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父亲节!儿子微信红包或微信转钱给你,你要收吗
父亲节也好,自己生日也好,春节和其它一些大的节假日也好,如果是儿子或者女儿,事先征求自己的意见,我都会婉拒的。因为他有可能是真心实意,也有可能是客气、礼节性的,作为父亲还是要有自己的尊严的。如果是他直接给予,无论是红包、转钱给我,或者给现金和其他礼物,我都会收的。
我认为,儿女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这种孝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既有父母孝敬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等长辈的率先垂范作用,又要靠自己躬耕实践,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件件小事情中去培养,贯穿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琐事中,使其逐步成为一种习惯,进而上升为一种道德品质。
我身边有不少父母,当儿女表达孝心时,他们认为自己工资比较高,儿女经济比较困难,所以,不但不收儿女们的钱物,反而还给儿女们一些钱物。久而久之,儿女们也就养成了一种习惯,认为父母经济宽裕,给了钱物也不收,干脆就不再给钱物了,孝心只体现在嘴巴上。个别子女甚至认为父母给自己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事。当父母退休后,特别是年老体衰后,需要儿女们经济上支持,生活上帮助,精神上陪伴和慰藉时,一个个你推我让,有奢侈生活的费用,没有孝敬父母的钱物,有游山玩水的时间,就是没有陪伴父母的功夫。等等。
因此,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儿女孝顺自己的钱物,一定要收。只是在儿女,特别是孙子女、外孙子女生日、六一儿童节和春节等一些大的节假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给予一定的表示,以彰显对晚辈们的关怀和爱护之情。虽然钱从左包包到了右包包,又从右包包到了左包包,进出平衡,甚至有倒贴,但桥归桥路归路,既体现了儿女们的尊老之情,又表达了自己的爱幼之意。除了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心情不同外,更主要的是所表达的意义不同,家风不同,文化传承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