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银行业全方位加速布局绿色金融
“‘∞’(无穷大)标识是‘浦发绿创’品牌的核心创意,配合一枚欣欣向荣的绿叶,象征着浦发银行(9.410, 0.11, 1.18%)为绿色发展、绿色生活创造无限可能。”浦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展上,浦发银行携绿色金融品牌“浦发绿创”系列创新成果亮相,为公众带来全新的金融服务体验。这只是银行业在本次服贸会上尽显“绿色范儿”的一个缩影,从品牌亮相到成果展示,从签约到未来布局,多家银行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主题做文章。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的背景下,各家银行从不同方面加速布局,力图占得先机。
不仅如此,本次服贸会还见证了更多银行绿色金融合作签约。9月7日,北京银行(4.540, 0.02, 0.44%)济南分行与会议主办方山东中和碳排放服务中心签署战略伙伴合作协议。据了解,该行将加强与山东中和碳排放服务中心的沟通与合作,创新开展碳排放权和碳汇收益权质押融资业务,全力做好绿色金融投放和绿色债券发行工作,推动经济低碳转型。
同一天,北京银行与通州区人民政府签订绿色金融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北京银行将积极运用各类金融产品,加强产融对接合作,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通州区绿色产业发展;先行先试,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构建高效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服务绿色城市建设。
“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紧密围绕科技自立自强、文化强国建设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抢占绿色金融发展新高地,设立绿色金融专职管理部室,发布‘绿融+’服务品牌,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发行全国首单碳中和小微金融债。截至6月末,绿色金融贷款余额312亿元,较年初增长19%。”北京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将展示该框架和分类所帮助的多家企业完成的可持续融资案例,为不同行业提供包括绿色贷款、绿色供应链融资、绿色和蓝色双标签债券等全方位、层次丰富的绿色金融服务,充分展现我们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做‘负责任的银行’的决心。”星展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8月份,华夏银行正式成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支持机构。此次亮相服贸会,华夏银行秉持‘可持续·更美好’理念,与个人、企业、政府、国际组织等利益相关方协同推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创造更美好未来。”华夏银行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未来,华夏银行将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参考TCFD披露框架,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四个方面出发,进一步明确公司治理和战略以及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对机构业务、战略和财务规划产生的影响,完善气候风险管理业务流程,确定披露方法,细化披露指标,持续提升信息披露水平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为助推实现‘双碳’目标,华夏银行明确提出,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自身碳中和,同时全面落实以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着力构建ESG理念下的绿色金融新特色、新优势。”华夏银行上述负责人表示。
参加展会的建行北京市分行则打造了金融系统内首家绿色智能银行,将绿色基因全面融入经营管理,持续加快资产结构绿色转型,推动多元化绿色产品创新,在信贷转型、直接融资、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碳交易等方面积极开展绿色转型创新,贯穿社会经济发展整个链条,实现绿色金融与多领域的深度联动,以新金融行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以降碳为战略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商业银行清晰勾勒出一条服务实体、防控风险、加快创新的发展路径。”华夏银行上述负责人说。
在这样的趋势下,各家银行纷纷表示,将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例如,北京银行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持续推进投融资结构绿色调整,加大对生态环境、节能环保、绿色交通等绿色经济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以绿色金融为重点,助力城市副中心实现绿色发展。
“金融机构的绿色转型之路,应围绕机构自身的低碳转型、调整信贷政策、优化投资结构、推动绿色产品服务多样化等方面着力。在自身低碳转型方面,应强化碳足迹管理,制定并公布减排计划;在信贷政策方面,应对不同的项目制定差异化、多样化的信贷政策;优化投资政策,为不同项目量身定做投资方案,扮演好专业角色,为社会投资者提供全面的信息;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绿色发展需求,开发更多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表示。
毕马威方面表示,在加快产品创新和增强多样性时,需加大绿色金融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当前,绿色金融科技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需探索商业可持续的落地场景;与此同时,缺乏绿色金融科技方面标准、缺乏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复合型人才,也是绿色金融科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