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轨道+物流+机器人=?深圳机器人自主乘地铁为商家配送货
“轨道+物流+机器人”的运营场景在深圳地铁内首次落地,7月14日,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迎来了全球首例能自主搭乘地铁的配送货机器人首次试跑。这款由万科旗下万纬物流集成研发的机器人,满载着通勤族最爱的补给商品,通过AI调度算法+机器人技术自行搭乘地铁,自主规划最优搭乘线路,为湾厦站及线-Eleven门店配送货。
地铁商铺一直存在配送货难题:依靠地面配送,停车难、成本高。此次万纬物流集成研发的机器人,借用地铁空闲的时间段和空间,实现地铁商家的无人化配送货,将科技有效应用于民生。
这样的技术和场景创新出现在深圳,并非偶然。根据工信部2023年数据显示,深圳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20%,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球71.3%,服务机器人产能占全球58.6%。深圳诞生了1600 家机器人公司,也创造了全球最丰富的机器人应用场景:机器人在比亚迪、富士康生产线上工作;在医院用AI 辅助诊疗;在街上与深圳肩并肩巡逻执勤。
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基础,深圳依然决定“再出发”。2025年,被称为“机器人元年”,深圳市发布,并提出要推进全域全时全行业应用场景开放,把整个城市作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这次由深铁与万科携手,基于地铁商户物流配送难、效率低等痛点,通过将轨道交通与无人配送机器人相结合,为全球机器人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也展现了深圳作为全国科创中心的创新优势,为传统产业的科技化转型提供了新范式。
参与此次机器人送货测试的7-Eleven地铁门店店长,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感到兴奋:“过去,门店货物配送只能通过地面交通送至地铁站,不仅地面停车难,而且从地面运输到店内的过程,常常遇上地铁早高峰,导致送货的时间、人力成本都较高。目前7-Eleven在深圳地铁站内已有百余家门店,如果全面接入这项服务,将显著提升配送效率。7-Eleven一直以来也愿意主动拥抱技术革新,这次合作也让7-Eleven成为国内首家使用机器人自动配送货的便利店。”
这次物流配送模式与技术创新,不仅是今年深铁集团和万科探索融合发展的又一尝试,助力地铁商家更好地服务乘客,同时也通过科技领域的联合创新,构建智慧轨道物流新生态。
据介绍,这款地铁配送机器人,集合了AI调度算法、全景激光雷达、机械底盘等软硬件多项技术。万纬物流独立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作为“大脑”,能根据服务门店的每日订单情况、门店具体位置、配送时间要求,并结合地铁运力等多重信息,进行智能规划,实现多机器人、多门店情况下的全域最优路径配送;全景激光雷达好比“眼睛”,对站内地图进行全景建模,让机器人不迷路;底盘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则是“骨骼和运动神经”,让机器人动起来,实现自主乘坐电梯进出站台、自主乘坐地铁列车、自主识别列车到站等功能。而这些技术会根据测试阶段的效果进行持续优化和迭代。根据测算,如果41台机器人结合地铁运输路网,即可覆盖7-Eleven在深圳地铁所有门店的旺季配送需求。未来,该机器人的推广应用,有望提升地铁空闲运力的利用率和商铺门店配送效率,为地铁商户提供更多便利。
事实上,此次联合创新,既是深铁探索科技赋能轨道物流的新实践,也是万科物流业务向科技驱动转型的重要一步。同时,这也是深铁与万科推进战略融合、业务协同的最新尝试,未来双方可不断发挥资源禀赋,形成多元场景、多业态复合的城市服务新生态。
根据公开信息,万科旗下万纬物流,已发展为全国领先的多温区物流综合服务商,服务全球超千家头部客户品牌。未来,深铁和万纬物流的业务协同,除了在“轨道+物流”的业务模式外,还将基于地铁车站、车辆段等深铁优质资源,拓展更多城市物流配送模式。如深圳地铁、万纬物流与通力电梯合作,在深圳地铁车辆段内可复合利用空间建立通力电梯大湾区智慧物流中心。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轨道+物流+机器人”的合作是深铁、万科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也是双方在科技突围、产业协同方面的重要突破,既提升了地铁商业的运营效率,也加速了万科物流业务的转型。
不仅在物流领域,今年二季度,万科旗下长租业务还与深圳地铁置业集团签署深铁项目租赁运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深化在住房租赁领域的融合发展。根据协议,深铁置业将发挥其丰富的项目资产优势,与万科泊寓在租赁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运营优势相结合,对适配长租公寓业务的深铁项目开展合作运营。除此之外,深铁、万科在TOD综合开发、商业运营、工程代建、基础设施运维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也将启动全面的深度合作,探索新的发展机会。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合作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显著增强市场对万科重回健康发展轨道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