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是什么(公司的内在价值由什么决定)
如何确定公司的内在价值?
首先是技术面,看这支股票的趋势及空间,这个就要学会技术分析 ;
然后看它的基础面,看这家上市公司是做什么的,它的产品被不被人看好,以往的业绩怎么样,和未来是否被看好
第三要看它的消息面,看看短期有没有什么利好,利空之类的消息,国家政策有没有什么对股市的利的
最后可能要看看有没有内部的准确消息,消息不能全们,尤其是小道消息,除非你有朋友正在用大量奖金做这支股票,这样你可以跟着发点小财,但如果不是,千万不要盲目地进入。
技术看软件就行了,信息软件里也有,不过有一些不是准确的,也不是及时的,要想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办到的,需要一个团体,如果只是单独的散户那么学好技术,短线操作,也能给你带来丰厚的利益,消息方面可以从证券公司手里得到。
这几方面结合起来吧,如果都很好了,那肯定是支好股票了。
怎样确定公司的价值(1)
价格是由股市决定的,而价值是投资者在衡量了所有关于公司的商务、管理和财务特点等信息后所做出的判断。价格和价值并不一定相等。如果股市是个充满理性的市场,价格会根据所有信息自行调整。但实际上根本不会如此,股票的价格往往会高于或低于公司的价值。尽管原因多种多样,但这些原因并不都是符合逻辑的。 从理论上说,投资者的行为是受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额驱使的。如果价格低于每股价值,理性投资者会买进;如果价格高于每股价值,任何明智的投资者都不会买进。 随着公司在其经济生命周期中的变化,理性投资者会定期重估公司价值与市价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决定是买进、卖出还是继续持有。总之,两条永恒的原则是理性投资的关键: (1)确定公司的价值; (2)以低于公司价值的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 多年来,各类投资者们采用多种公式计算公司的内在价值。有些人喜欢各种简洁的方法:低价格收益比、低价格与账面价值比以及高股息红利。但是,巴菲特认为最好的计算公司价值的方法是数学家、金融专家约翰·伯尔·威廉姆斯提出的:通过计算公司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盈利并对盈利作通货膨胀及时间现值的调整,你就可以确定公司的真正价值。威廉姆斯在自己的著作《投资价值理论》一书中写道:要想对一个公司的资产进行定价,首先要对其将来的支付进行估计,这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年度支付应该按货币自身价值的变化来调整,投资者会要求用净利率来对其折现。这也就是说,公司的价值是公司未来存续期间的净现金流(也就是所有者收益)之和,根据合理的利息率折算成的现值。对于威廉姆斯来说,有四个概念对于公司定价是至关重要的。 (1)你必须把自己视为资产的所有者,并且像评估一个私有企业那样来评估一家股份公司; (2)你必须对公司未来的盈利潜力进行估计; (3)你必须确定未来的盈利是变化莫测的还是在年度间保持平衡; (4)你必须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未来收益进行调整。 巴菲特认为这是最合适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计算不同投资类型的价值,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普通股票。 巴菲特认为,要正确估计公司的价值,投资者需要估计公司将来在存续期间所创造的息票,并把这些息票折算成现值。他认为这样的方法对所有公司,从很小的杀虫剂制造企业到电话生产商都适宜。 综上所述,巴菲特计算公司现值的策略是,首先估计公司未来存续期间可能创造出来的总收益,然后把它折算成现值。关于收益,巴菲特用的是所有者收益来估计未来现金总收益。这需要运用所有已知的公司商务特点、财务状况、管理层品质的分析原则。 有一点巴菲特非常坚定,他寻找的公司的未来现金收益必须是可预见的、必定会有的,正如股票的收益一样。如果他没有信心预测公司的未来现金流,他就不会尝试估算公司的价值。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0年年报中指出,未来现金流量出现的时间与数量是无法精确地预测的,因此只能进行保守的预测。显然,我们永远不可能精准地预测一家公司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确切时间及精确数量,所以我们试着进行保守的预测,同时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些不太可能会给股东带来灾难性恐慌的产业中。即便是如此,我们还是常常犯错。 ……要想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出现的时间和具体数量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想要使用这两个变量的精确值事实上是非常愚蠢的,找出它们可能的区间范围才是一个更好的办法。一般情况下,对这两个变量的估计结果往往是一个很大的区间范围,以至于根本得不出什么有用的结论。可以肯定的是,投资人要得出一个证据充分的正确结论,需要对公司经营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并且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过投资者既不需要具备什么出众的天才,也不需要具备超人的直觉。另外,在很多时候,即使是最聪明的投资人都没有办法提出最精确的参考数值,这在最宽松的假设条件下仍是如此,这种不确定性在考察新成立企业或是快速变化的产业时经常发生。在这种非常不确定的情况下,任何规模的投资都属于投机。
企业内在价值的决定因素有
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客观存在并且按照其故有的规律向前发展的,企业的价值观通过影响企业对这些客观存在和发展趋势的主观判断及认识来影响公司进行战略分析。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的表现:
(1)企业是从市场定位出发,机会导向,还是从内部的能力出发,以能力为导向?诺基亚从造纸商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制造商,是市场定位选择的结果,intel却一直坚持在芯片领域发展则是充分重视企业的核心能力。
(2)对于不同的外在环境,企业的态度和判断可能不同,是把它看成是机会还是威胁?家电进入国际市场,海尔采用先难后易的战略,他们认为是威胁的地方更是机会,而很多其他家电企业则选择了经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其海外扩张战略的主要目标。
(3)与竞争对手是一种双赢共生的超竞争关系还是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关系(背后是性恶论和性善论的假设),是以竞争为主还是以合作为主。linux操作系统实行完全的代码共享,这使全世界的linux软件开发商能够共同合作开发linux软件,改进其性能。微软的windows系统则拒绝公布关键的代码,并且采用捆绑销售等方式,推行自己的其他应用软件。 这一阶段包括制定企业的使命,确立战略目标,最终形成战略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在相近的情况下不同价值观导致战略分析的不同结论必然产生不同的战略方案,同时对战略方案的价值判断也会影响最终战略方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