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财经资讯

清泉镇:把握“四个关键点”  全力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10-11 02:10 阅读:

  今年以来,山丹县清泉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经济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幸福美好新山丹的总体部署,坚持党建统揽引领,立足“三大优势”,牢抓“三大机遇”,实施“五项行动”,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强劲发展良好态势。

  牢牢抓住项目建设“核心点”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以项目建设的突破带动活跃全局。今年,全镇共有新建、续建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2.8亿元。一是强化责任“聚合力”。强化项目分包责任,组建项目推进工作专班,深入重点项目一线,现场办公、全程服务,定期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公开评比,严格落实周调度、月考核、季奖惩、年终评工作制度,增强项目建设的节点化、有形化、责任化。二是质效双升“加速度”。严格落实“三个清单”,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限,挂图作战抓进度、抢工期,精益求精抓质量、保安全,统筹协调强保障、优服务,加快城乡融合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早完工、早投产、早见效。三是跟踪服务“创环境”。结合开展“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镇领导班子分片带头开展“暖企”,强化“一对一”“点对点”跟踪服务,及时协助解决土地指标、项目手续、产品销售、企业用工等各类问题。截至目前,组织调研企业20余家,收集并解决企业困难问题15条,为项目顺利落地、高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深入挖掘特色产业“潜力点”

  坚持把产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持续放大优势特色,着力构建多元增收产业格局。一是产业布局优化。依托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和产业基础,坚持“以头带头”“以链串链”,构建“两带两园五基地”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设施瓜果、露地蔬菜、有机杂粮、花卉制种、林果采摘等五大主导特色,配套分拣、冷链仓储,打通生产、流通、销售、市场等环节,构建田间到餐桌、产品到商品的产业成链体系。二是文旅融合推进。依托如意花海、大佛寺景区和彩虹田园建设项目,突出简中、汉明清和禅意风格,在村庄建设、街巷改造、庭院美化、田园布局中有机植入焉支姑娘、山丹花等文化元素,改造提升清泉、双桥等6个村1238户村庄风貌,打造花卉、康养、美食和民宿为一体的地标性融合村庄3个。三是创新模式发展。全面推行农村土地经营“四化”模式,连片整治高标准农田1.2万亩,将“井字田”变为“多村一块田”,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耕地率达6%-8%,节水50%以上。试点推进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探索建立“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公司+N”的发展模式,坚持集体控股、企业参股、农民入股等形式,整合成立西街、清泉村集体经济公司,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紧紧扭住生态环境治理“主攻点”

  坚持“全员下沉、全体行动、全面整治、全方位提升”,统筹城市、农村两个片区,精准发力、主攻难点,全力以赴打好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攻坚战。一是“清”出整洁。突出“三清理两整治六推进”工作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面清理生活垃圾、柴草杂物。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各类生活垃圾2000余吨,清理村内塘沟2.5万平方米,清理柴草等杂物1860处。二是“拆”出空间。围绕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停乱靠“六乱”现象,地毯式排查、账目式管理、清单式销号,分类分区域同相关执法部门联合行动、重拳出击、整治清零。三是“建”出美丽。以创建省级、市级乡村建设示范镇、村为契机,铺设彩虹道路7.8公里、改造提升乡村道路3.4公里,完成街巷两边景观栽植8公里,美化墙体3.5万平方米,达到“线上美丽、面上整洁、点上新颖”的效果。四是“管”出长效。建立健全卫生保洁、监督问责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奖惩,压实常态化管理责任,多形式开展“家家美”评选和楼院文化展演等活动,厚植文明素养,内化卫生习惯,告别“脏乱差”,迎来“家家美”“生态美”。

  全力夯牢乡村振兴“基本点”

  以省级乡村建设示范镇创建为重要机遇,统筹推进人居环境、绿化美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工作,力促乡村振兴战略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已脱贫人口和易致贫家庭实施常态化监视预警,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及时对标跟进“补、扶、引”帮扶措施。持续深入开展“一行动一活动”,结合“三进三问三查”,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模式,精准落实帮扶责任。共开展入户52次、更新完善“一户一策”帮扶计划42户,帮办各类实事70余件。二是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聚焦全面提升,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完成15个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引领“乡村建设行动”。对照乡村建设三大类23项指标任务,一体推进“1+7+N”创建工作,整合各类资金4000多万元,实施污水管网、道路提升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项目,铺设彩虹道路7.8公里、改造提升乡村道路3.4公里、新建日间照料中心及公共浴室4处、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三是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以西街、城北等村1071户为重点,加快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永宁新村集中安置点建成独立庭院34栋68套、小高层住宅6栋330套。突出简式汉、明、清建筑风格,改造提升清泉、双桥等6个村1238户村庄风貌,打造花卉、康养、美食和民宿为一体的地标性融合村庄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