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汇顶科技研发中心(汇顶科技研发最新消息)
胡煜华履新后首秀,她谈了汇顶这些战略布局
2020年2月28日,A股市场第一个冲过千亿市值的半导体公司---汇顶 科技 在当天冲高到388元!市值超过1700亿!不过那之后汇顶 科技 就一路向下--当然这个下跌是有客观原因的,因为汇顶 科技 指纹识别产品做的太好了,全球99%的手机都采用了它家的指纹,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以当全球手机市场开始萎缩,市值大幅度缩水--到2021年3月15日汇顶 科技 官宣德州仪器前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胡煜华女士(Sandy Hu)担任公司总裁(详见《刚刚!汇顶官宣:胡煜华女士担任汇顶 科技 总裁!》)时 ,股票已经跌到了140元左右,市值缩水到600亿!
在那个官宣后,汇顶股票倒是没有像以前一样急跌而是进入了长时间的盘整 ,产业和资本都在密切关注汇顶,胡煜华会给汇顶制定什么样的战略?能否带动汇顶 科技 重现往日的荣光?
8月27日,履新半年之后,胡煜华女士首秀媒体和分析师,在汇顶 科技 2021上半年财报披露投资者技财报电话会议上,她与分析师和媒体进行了积极的互动,透露了汇顶未来的战略走向。
一、如何看待汇顶财报?
在这次电话会议上,汇顶 科技 CFO侯学理首先介绍了汇顶 科技 2021上半年财务情况,据他介绍,2021年上半年,汇顶 科技 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30.56亿元同比减少4.78%,他解释说这主要是受新旧产品迭代、产品销售结构变化,汇率波动等影响。
2021年上半年,汇顶 科技 实现毛利14.24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15.78亿元同比减少10%;2021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49%,较2020年同期52%同比减少3个百分点,整体处于合理的波动区间,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
从上述数据看,汇顶 科技 的营收没有像其他公司出现超过100%的增长反而有所下降,很多人很奇怪汇顶 科技 为何没有享受到芯片短缺带来的红利?据了解,这主要是汇顶 科技 在芯片短缺时,并没有对产品大幅度提价,所以在上游制造、封测环节不断涨价的情况下,汇顶自己独立承担了成本上升的压力,这是很值得点赞的。
另外,即便营收下降,汇顶在研发投入上不减反增,2021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8.99亿元 ,较2020年上半年8.35亿元同比增长8%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1% !较2020年上半年27%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如此大的投入也显示了汇顶 科技 积极转型的决心和行动,以及坚持长期研发投入的承诺,另外研发占比高达31%!这个比例在全球都是很高的!
侯学理表示虽然出现短期业绩波动,但汇顶依然着眼于长期发展,坚持投入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并已开始逐步推出新产品及其量产,不断为市场和客户带来新的价值和体验。
他透露汇顶 科技 的IoT和语音及音频类创新产品在2021年上半年增长迅速,目前已经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5%,比2020年同期占比增加7个百分点--应该说转型已经初见成效。而且汇顶的首款全面支持3GPP Rel-14、Rel-15标准的系统级NB-IoT单芯片解决方案,现已进入商业推广阶段,预计今年四季度可大规模供货。详见《汇顶 科技 的NB-IoT单芯片方案来了!》,他表示汇顶未来还会有更多新技术和产品推出,推动公司业绩成长。
二、胡煜华谈汇顶战略布局
“今天的汇顶正处于从单一产品向综合型IC设计公司转型的重要阶段,汇顶不仅是全球指纹、触控方案的龙头,还将是全球领先的音频解决方案提供商及IoT解决方案提供商。我希望能够领导汇顶 科技 成功转型,从全球团队整合、产品规划、市场推广、客户关系等方面入手,把汇顶经营成一家全球知名的半导体设计公司。”胡煜华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透露了汇顶未来的目标,而且她也表态汇顶在新技术的投入方面是长期的,“纵观全球芯片行业,汇顶的研发投入比例非常领先,技术的发展需要耐心,能够包容团队试错以及不断纠错。从我过往的工作经验来看,有些IP的积累需要5年甚至更久,具有很强创新性的技术甚至需要10年才能盈利。汇顶在屏下光学指纹的成功告诉我们,本着长期主义的战略思想,坚持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而不是注重短期效益,我们就一定能做出客户认可、市场回报好的高性能产品。”
此外她还表示如果在研发过程中碰到了问题,汇顶也有一套完整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整合资源去攻克难题,保证更佳的结果导向。
而且她谈到了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 汇顶已经到了协同创新的阶段 ,“在长期投入下,过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是未来发展的基础。随着公司在技术上的积累越来越广,越来越深,产品上的协同性会逐渐体现出来,差异化的产品也会更丰富。以汇顶即将推出的TWS SoC芯片为例,我们通过收购NXP的团队获得了非常好的音频硬件和软件IP,应用到无线音频产品中,开发出非常先进的噪音消除算法以提供逼真的音质。汇顶在射频技术的积累已有近5年时间,我们将领先的射频技术应用于TWS SoC芯片,提升其低功耗性能;此外射频技术应用相当广泛,当公司其他产品或技术团队需要时,射频团队会提供相应的支持,共享IP。”她强调。
目前,半导体人才大战愈演愈烈,过去几年,汇顶 科技 吸引了一大批有国际半导体公司工作经验顶尖人才加盟,在留住人才方面,胡煜华表示薪酬和股权激励是留住人才的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我们需要创造好的条件吸引全球的优秀人才,并搭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留任体系。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文化建设、领导力提升等综合方案来留住优秀人才,我们非常有信心让员工享受在汇顶的工作,从而获得回报和成就感。”她表示。
在汇顶工作半年之后,她认为汇顶主要有三大优势:
(1)以客户为中心,与关键客户建立长期深度合作。对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具有灵活性,也是我们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的原因。
(2)自主创新的DNA和技术积累。汇顶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积累了非常扎实的研发实力。半导体行业就是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越难的技术需要越长时间的积累,一旦实现突破,会大大提升公司的长期竞争力。
(3)开放的文化与全球视野。汇顶的全球化布局,可以在全球范围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公司储备足够的发展动力,以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而她为汇顶制定的全球战略规划和布局总体分三块:
(1)全球化的客户:公司不仅有国内客户,还有韩国、欧洲、美国等地的客户,只有让全球客户都用上汇顶的产品,汇顶才是一家真正的全球知名半导体公司。
(2)全球多元化的市场:除了在手机市场,在车载、IoT领域也要做到全球化的突破。如上周发布的NB-IoT产品,是全球第一款集成安全算法的NB-IoT芯片;该方案已经获得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德国电信的认证,能够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未来,公司还将持续开拓更多海外的客户和市场。
(3)全球化的团队:我们要搭建一个更好的全球化、运营体系、人才管理体系,去吸引更多的全球半导体优秀人才加入我们。
在具体战术层面,她表示汇顶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客户的问题为目的去开发产品。“只要我们能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方案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就会得到客户的认可,市场份额自然会提升。”她强调,“目前汇顶仍将围绕声光电的传感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无线连接技术与信息安全技术进行深入布局和全面延伸,公司的战略布局仍以新产品为重心。”
她表示屏下光学指纹还有很多优化和创新的空间,汇顶还会投入研发资源来升级换代,确保产品竞争力。汇顶的目标没有变,就是要保持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她强调汇顶推出的侧边指纹识别方案,在提升手机屏占比上有很大优势,凭借优异的解锁速度和安全性,受到客户的肯定和信赖。从市场趋势来看,未来有望取代后置指纹识别方案。
“无论是电容指纹、屏下光学指纹、超薄指纹,还是侧边指纹,我们会继续致力于提供全面的指纹识别方案,让客户自由选择,从而进一步提升汇顶在指纹识别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她指出,“目前汇顶保持50%左右的毛利率,我们认为仍在合理预期范围内。在供应链方面,我们没有因为产能紧张而涨价,公司坚持长期主义战略,与客户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的价格,因此也获得客户的正向反馈。”
她指出IoT是一个非常广的领域,有消费类、工业类,以及人工智能IoT等,汇顶要做的是始终围绕客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以汇顶来说,公司的产品有传统蓝牙、低功耗蓝牙,也有专门支持低功耗蓝牙音频的技术,现在也推出了长距离连接技术NB-IoT。无论是哪一种连接协议和标准,我们都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只要做到这一点,汇顶一定可以在IoT市场成为主力军。”她自信地表示。
根据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1年第二季度》,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614万台,同比增长33.7%。其中耳戴设备市场出货量1,996万台,同比增长58.2%。
IDC的报告显示可穿戴市场将从“逐量时代”进入结构化调整期,更加注重产品体验和用户转化,因此,高质量多功能的方案将受到厂家的青睐,在这里领域汇顶的布局已经看到了成果。
个人认为IoT领域最重要的是连接和感知,汇顶在这个领域已经完成了关键技术布局。
而且正如胡煜华所言,汇顶在射频领域的基础研究让汇顶蓝牙方案性能出众。
汇顶的可穿戴IoT方案已经获得了大量采用,主要有:在手表、手环领域,汇顶的 健康 传感器、低功耗蓝牙等多项技术实现规模商用;在TWS耳机领域,入耳检测与触控二合一芯片、ANC主动降噪编解码器芯片都获得规模商用,特别的是,在音频领域,汇顶通过收购获得了传承于飞利浦、恩智浦的优质音频技术--三星、华为、OPPO、vivo、荣耀、一加等一线安卓品牌手机都采用了该技术。在汇顶收购该技术和团队以后,汇顶 科技 将智能音频技术与噪声抑制等解决方案进行小型化设计,结合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先进算法,消除噪音与回声干扰,提升语音识别和通话效果,未来这个技术的应用领域很广泛。
因此胡煜华表示:“和以往相比,我们更加自信:第一、公司已经与国内外主流客户及供应链关键合作伙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合作关系;第二、半导体产业市场非常广阔,无论先入还是后进,只要公司产品具有差异化价值,就有市场机会;第三、公司的专业团队能够非常快速和灵活地响应,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三、给本土IC设计公司的三个建议
胡煜华曾经在TI工作多年,从销售做起直至中国区总裁,现在,她又加盟了本土一流IC设计公司,在笔者询问她可否给本土IC设计公司一些建议时,她提了三点:1、产品布局方面:国内IC公司大部分都是从单一产品开始发展的,规模相对比较小,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技术能力方面: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起步晚,技术储备还需要提升,所以需要静下心来沉淀和积累自己的技术。3、人才方面:这个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需要很多优秀的人才。一方面要去吸引有经验的人才加入,另外也要搭建一个比较好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够自己造血,培养自己的专家和人才!
最近,越来越多有国际大公司工作经验的半导体高精尖人才开始不断往本土IC设计公司回流,这种先进技术的回归给本土IC公司带去了产品开发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加上近两年本土替代走热,抓住机遇的本土IC公司一定会迎来新一轮大发展!也许再过三年看汇顶,我们会有另外的感触!(完)
股市中国家产业资金队2021扶植那些上市公司
中国股市这15只“国家队”重点扶持对象名单如下:兆易创新、华润微、雅克科技、景嘉微、北方华创、国科微、晶方科技、瑞芯微、安集科技、长电科技、中芯国际-U、通富微电、汇顶科技、三安光电、北斗星通。
兆易创新: 公司主营业务为闪存芯片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7.32%。
华润微: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半导体企业,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6.43%。
雅克科技:公司是一家从事化学化工的企业.其主要生产磷酸酯阻燃剂、聚氨酯催化剂、有机硅泡沫稳定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5.73%。
景嘉微:公司从事高可靠军用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9.14%。
北方华创:公司主要从事基础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8.92%。
国科微: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14.6%。
晶方科技: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业务的企业,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8.44%。
瑞芯微: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的设计与研发,主要专注于数字影音和影像处理、移动智能终端、移动计算等系统级芯片的研究和开发,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6.29%。
安集科技:公司主营业务是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11.57%。
长电科技: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半导体,电子元件,专用电子电气装置,销售本企业自产机电产品及成套设备的公司,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18%。
中芯国际-U: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3日主要从事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业务,以及相关的设计服务与IP支持、光掩模制造、凸块加工及测试等配套服务,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1.66%。
通富微电:公司专业从事集成电路的封装和测试,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19.73%。
汇顶科技:2020年7月6日公告披露,公司参与中芯聚源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专项股权投资基金,基金名称为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聚源芯星基金募集规模23.05亿元,普通合伙人及基金管理人为中芯聚源。公司投资人民币20,000万元作为有限合伙人认购聚源芯星的基金份额。聚源芯星作为战略投资者认购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
三安光电:公司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8.47%。
北斗星通:公司专业从事卫星导航定位产品、基于位置的信息系统应用和基于位置的运营服务业务,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10.61%。
汇顶科技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汇顶科技是一家作为人机交互领域可靠的技术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汇顶科技在包括手机、平板和可穿戴产品在内的智能移动终端人机交互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陆续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oodix Link技术、指纹识别与触控一体化的IFS技术、活体指纹检测技术、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在华为、小米、联想、中兴、OPPO、vivo、魅族、乐视、三星显示、JDI、诺基亚、东芝、松下、宏碁、华硕等国际国内知名终端品牌。
汇顶科技的主要客户
汇顶科技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国际国内主流移动终端品牌,客户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中兴、魅族、联想、金立、锤子、乐视、TCL、Nokia、Dell、HP、LG、ASUS、acer、TOSHIBA、Panasonic等国际国内知名终端品牌。
vivox80是超声波指纹吗?
指纹识别解锁已经成为大部分智能手机的默认方案。从技术角度来说,目前指纹识别有电容、光学和超声波等几种解决方案。而从 iPhone 5S 开始,电容指纹识别方案成为主流,目前几乎所有手机的指纹识别都是电容方案。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手机 Home 键或机身背部的电容传感器,来采集使用者手指纹路信息。在电容方案中加入热敏传感器,就能实现活体检测功能。体积小、成本低廉且解锁迅速,电容方案因此成为智能机的首选解锁方式。不过,自从三星的 Galaxy S8 开始普及「全面屏」概念,前置电容指纹识别方案就遇到了问题:很难在屏幕下放置电容指纹识别传感器来识别用户指纹。电容方案折戟,很多公司只能将精力放在其他穿透力更强的解决方案上,例如超声波和光学方案。光学方案指的是,在屏幕下方设置光学传感器,通过发出近红外光来识别用户的指纹纹路,其思路和苹果的结构光方案类似。而超声波方案,顾名思义,就是在屏幕下方设置超声波传感器,通过超声波完成指纹识别工作。在手机业内,两种解决方案都有追随者。今年 2 月的 MWC 大会上,深圳的汇顶科技就展示了搭载光学指纹识别方案的三星 S7 Edge 等机器,不过这个方案尚不能量产。在屏下指纹方案之外,不少行业内领先公司也已经开始研发类似 iPhone X 的 Face ID 的 3D 面部识别方案。高通和奇景光电(Himax)、Orbbec、ManTIs Vision 都在尝试 3D 识别技术。台湾 KGI 分析师郭明池预测,未来两年内搭载 3D 识别技术的安卓机出货量是使用屏下指纹手机的 2 到 3 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屏下指纹必须配 OLED 屏幕,而 3D 技术则可以搭载 OLED 或者 LCD 屏幕。但是,郭同时也透露,安卓手机要想复刻 iPhone X 的面部识别水平,还需要两年半时间。超声波方案的践行者,是目前正在风口浪尖的高通公司。根据高通提供的数据,其研发的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可以穿透 1200 微米厚的 OLED 屏幕、800 微米的玻璃和 650 微米的铝合金。今年 6 月底,vivo 公司曾经展示了搭载高通超声波指纹方案的原型机,不过现场体验并不尽如人意。据高通的说法,超声波方案依然存在体积大、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低的问题。屏下指纹识别是什么?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最主流的生物识别方式,其应用普及程度远超其他识别手段,比如虹膜识别、静脉识别、人脸识别。随着工业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指纹解锁技术不能满足更苛刻的工艺水平要求。这也是屏下指纹解锁诞生的原因之一,VIVO、OPPO等手机品牌正在完善这一技术,未来或可运用于指纹门锁中。由于全面屏概念的流行,传统指纹解锁无论采用正面刮擦或按压方式解锁,还是采用背面解锁,都会影响手机等智能设备的外观。指纹识别需要指纹采集窗,势必会影响屏占比,因此屏下指纹应运而生。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也叫隐形指纹技术。是通过屏幕玻璃下方完成指纹识别解锁过程的新技术,主要利用超声波、光学等穿透技术,可以穿透各种不同的材质,从而达到识别指纹的目的。所谓屏下指纹,正是指的在屏幕以下完成的识别技术,无需手指与指纹模块接触。该技术最被看好的是超声波指纹识别手段,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屏下指纹解锁,直接在屏幕上解锁,不需要背部指纹感应凹口,也不需要前置指纹感应装置,甚至在水下也能实现指纹解锁过程。此前热传的IPhone新机子将搭载屏下指纹技术,随着IPhone8、IPhoneX的发布,被证实并没有采用,而是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屏下指纹识别相比传统指纹识别,其优势很明显,也是未来指纹识别的一大发展方向。
1.屏下指纹识别能大幅提升屏占比,目前的手机、指纹锁等设备宣传的全面屏是指屏占比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设计,实际上极少有手机达到该比例要求,即使是百分之八十的屏占比,也只是相对来说的全面屏,采用指纹识别依然会占据一部分面积,当然背部识别是一个较为妥协的解决方案,但是操作上比较反人类,也影响了一体化设计,操作体验也不佳,不符合未来工业设计的要求。因此屏下指纹识别可以进一步提升屏占比,促进全面屏线.操作更加卫生,屏下指纹识别无需接触指纹模块,因此不会留下指纹痕迹,不会残留油污。可以较大程度降低手指污垢、油脂以及汗水对解锁的影响,让指纹解锁更加卫生。更加卫生的操作方式,也是屏下指纹技术的一大特点。3.识别更稳定,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传统的指纹识别,由于受到油污、污垢、遮挡物以及极端环境的影响,指纹识别过程有偏差,容易识别失败,而屏下指纹识别则有望解决该难题,通过穿透识别技术,即使在水下,也能完成识别过程,可以在多个使用场景中正常使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更加稳定高效,识别场景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