,富士康再次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新诉讼。由于受富士康的阻挠,最终被推迟半年上市。王传福在公开场合指责富士康是在“故意捣乱”。

  王传福对专利壁垒一向嗤之以鼻,认为专利是死的,都可以绕过去。他有一句业内名言,“一种新产品的开发,实际上60%来自文献,30%来自样品,5%来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实际上也就5%左右。”在业内人士看来,王传福对专利的公开藐视,在国内无人能出其右。

  “每次东窗事发,比亚迪都要求犯罪人员删除证据,让员工背黑锅。”郭台铭曾愤怒表态。而富士康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层对媒体表示,比亚迪对规避法律责任很有心得,随着近年来官司的增多,他们几年前就成立了一个一百多人的“知识产权团队”,说难听一点,就是证据销毁以及专利规避团队。

  我们熟悉又陌生的郭台铭——

  郭台铭,1950年出生,自幼家境贫寒。作为家中的长子,他靠半工半读结束了在一所海员学校的课程后,于1973年出资10万元新台币,跟朋友在台北县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几个月后,原有股东抽身而出,鸿海成了郭台铭一个人的企业。

  熟悉郭台铭的人都承认他是一个商业天才,感叹其超强的市场敏感度和顽强的毅力非一般人所能比拟。据悉,为了开拓美国市场,郭台铭曾在雨中苦等客户4个小时;为了跟大厂商做生意,他曾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足迹踏遍美国32个州……他对客户看得最重,“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

  不过,郭台铭人性中的弱点也比较明显。和他共事过的一些台湾业界人士评价他“专断、高傲、独裁、摒弃民主……”而作为一家“家长制”企业,富士康的企业文化也打上了太多郭台铭的烙印,大小决策都得由他一手拍板。

  富士康几乎所有中高层都来自台湾,这种不平等的文化,也激起了内地员工们的反感。据悉,从台湾派来内地的4000名高管,他们的工资相当于5万名内地员工的工资总和。

  员工眼中随和的王传福——

  和郭台铭一样,王传福的出身环境也不好。1966年生于安徽无为县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早逝,他靠姐姐跟哥哥的接济,才艰难地完成中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学业。创办比亚迪前,他曾是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当他看到当时作为款爷标志的大哥大手机一部就要卖3万多元时,王传福认定手机充电电池大有可为,于是用借来的250万元资金在1995年创建了比亚迪。

  早期,王传福带着10多名员工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里“打打敲敲”,拿不出足够的钱建生产线,只好组建人力流水线,关键生产设备则以自行研发的机器代替。这样半自动化的生产线,却造出了低价的产品,日本卖8美元/块的电池,比亚迪只要2.5美元。

  但唯一不同的是,王传福在同事和员工眼里很随和,他中规中矩的大分头让人觉得很亲切。不过,这并不妨碍王传福在公司树立威信,他不按常理出牌,带领比亚迪一次次从竞争对手口中上演虎口夺食。

  熟悉王传福的人认为,王传福不是一个传统的管理者,反而更像一个技术人员,经常与技术人员呆在一起探讨技术难关,他对技术的痴迷,胜过所有员工。当年,比亚迪没钱建电池干燥室,王传福就想出添加一种吸水的药剂替代,效果很好。

  还让人感觉王传福与郭台铭不一样的是,前者深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富士康,员工地位不高,出差后要报销相关费用,必须把每笔支出交代得一清二楚,而富士康高层花钱却大手大脚,无人过问,高层领导的包机出行更是司空见惯。

  而在比亚迪,高管和员工一样,出差一律都坐经济舱,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及会议。在对待员工上,王传福也不像郭那样苛刻,该花的钱从不计较。

  (只要去到华叔聊5G回 5G套餐 即可知道移动、联通、电信的预约5G套餐方式。)

  一位从富士康跳槽到比亚迪的员工给出了结论:比亚迪与富士康最大的不同就是“尊重”,比亚迪也推崇节俭,但员工会过得踏实,没在富士康那种拘束感。在比亚迪,管理层跟员工一起在食堂吃简单的饭菜,不搞特殊化。

  不过,比亚迪依然稚嫩,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并不多,而它对游戏规则的漠视,也将树敌更多。

  2012年9月27日,富士康与比亚迪官司之战正酣,巴菲特宣布斥资2.3亿美元,拿下比亚迪10%的股权。受此消息刺激,在短短的四个交易日内,比亚迪股份股价上涨60%,旗下子公司比亚迪电子更是上涨超过100%。

  比亚迪的股价上涨并不让郭台铭紧张,但比亚迪背后的“股神”,却是任谁也不敢小觑,他不仅是雄厚资本实力的象征,更是商业诚信的标志。巴菲特与自己的敌人正紧密纠结在一起,这将极大地削弱自己辛苦建立的道德优势,甚至可能因此改变官司的走向。

  郭台铭说,官司打了5年没结果,但会打到底。他认为巴菲特对比亚迪的投资看走了眼,但造成官司困难,会连他一起打。他还重提了质问巴菲特的旧事。

  比如郭台铭曾写信给巴菲特,问他三个问题:

  一,你一直标榜只投有诚信、长期经营的公司,为何投了“偷窃富士康商业机密的比亚迪”?二,丰田、本田等大车厂投资油电混合车领域很久才赚钱,你用何种专业知识判断比亚迪的潜力? 三,你敢不敢驾驶比亚迪整天自夸的电动双模车上下班?

  巴菲特并没回应他。郭台铭昨天语言中充满恨意地说,比亚迪与巴菲特结合,就是“一个吹牛的加上一个炒股的”。他认为,巴菲特根本不是股神,就只是靠小聪明炒作,当投资到一定规模,大家都在后面跟,这就是所谓巴菲特的商业策略。而他要坚持到底看看,是“长期投资者还是炒股票者会成为股神”。

  2012年6月,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了富士康在香港对比亚迪锲而不舍的上诉,而对于比亚迪对富士康的反指控持保留意见,双方纠缠5年多的商业机密案暂时停滞。

  当年,两人都无心恋战,王传福忙于自己的电动车梦,深陷自主品牌泥沼之中,无暇他顾。而郭老板生意也并不顺遂,接连不断的跳楼事件引起的巨大社会压力、电商帝国功败垂成、老主顾苹果的订单分流都令其焦头烂额。

  在商业世界,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虽然郭台铭发下誓言必须打赢这场仗,甚至非常瞧不起这家连1/10都不到的“小企业”,但如今比亚迪已经有电池、汽车,涉及到众多核心技术的航母级集团。

  郭台铭在富士康“铁王座”坐了45年之久,卸任短短半年发生的事情,估计也让他没想到,连续接下华为、苹果的订单,让富士康的地位岌岌可危,比亚迪在不断侵蚀富士康的代工帝国。

  华叔在网上看到有自媒体称:比亚迪不务正业抢富士康饭碗的报道,可以看出还是有许多人不了解比亚迪和富士康的恩怨历史,绝对能拍出史诗式大片的真实商业题材。

  内容根据网络整理,本文仅代表华叔个人观点,不代表华叔聊5G的本意和立场。

  1、均胜电子:2019年与特斯拉相关业务营收预计不超20亿元。均胜电子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成,目前公司为特斯拉供应安全带、安全气囊和方向盘等汽车安全类产品、HMI产品及相关传感器,2019年与特斯拉的相关业务产生的营业收入预计不超过20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较小。

  2、永利股份:特斯拉是公司汽车模塑客户之一。特斯拉是公司汽车模塑客户之一,其与一汽丰田、华晨宝马、长安马自达、上海通用、北京奔驰等公司其他客户并无本质不同;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黄晓东先生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7日累计减持公司总股本2.63%。

  3、亚玛顿:未涉及与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3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相关合作。公司虽然近年已成为特斯拉公司的合格供应商,2019 年开始逐步放量向其提供太阳能瓦片玻璃等,但目前双方交易金额较小,且未达到公司日常经营重大合同标准。同时,目前公司为特斯拉公司太阳能屋顶项目供应商,未涉及与特斯拉上海工厂 Model3、ModelY 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相关合作。

  4、共达电声:证监会不予核准公司吸收合并万魔声学,继续推进本次资产重组。共达电声还表示,继续推进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5、大族激光:下修业绩预期,预计净利同比降58%-63%。下修2019年业绩预期,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6.4亿-7.2亿元,同比下降58%-63%,此前预计下降45%-55%。

  6、吉利、戴姆勒正式合资smart 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吉利与戴姆勒各持股50%的smart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董事会由6人组成,双方各3人。合资公司总部位于宁波,并在宁波和斯图加特各设营销总部。吉利将负责未来纯电动smart的工程研发,奔驰负责设计,计划于2022年国产上市。

  7、斯迪克:已有产品可应用于特斯拉MODEL3上。

  8、秀强股份:与特斯拉有两个合作项目,新能源充电桩玻璃项目已正常供货。公司目前与特斯拉的合作有两个项目:新能源充电桩玻璃项目,目前已正常供货;光伏屋顶玻璃项目,正在按特斯拉要求提供样品。与特斯拉合作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公司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

  9、继峰股份:特斯拉业务收入占集团收入比例较小。公司控股子公司德国格拉默和特斯拉有业务合作。目前,特斯拉业务收入占集团收入比例较小。

  上面都是这么多特斯拉供应链的消息,而且有些供应链企业之前不在华叔的文中出现,看来明天要继续恶补特斯拉供应链名单。

  290家公司2020年实现或有望扭亏 31家公司年内获机构密集调研

   本报 赵子强 见习 任世碧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业绩披露逐渐增多,2020年经营业绩大幅改善的标的容易吸引市场资金的关注。《证券日报》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截至3月26日收盘,有290家公司2020年年度成绩大为改善,报告期内业绩实现或有望扭亏为盈。

   对此,分析人士普遍表示,当前仍有经济复苏的支撑及流动性稳定的提振,A股市场向好的大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经历阶段性调整之后,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市场超跌反弹行情随时可能启动,去年业绩大幅改善的标的股价超跌明显,此类标的或已经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

   进一步统计发现,上述290家2020年业绩实现或有望实现同比扭亏的公司中,有86家公司2020年全年实现或有望实现净利润超过1亿元,*ST飞马预计2020年全年净利润上限达到95.05亿元,*ST利源、长安 汽车 、*ST盐湖等3家公司紧随其后,预计2020年全年净利润上限均在20亿元以上,分别达到49亿元、40亿元、22.50亿元;*ST安通、汤臣倍健、*ST奋达等3家公司报告期内实现或有望实现的净利润均超10亿元,分别为17亿元、15.24亿元、10.65亿元,去年业绩改善尤为明显。

   在已披露2020年年报以及年度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汤臣倍健、当升 科技 、亚玛顿、路畅 科技 、汉威 科技 、山东威达、*ST奋达等7家公司2020年全年每股收益均超0.5元,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机构对部分业绩扭亏公司的关注度开始升温。统计显示,上述290家业绩扭亏公司中,有31家公司年内获机构密集调研,当升 科技 、国际医学、诺德股份等3家公司期间均受到超100家机构扎堆调研,分别为213家、204家、160家,中文在线、沈阳化工、汤臣倍健等3家公司期间被逾50家以上机构联袂调研。

   上述年内被机构调研的31只扭亏股中,有13只个股期间股价实现上涨,*ST江特、沈阳化工、鲍斯股份等3只扭亏股年内累计涨幅均超过20%。相反,有18只扭亏股年内股价出现下跌,京山轻机、长安 汽车 、仕佳光子、当升 科技 、九号公司、亚太股份、亚玛顿、诺德股份等8只扭亏股年内累计下跌均超过20%,跌幅明显。

   在近期A股震荡的过程中,北上资金也对部分扭亏股进行了加仓,3月1日以来至3月25日,有22只扭亏股获北上资金净买入,隆平高科、汤臣倍健期间获北上资金净买入额最高,分别为5.56亿元、1.54亿元,东阿阿胶、爱康 科技 、鲍斯股份等3只扭亏股紧随其后,期间累计北上资金净买入额也达到5754.73万元、3021.40万元、2093.07万元。此外,包括梦网 科技 、达实智能、海联金汇等在内的17只扭亏股期间也获得北上资金净买入,这22只扭亏股期间合计吸金9.48亿元。

   行业角度来看,上述290只2020年年度业绩实现或有望实现同比扭亏的公司,主要扎堆机械设备、传媒、电子、医药生物、化工、电气设备等六行业,涉及公司数量分别为40家、25家、24家、22家、22家和21家。

   同时,持有类似观点的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也表示,“首先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年报业绩能扭亏为盈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但这并不是衡量是否有投资价值的根本因素。衡量一家企业是否有投资价值首先要看企业能否长期创造价值,表现在业绩报表来说就是它的营收、净利能否稳定增长,特别是净资产收益率是否优秀。其次要看企业的估值水平,如果企业业绩靓丽,但估值过高,也是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因此,对于2020年业绩扭亏为盈的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还得依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企业的估值情况综合而定。”

   年内获机构调研的2020年实现或有望扭亏公司一览

   制表:任世碧

   ( 白宝玉 策划 赵子强、张颖、吴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