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中国中药私有化:港股市场最后一舞 奈何股民难满意
截至本公告日期,国药集团经初步研究,不对本公司进行私有化相关安排。”
就在披露国药集团不对其进行私有化当天,再次刺激中国中药股价拉出一根大阳线个月以来新高。
第三次私有化传闻,便是今年2月7日。有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国药集团正考虑可能将中国中药私有化,并且国药集团已就融资事宜和银行进行了接触。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国药集团还可能与其他投资者联手行动。市场对“狼来了”的故事,总是乐此不疲。此次,中国中药股价亦应声而涨,2月7日下午14时26分左右,中国中药盘中一度涨超12%,最终收涨9.94%。
一而再,再而三之后,中国中药的私有化落地,不再是“狼来了”的故事。
但是,市场上投资者反对私有化的声浪不小,主要是对私有化价格相不满。雪球上有股民直接提出质疑,“三年前的5.1私有化价格对现在的4.6,这三年是公司出现了经营上的重大失误,导致了估值的下调吗?”
事实上,与经营重大失误相反,中国中药经营渐入佳境。近日,公司还发布了2023年的盈利预喜公告,预计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5%至95%。
不满背后:利空消化+成长空间巨大
2022年,中国中药高增长之路突然止步,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滑24.9%和60.5%。大幅下滑的业绩背后,与中药配方颗粒新旧标准转换期供给不足有关。
2021年4月,
这一标准的出台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行业内企业的业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22年,中国中药的中药配方颗粒收入同比下降42.5%至77.1亿元,收入占比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至53.9%,由于收入大幅下降和标准提升导致成本上升影响,配方颗粒毛利率下降8.6个百分点至62.8%。2022年,随着利空逐步消化,公司业绩呈现回暖现象。
此外,随着中药配方颗粒集采落地,中国中药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集采之下,销售范围拓宽带来量的增长,有利于成本控制较好的全产业链公司。中国中药作为行业龙头,将受益于行业销量的快速增长。以开源证券研报数据为例,量升为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比如将2024年量增幅从10%提升15%至15%,对应2022-2024年市场规模会分别增长36%、43%、50%。
而且,当量成本提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价的增长。首先,新国标相较企标对于配方颗粒含量检测指标数量要求严格,导致生产成本加大,形成当量成本提升。其次,2021年8月以来中药材涨价明显,导致原材料成本提升。基于以上两方面,开源证券预计中药配方颗粒拥有提价趋势。考虑到量价因素,开源证券研报预计2022-2024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分别为442亿元、537亿元、64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6%、22%、21%。
中国中药作为中药配方颗粒市场龙头,2020年市场占约52%。在上游GACP中药材基地建设、备案品种数量生产、投放配药机快速拓展医疗机构端销售、行业龙头的医保先发优势等方面,均领先同行,能够持续受益于市场扩容,高增长有望,堪称优质资产。
相当乐观的成长空间,叠加国资对市值管理的要求,中国中药的股价无疑极具想象空间。目前的私有化价格,自然令投资者感到不满。
中药优质资产注入太极?
私有化之后,中国中药的中药优质资产会否注入太极集团,转战A股市场,成为市场关心的话题。中国中药表示,在私有化成功实施后,要约人计划检讨公司业务运营,并视集团取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及现行市况,可能会物色探索商机以发展集团的现有业务。
根据智通财经了解,目前中药板块国资中药国药系标的两家,分别为中国中药和太极集团。而根据公开信息,国药集团在成为太极集团的控股股东后,承诺在五年内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这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置换、资产出售、设立合资企业、变更主营业务、资产注入、委托管理等方式。
具体到太极集团的情况,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为做世界一流的中药企业,塑造中药领导品牌形象。力争在“十四五”期末实现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太极集团2022年营业总收入为140.5亿元,2023年三季度末为121.8亿元,与500亿元的营收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中国中药私有化后,与太极集团进行业务整合,并非不可能。市场认为,A股市场对中医药板块的估值普遍较高,太极集团作为国药集团在A股的上市平台,如果能够整合中国中药的资产和业务,可能会提升太极集团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如若私有化建议获准,中国中药将是2024年港股第一家宣布私有化的药企,此前2023年港股朗生医药也宣布了私有化。这是否意味着私有化浪潮未来会持续波及医药板块呢?
实际上,受政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剥离、关停、重组管线、寻求被收购等接连在全球生物医疗企业上演。2月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联拓生物和天镜生物相继宣布,将剥离部分业务和资产。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格局和有限的盈利空间,医疗健康企业需要重新评估经营路径。而具体到中药行业,国药集团作为中国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其私有化决策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中国中药的发展空间有多大,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