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纺织市场:【原料】花开如雪海,人间免寒穷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近两个月来,新疆召开的第三场棉花专场新闻发布会。当下正值新疆棉花采收旺季,此前两场分别在新疆尉犁县、沙雅县举行。在尉犁县举行的棉花专场新闻发布会更是走进棉田,直观展示新疆棉花生产的真实情况。“莫道花开如雪海,人间有我免寒穷。”曾有诗人如此咏棉,而这也是对新疆棉花的真实写照。近期,中新社记者在采访时也注意到,在新疆大片的棉田中,多是采棉机的身影,少有“拾花工”。每当谈起棉花,棉农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棉花正在让他们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10月12日,尉犁县召开“棉花丰收”专场新闻发布会。
“大家看一下,这就是我家的棉田,今年一共种了1900亩,有500亩是自己的,1400亩是承包的,预计今年收入又超百万元了。”10日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沙雅县种棉大户艾麦尔·吐尔洪通过视频连线介绍自己的棉田。记者看到,视频那端阳光正好,在蓝天的衬托下,白茫茫的棉田映衬着棉农的幸福生活。“这几年,我们家不断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先后购买了3台大型拖拉机和1台采棉机,共享受国家农机补贴47万元。”艾麦尔·吐尔洪说,随着机械化水平提升,现在种棉花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收入也更高。新疆是中国重要的棉花产区,近年来,新疆棉花种植也带动上下游产业成为当地民众的“聚宝盆”。比如,随着新疆棉花机采率的提升,采棉机成了棉农的“新宠”,也催生了新就业。从小就喜欢机械的谢拉力·阿不都外力,现在是沙雅县一家农机公司的机械师,负责各种大型农机的售后维修。“今年,采棉机的维修服务尤其多,我经常到喀什、库尔勒及阿克苏周边县市出差。现在每月纯收入6300元,日子过得舒心快乐。”谢拉力·阿不都外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此外,优质的棉花也吸引众多纺织企业落地新疆。近年来,随着新疆棉纺织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也让更多人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阿克苏地区一家纺织企业的工人古丽妮萨·阿巴什,也在新闻发布会上分享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情况:“自从2012年入职以来,我已经在这工作快10年了,先后带出80多个徒弟,有的成为车间操作能手,有的当上了班组长,看到他们的成长进步,我很高兴。”2021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3700多万亩,预计产量达520万吨左右。显而易见的是,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一片片棉田春华秋实,生活其间的人们辛勤劳作,“情意棉棉”,正靠着棉花朵朵实现腰包鼓鼓。
11月1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乌鲁木齐召开棉花专场新闻发布会。一段时间以来,美西方反华势力污蔑“新疆强迫少数民族种植采摘棉花”,并以此为借口无理制裁新疆企业。对此,新疆各地棉农和棉业从业者们有线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乌鲁木齐召开棉花专场新闻发布会,再次诉说真相,重申立场。发布会现场邀请了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徐涛、新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艾尔肯·沙木沙克介绍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情况。来自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6位基层群众代表,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分享了他们靠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故事。第一位发言的是沙雅县塔里木乡棉农艾麦尔·吐尔洪。当天,他站在自家棉田里讲述自己的种棉经历。“我家有1900亩棉花地,先后购买了3台拖拉机和1台采棉机,这些机具都有国家补贴。”艾麦尔说,借助机械,1900亩棉花不到一周就能采摘完毕。沙湾市老沙湾镇棉农阿吾提江·库拉洪家中的80亩棉花地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了解棉田情况。他说:“依托科学种植,我家今年棉花亩产比去年增加了七八十公斤。”作为我国棉花主产区,近年来,新疆棉花已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种植和采收。徐涛介绍,今年新疆棉花颜色级、长度等指标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棉花质量明显好于上年。近期,在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调控下,籽棉收购价格逐步稳定在每公斤10元以上,棉花亩均纯收入超过1500元,棉农增收已成定局。新疆棉花的生产和发展保障了种植户和棉纺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生计,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为消除当地贫困作出巨大贡献。阿克苏华孚色纺有限公司工人帕提古丽·图尔荪和古丽妮萨·阿巴什说,美西方反华势力对新疆企业进行制裁,妄图剥夺我们的劳动权利,破坏幸福生活,对此我们坚决不答应。艾尔肯·沙木沙克说,新疆各族劳动者自愿就业、自主择业,人身自由、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劳动报酬权等均受法律保护。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及其实践,符合中国宪法法律,践行国际劳工和人权标准,契合新疆各族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完全经得起检验。大家表示,无论美西方反华势力如何抹黑污蔑,都无法阻挡新疆繁荣发展的脚步,也改变不了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友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大好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