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董事长董秘因选择性信披被谈话!
2021年11月8日至2022年1月18日,股价从不足7元/股起步,一路涨至88.88元/股的历史最高点,期间累计上涨1142.17%,超11倍,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九安医疗,002432.SZ)用了两个多月。
值得注意的是,2月14日晚间,九安医疗发布的关于收到证监会天津监管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显示,该公司的情况或许没有表现出来的那样亮眼——公告显示,由于九安医疗在此前的公告中仅披露了部分检测成功的实验结果,未对全部实验结果进行披露,披露信息不完整,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毅和董秘邬彤作为对公司临时报告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承担主要责任的责任人,被采取监管谈话的监督管理措施。
选择性信披被谈线日晚间,九安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了证监会天津监管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公告显示,由于九安医疗在此前的公告中仅披露了部分检测成功的实验结果,未对全部实验结果进行披露,披露信息不完整,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毅和董秘邬彤作为对公司临时报告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承担主要责任的责任人,在任职期间未能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违反了相关规定,被证监会天津监管局采取监管谈话的监督管理措施,上述二人需要在2月18日前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该局接受监管谈线日收盘后,九安医疗表示公司在北京时间1月5日晚间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安排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RADx项目就iHealth试剂盒针对 Omicron变异病毒的测试性能实验报告。报告显示,该试剂盒在实验中100%检测出了最大CT值为21.59(n=5)的Omicron活性病毒样本。
不过九安医疗同时称,FDA在其官方网站就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针对检测Omicron变异病毒有效性的描述中称,早期数据显示抗原检测试剂盒可以检测Omicron变异病毒,但其灵敏度可能降低。
稍后1月12日早间,九安医疗公告表示收到深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下发的包含7个问题的关注函,要求该公司就上述iHealth试剂盒针对Omicron变异病毒的测试性能实验报告的有关情况作出进一步解释说明,同时要求说明公司公告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在1月14日前进行回复。
公开资料显示,九安医疗成立于1995年,于2010年6月10日登陆深圳中小板上市,是一家专注于健康类电子产品和智能硬件研发生产的企业,同时也是一家专注于搭建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移动应用+云端服务”个人健康管理云平台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2021年11月7日,九安医疗公告称,公司子公司iHealth Labs Inc.的iHealth试剂盒获得FDA应急使用授权(EUA),可在美国公共卫生健康应急期间销售。该公司同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截至2020年年末,公司持有美国子公司iHealth70.46%的股权。
稍后2021年11月15日,九安医疗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就投资者提问的公司新冠抗原试剂生产进展时表示,“公司的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产品已开始规模生产,并已于上周初开始由子公司iHealth美国在当地现货热销”,“公司目前的月产能为1亿人份,计划估算到2022年初产能增至每月2亿人份,实际产能扩增进度和生产计划将根据市场、订单、及原材料供应等实际情况实时进行调整。”
自此,九安医疗股价开始快速上涨。Wind数据显示,从2021年11月8日至2022年1月18日,九安医疗的股价从不足7元/股起步,一路涨至88.88元/股的历史最高点,两个月累计上涨1142.17%,超11倍。
该公司2021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同比减少50.82%;实现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减少86.1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减少106.89%。
但到了1月19日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仅仅过去一个季度,九安医疗就成功大改前三季度的利润下滑,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1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42亿元同比增长271.40%—395.19%;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5亿元—11.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47亿元同比增长243.46%—364.68%。也即,该公司第四季度可实现9亿元左右的归母净利润。
2月17日早间,九安医疗再次发布了关于公司美国子公司重大合同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月15日,美国ACC已累计向公司美国子公司就9113.74万人份试剂盒产品支付货款4.65亿美元,且货款已于美国时间2月 16日全部到账,约合人民币29.50亿元。
- 上一篇:多家页岩油巨头宣布“躺平”
- 下一篇:金圆股份:公司董事长将在合适时机增持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