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实测:神乎其神的ChatGPT能否取代新闻工作者?
但背后却仍需要人工对事实进行不断的核查。仅从这个角度来看,ChatGPT并没有解放多少生产力。
而从其行文来看,其中并不带很多的感染力,这也让它在艺术创作方面无法与人类媲美。
这就让这款人工智能有些进退两难:若从事专业写作,读者不得不质疑其准确性;而从事艺术创作,它又没有丰富的表现力。
ChatGPT是建立在Instruction GPT上的语言模型,依托于Transformer模型,与上一代RNN模型相比,在处理速度和多任务处理上实现革新。
ChatGPT的语言模型在预训练阶段,被填鸭式塞进了过滤前容量达45TB的压缩文本,且过滤后也有570GB的海量数据,然后再通过多次的举一反三来增加准确率。
在ChatGPT的逻辑里,“你”后面可以跟的字有不同的概率,可以是“你好”,也可以是“你们”等等,它需要做的是,就是回溯上文来推导下一个字最可能跟哪一个字。
而以前的RNN模型则是通过标记海量的数据集,先教会人工智能什么是对的,再让其进行判断。如果说RNN模型是严格按照原文做阅读理解,那么GPT则做到了完形填空。
这就使得以Transformer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旁征博引来跳出“输入”的前提,这大大缓解了“教学压力”。
当然,带来的后果也已经显现:“跳脱”的人工智能很可能用一个词改变整个语境。
就如试验中出现的马斯克反转。在原文只给出马斯克因收购推特而导致特斯拉股票暴跌,并让他自己财富缩水的线索时,ChatGPT神来一笔地表示:马斯克对此并不悔恨,甚至很有信心。
啼笑皆非的是,马斯克本人可能并没有这样想。
而将这一问题深入思考,如果人们以后要求ChatGPT处理其它问题时,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比如,相亲网站的智能客服回答客户时,AI突然来一句离婚率连年上涨的话怎么办?或是在合同
被“玩坏”的ChatGPT未来在何处?
大火之后,流量明星ChatGPT现在终于不得不陷入尴尬的境地:问的人太多,它回答不过来了。
其团队苦心孤诣简化逻辑,提高计算速度仍难以满足人类的好奇心,此刻的ChatGPT如同被问烦了的人类,陷入了“自闭”之中。
抛开它被吹捧的外衣,ChatGPT实际上依靠的仍是人工智能领域十分底层的技术,算法虽然有所改进,但其本身依旧受制于程序员圈定的逻辑和硬件支持之中。
而ChatGpt本身也可能只是一个半成品,其在网上试用的最主要目的在于进行更多的测试训练,以便产生更多的有效标注数据。
换句话说,你我现在都是ChatGPT的免费教练。
值得期待的是,种种迹象表明,OpenAI很有可能在2023年推出GPT-4技术,将在GPT-3模型基础上继续优化。
在获得了全球免费教练的“贴心指导”后,我们有理由相信OpenAI将会打造一个更具人性化,更智能的ChatGPT 2.0,并在商业中落地。甚至,我们也可以期待有一天ChatGPT可以真正从事需要高可信度的工作,而不会无辜地去捏造事实。
- 上一篇:人勤春早
- 下一篇:金昌市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暨金昌市学生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