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财经资讯

短期回撤不代表策略失效

时间:2021-11-14 21:00 阅读:

  千象资产直言,大幅回撤并不意味着量化策略出现了大面积失效。在其看来,任何策略都有周期性,评判策略失效并不能只看某一小段时间。其指出,近期超额回撤较大的管理人往往也是今年以来超额收益较高的管理人,即使出现了回撤之后大部分管理人年初至今超额收益仍较为明显。

  宽投资产表示,这不是策略失效,而是阶段性的不适应。量化方法实际上是通过数据分析,选择更大的概率来投资,但并不是任何时段都是赢的。拉长周期来看量化策略产品过程中有起伏实际上是正常状态,如果策略是适应分化,风格切换的行情,那么在更长时间里常态行情下就会不适应。

  唐涛认为,判断一个策略的有效性要从它的投资逻辑为出发点结合市场变化和组合特征来决定。另外,量化策略也需要迭代更新、与时俱进。任何一类策略都会有回撤,而发生回撤的时候,我们要弄清楚回撤为什么发生,具体原因是什么,是否是一个长期现象。短期的影响不足以构成策略上的调整,但长期的影响必须要对策略进行改进和完善。

  王恒鹏也认为策略本质上并没有失效。“历史上此类的超额回撤已经发⽣过很多次,但⼏乎都没有超过3个⽉的回撤周期,并且⽆⼀例外都回归了正超额。超额回撤更多是⾏情格极端带来的,此时需要做的是做好风格约束,但不需要做主观择时或所谓的策略切换。⾯向未来,策略会持续迭代,丰富超额来源,不断提升策略的鲁棒性,适应更多⾏情风格。”他表示。

  徐书楠也指出,对于长期有效的模型,短期表现不佳就是策略本身必然发生的一部分,不能认为是策略失效。只有长期表现不佳,才能认为是策略失效。

  张辉认为,当策略失效时,要对策略归因,判断是市场还是模型原因。如果是市场原因,则需要对未来的市场状态作出一定的判断,是否需要在短期内加大风险约束减少亏损。如果是策略失效,则需要归因是策略在风控端控制不足还是策略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市场结构,管理人应该更加透明和投资人沟通,让投资者理性做出判断。

  在基于上述判断下,量化私募纷纷表示,并不会根据短期行情大幅调整策略。

  王恒鹏直言,策略其实是持续迭代的,并不是近期遇到回撤才迭代,迭代也不会根据⾏情来调整,⽽是⾯向未来持续丰富超额来源以及建⽴更精细化的⻛控模型,不断提升策略的鲁棒性,适应更多⾏情风格。

  徐书楠也表示,策略一直在持续的优化、改进之中,因此,策略的调整是持续进行的,与近期表现是否优秀并无明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