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财经资讯

科学严谨的投资流程和体系,确保长期收益的稳定性

时间:2021-11-14 22:24 阅读:

  我们都知道,一个基金产品长期收益的源头,来自投研团队的体系和方法论。对于持有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需要了解团队的投资体系和方法论是否可复制,是否靠谱。我们看到,工银瑞信FOF团队的领军人物蒋华安,在2017年加入工银瑞信之前,在社保基金理事会资产配置处担任副处长,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和二级基金配置。从这段经历中,也能够理解工银瑞信FOF团队在资产配置层面的能力圈。

  社保基金是国内FOF投资的“鼻祖”,通过大类资产配置,获得了长期突出的投资业绩,并且整个投资体系也不断与时俱进。蒋华安的资产配置体系分为三个部分:战略资产配置(股票和债券的比例),战术资产配置(不同行业配置比例),纪律性再平衡(适度的均值回归交易)。

  在战略资产配置层面,蒋华安会先有一个长期权益中枢的锚,根据对权益资产的风险性价比判断,动态调整权益仓位。

  在战术资产配置层面,蒋华安会根据不同行业的景气度、估值水平、盈利能力、产业趋势等各类因素进行细分的行业选择和配置。

  在海外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眼中,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流程比投资结果更重要。在GMO资产管理的著名合伙人蒙蒂尔的著作《Value Investing: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Intelligent Investment》中,他提到比投资结果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投资流程。好的投资流程,只要运气不差,就会获得好的结果。而糟糕的投资流程,需要很好的运气,才能实现好的结果。他认为这就像奥运会比赛一样,运动员考虑的不是能不能拿金牌,而是专注于竞赛的过程。

  那么我们再看FOF投资团队时,也会更关注正确的投资流程。工银瑞信FOF团队有一个非常科学的投资流程,他们把FOF投资分为两大流程和七个步骤。

  第一个流程是资产配置环节,分为战略资产配置、战术资产配置、纪律性再平衡三个步骤。这样一个资产配置流程,也是蒋华安在社保基金做资产配置时,一直运用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资产配置也有其“钟摆效应”,通过纪律性再平衡,把握资产价格中长期波动中的均值回归。

  第二个投资流程是基金选择环节,分为科学分类、价值分析、持续跟踪、成果转化四个步骤。无论是主动型基金的选择,还是被动ETF的选择,通过这四个基金选择的步骤,对基金产品的价值进行挖掘,并且理解不同基金在组合构建中的位置。这就像构建一个足球队,先要理解不同球员能踢什么位置,在不同位置上的独特能力,然后再根据战术设置构建出一套最合理的阵容。一个好的阵容,必须是攻守兼备的,既有攻击球员,也有角色球员,不是11个人全部都是C罗或梅西。

  毫无疑问,作为经常调研基金经理的机构投资者,FOF基金经理最了解如何实现可持续的超额收益。通过这一套科学研究的投资框架和流程,工银瑞信FOF团队确实在过去几年实现了不同风险收益特征产品的超额收益。银河证券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10月22日,蒋华安管理的工银养老2035、2040、2045的任职回报分别为57.26%、36.55%、29.98%。其中工银养老2035过去一年以14.82%的净值增长率位列同类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