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财经资讯

百亿临期食品市场站上风口:资本入场“跑马圈地”

时间:2021-09-12 19:14 阅读:

  临期食品店火爆背后,是市场体量的迅速攀升。根据《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按照业内通常会产生至少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会突破3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据《2021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临期食品出圈逻辑探析》(下称《探析报告》)显示,临期食品行业现阶段处于早期创业爆发期,2020年末新玩家陆续进场,在资本的助推下“跑马圈地”。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就有4家企业获得融资。

  每日晚7点是陈书超去连锁超市的买临期酸奶的时间,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经常会买君乐宝酸奶,平时3.5元一袋,保质期还剩1周时都会放到折扣区打折销售,9.9元就能买到4袋,其它牌子的也不少。”

  “一般来说,保质期还剩三分之一时就开始搞促销,买一赠二、捆绑销售、打7折等。拿小零食来讲,保质期相对比较长,保质期一年半的零食,剩6个月开始处理;保质期1年的,剩3个月处理。”物美超市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尤其是临期的整箱牛奶,做买一送一时,卖的特别快。”

  不过超市的临期食品打折时间有些不固定,种类也较少,折扣力度也不大,而陈书超瞄上了线上临期折扣食品店。在某线上购物平台上,经营临期食品的店铺并不少,种类也更加丰富,薯片、巧克力、糖果、坚果、牛肉干、海苔等应有尽有。

  陈书超向记者展示了她常刷的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和微信临期食品群。在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截至目前已经有8.5万多名用户。不少用户分享了各种临期食品的测评和哪里可以买到优质临期食品。而微信临期食品群则是不定期推荐各种临期食品,这样的百人群,陈书超加了4个。

  《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在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中,超过4成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并向身边的人推荐临期食品。报告还显示,中国临期食品消费群体以中青年为主,其中26岁至35岁的占比为 47.8%。

  根据《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按照业内通常会产生至少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会突破3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而资本也看好临期食品行业,纷纷投资入局。《探析报告》显示,临期食品行业现阶段处于早期创业爆发期,2020年末新玩家陆续进场,在资本的助推下“跑马圈地”。据天眼查显示,好特卖于2020年6月和9月完成了数千万元的A轮和A+轮融资,2021年8月完成了B轮融资,投资方有云九资本、金沙江创投等;2021年3月,小象生活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愉悦资本为领投方,天使湾资本跟投;而线万元的战略投资;好食期于2018年7月完成阿里独家1.1亿元的C轮融资。

  记者实地探访北京多家好特卖门店,主要售卖零食饮料和个护产品,但靠着最低2折的折扣,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三环一家好特卖的员工向本报记者表示:“不少顾客买东西基本都要拿空货架,我们需要时刻上架商品,总部也会3天给门店补一次货,销量好的话可以当天补货。”

  好特卖负责加盟工作的负责人则对本报记者表示,好特卖现有门店200多家,上海100多家,杭州30余家,其商品合作品牌500余家,包括宝洁、联合利华、中粮,严选、星巴克、蒙牛、旺旺等。在营业额方面,该负责人表示,门店的每月平均营业额是在40万-60万左右。

  好食期创始人雷勇曾表示,因食品行业流通效率问题,导致过保质期还销售不出去,变成负资产,每年超一千多亿元的食品要被销毁。“‘倒计时’定价法可以很好地降低餐饮食品居高不下的损耗率,将食品尽可能在保质期前销售出去,减少食品浪费和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进行销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餐厅食品行业的流通效率。”雷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