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半年报披露在即,贵阳银行再现人事变动
亦成为贵阳银行今年以来第三个公开披露的辞职消息。频繁的人事变动下,正处于转型期的贵阳银行备受关注。
贵阳银行近日披露显示,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7月7日收到公司拟任董事梁诚先生的辞职报告。梁诚先生因工作原因提出辞去其拟担任的公司董事、董事会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该辞任自辞职报告送达公司董事会时生效,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贵阳银行表示,公司2024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选举梁诚先生为公司董事,其任职资格尚未取得监管部门核准,尚未正式履职。梁诚先生的辞任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正常运作,无需进行工作交接。公司后续将按照有关规定完成新任董事补选工作。
值得留意的是,贵阳银行披露梁诚的辞职消息前,于7月4日率先公告,同日被选举为贵阳银行第六届独立董事的侯福宁的任职资格已被贵州金融监管局核准,而梁诚的资格核准消息一直未见公告、直至辞职。
另外,除了上述拟任董事的辞职,今年以来,贵阳银行先后有两名高管辞任。其中,今年1月7日,董事、首席风险官邓勇因到龄退休,向公司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首席风险官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另外,今年5月29日,总稽核晏红武因到退休年龄向公司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辞去公司总稽核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不过,在接连两个高管因退休而辞任后,今年6月,贵阳银行第六届董事会2025年度第四次临时会议决议,同意聘任董事会秘书李虹檠为公司副行长,任期与公司第六届董事会一致。
资料显示,李虹檠为“80后”,曾任广发银行总行战略管理部战略规划管理岗,贵阳银行董事会办公室战略管理岗、主管、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贵阳银行证券事务代表,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贵阳贵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频繁人事变动下,使得正处于转型期的贵阳银行备受关注,而不良贷款率抬升、业绩下滑等多个变动因素叠加下,贵阳银行的转型效果有待时间检验。
从资产质量来看,今年一季度,贵阳银行不良贷款率录得1.66%,而自2016年上市以来同期即2017年一季度-2024年一季度的不良贷款率分别录得:1.47%、1.51%、1.46%、1.62%、1.52%、1.60%、1.49%、1.63%。可见,贵阳银行在今年一季度的不良贷款率录得上市以来历史同期的最高值,而且期间不良贷款率整体呈现抬升趋势。
对比同行,今年一季度末,A股另外16家上市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如下: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苏州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厦门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长沙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北京银行、西安银行、郑州银行、兰州银行。其中,不良贷款率同比抬升的有2家、同比下降的有7家、同比持平的有7家。
从业绩来看,贵阳银行连续两个年度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双下滑。其中,2023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录得:-3.50%、-8.92%;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录得:-1.09%、-7.16%。同时,今年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录得:-16.91%、-6.82%,下滑的幅度进一步扩大。
尽管不良贷款率抬升、业绩下滑,贵阳银行依然坚定转型道路。在2024年度报告中,贵阳银行董事长张正海表示,贵阳银行将坚持发展不懈怠,向现代银行加快转型,改善传统业务结构,推动新旧动能有序有效转换,在金融科技创新的带动下开拓新增长点,积聚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