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清朝股票价格(清朝股票)
一百年前的一次中国股灾,引发经济危机,大清帝国倒下。结果?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要谨慎。在发达国家,公民通过中介机构进入股票市场是普遍现象。在中国,股票不适合普通人接触,风险高。股票虽然不是一个普通的东西,但并不代表中国股票的后期出现,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中国,清朝出现了股票,是的,一个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居然可以交易股票。
然而,清朝并没有给清朝带来财富,反而成为了清朝灭亡的导火索。
大清盘股市从何而来?
1900年,在清代的义和团运动的高度,福特开始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计划在美国,汽车从奢侈品变成一个大众消费品,外国势力理解结果,汽车橡胶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硬通货,原材料之一,巨大的需求和短缺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价格上涨。
1905年,外国人在上海建立了一个证券交易所,允许中国人参与交易,但它是一家做空公司。当时,上海股市的领先者郎格之橡胶(Langezhi Rubber)受利润驱使,与各大银行组成了一个欺诈性集团。利用虚假宣传来描述橡胶的前景,还要做一个面子工程定期召开会议,营造可靠的信誉、实力、可观利润的假象。一些人得到一点甜跑阶段的消息后,便大家在短时间内被利益冲淡,进行狂热的跟风,说的是“全民炒股”,大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清朝,除了普通百姓,还有商人、银行甚至各种大臣。当时,一些银行没有足够的钱投资股票,于是从外国银行借钱购买股票。
现在每个人都知道股票是有风险的,投资需要谨慎。就在所有投资者都盲目自信,希望在下一个高峰时大赚一笔的时候,最大的橡胶消费国美国决定在巴西设厂,限制进口。当泡沫破裂的消息传来时,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但为时已晚。在股市崩盘的开始,无论是股票崩盘可能不支持银行破产,或紧贷款业务在崩溃的边缘,简而言之,整个金融行业在上海濒临瘫痪,甚至在全国主要城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动荡,整个清朝的工商受到沉重打击。不仅普通百姓失去了他们的财产,而且许多名人、皇室和显贵的钱也被困住了。这些人变得更加焦虑,从而引发了清政府的金融危机。爱新觉罗家族突然没钱了。
股市动荡对晚清政府有何影响
当时,有一个特别的“股东”,石殿章,常年驻扎在上海,是川汉铁路公司的全部收支。我们都知道,四川是一个富裕的地方。当时,它想要与铁路相连,但清政府已逐渐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由于国家的长期孤立和割让补偿,国库空虚,没有钱建设铁路。因此,当地政府“众筹”成立了一家爱国铁路公司。四川和汉族的商人、农民和地主都做出了贡献。政府征收各种税收和捐款,所以大多数人被迫花光他们所有的钱加入该公司。然而,这家公司尚未成立多年,几英寸的铁路,300万多的钱都是管理水平人用于股市“保值升值”,最重要的是,所有的钱是空的,都没有。所以四川和汉人的七千万人民非常愤怒,等待清政府给予他们公正。
如果一个国家是这样的,一个人或一家公司怎么能玩弄股市?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判断投资是否可靠。我们不知道看不见的真相在哪里。即使你把鸡蛋放在许多篮子里,你甚至不能保证所有篮子后面的人不是同一个人!所以,再次说明:股市是有风险的,投资需要谨慎。
清朝第一张股票叫什么?什么时候发行的?
轮船招商局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家发行股票面向社会筹集资本兴办的新型股份制企业,号称“中华第一股”。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
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晚清时创建的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近代企业,187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招致办理海运多年的朱其昂商议试办新式航业,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换言之,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清王朝就已经有股票了吗,谁推出的?
清王朝在接连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痛击之后,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总理衙门的带动下开启了一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工企业的近代化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洋务运动主要靠有能力和实力的汉族地主在地方推行,其中执牛耳者当属。李鸿章可谓是涉猎了近代工业的方方面面,同样中国的第一只股票的发行也是在他的推动之下完成的。
1872年同治皇帝批准了当时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关于设立招商局的奏章。奏章是批了,但是清政府国库已经空了,没有银子支持,筹钱的事只能是李鸿章自己想办法。李鸿章找来了当时的商业巨头,也就是之后招商局董事长朱共昂商量对策,他们同时想到了荣闳之前提过的一个好主意。
荣闳此人视野开阔,他是首批清朝派到美国留学生的代表,曾著有西学东渐记,他计划采用股份制创办造船厂,并拟定了联设造船厂章程,这是中国最早的向西方学习股份制度筹建公司的设想,但由于总理衙门多方掣肘,这个计划没有实行。李鸿章和朱共昂觉得此法可行,决定立即实施。这便有了中国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的诞生。该公司是中国第1家公开向社会募股集资创办的企业,其股票被称之为中华第一股。
招商局原始股的股价定在了每股100两白银,相当于现在一股6000元人民币,不愧为泱泱大国第1股。10年之后,轮船招商局的股票股价被炒到了美股265两白银,相当于现在人民币接近16万元,可谓天价。这么高的股票价格居然还有人在买,可见当时清朝人炒股甚至比当代人还要疯狂。基于此制度优势,轮船招商公司很快成为了近代中国创办的规模最大企业,之后在清政府贷款的支持之下,居然以222万白银收购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成为了亚洲首屈一指的居于垄断地位的航运公司。
清朝的股市最后是如何崩溃的?
在中国,股票市场出现在现代银行之前,早在1860年代,洋行股票开始在上海问世。之后,在中国洋务运动的驱动下,第一只华商股票——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底开始交易。接下来,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等现代工业企业、矿业企业相继发行股票。1881年,外国商人创办了上海自来水公司,其股票供不应求。同年,原本乏人问津的轮船招商局股票价格也开始上涨,100万两的额定资本全部招足,而原本的100两一股也在1882年时达到了260两的高位。
正如1882年9月2日的《申报》所评论的:“今华人之购股票者,则不问该公司之美恶,及可以获利与否,但有一公司新创、纠集股份,则无论如何,竞往附股。”就是说根本也不管你公司是干什么的,是蒸蒸日上还是面临倒闭,总之你敢发我就敢买,还不如今日去欧美扫货的中国土豪,起码认认驴包。
于是大起大落的刺激来了。1883年10月,对矿业股票的过分投机导致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当时,矿业股票暴跌,形同废纸,其他原本信誉良好的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股票也是一落千丈。于是股市崩盘,股民血本无归,纷纷上天台思考人生。介入股票投机和承做股票抵押的钱庄也纷纷倒闭,一度空前繁荣的股票市场变成了夜晚的菜市场——热闹过后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