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增量财政政策:化债与发展新举措 12 万亿
2024 年 11 月 10 日,增量财政政策在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增量财政政策直面地方隐性债问题,“三箭齐发”,力度合适。一是增加 6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二是从 2024 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 8000 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 4 万亿元。这两项政策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 10 万亿元。三是明确 2029 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 2 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12 万亿元的化债规模,相对于 2023 年末 14.3 万亿元的地方隐性债余额,力度合适。 合适力度的隐性债置换意义多方面,减轻利息负担,为地方政府提供资金腾挪空间,促进资金链条畅通,支持投资、消费和科技创新,推动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增量财政政策直面房地产市场问题,包括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等众多举措,相关税收政策也将出台,合力效应凸显。化债是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的重要举措,提高金融资产安全性。 创新工作思路,让增量财政政策效应充分释放,标志着化债工作思路的四个转变,即变被动为主动;变点状式排雷向整体性除险;变双轨管理为规范透明管理;侧重于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 增量财政政策效果的巩固,要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形成。隐性债务与现代财政制度格格不入,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和巩固增量财政政策效果的必然要求。 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债务体系,健全信息共享和监管协同机制,形成全口径监测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体制机制,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实施更严格的监管问责机制。 增量财政政策要有效、快速落地,结合明年社会发展目标,应实施更给力的财政政策。中国财政赤字率仍有提升空间,政府负债率较低,负债水平结合资产来看,中国政府有更大财政政策空间。 在更大财政政策空间中,谋划更给力的财政政策,健全宏观治理体系,推动中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