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复星医药上半年净利同比降逾37%,复必泰销售800余万剂
8月29日,上海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复星医药新冠疫苗领域的国际合作伙伴。
营收的增长则得益于新产品。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包括mRNA 新冠疫苗复必泰、汉利康、汉曲优、苏可欣、汉斯状等在内的新产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药业务中收入占比超过25%。其中,复必泰持续向港澳台地区供货,报告期内于港澳台地区实现销售800余万剂,自上市以来累计实现销售超3000万剂,儿童剂型于2022年4月、5月先后获批于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开展5至11岁儿童接种。从治疗领域来看,新冠疫苗所在的抗感染核心产品贡献营收最高,达到36.29亿元,同比增长36.63%,占总营收的比例约17%;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核心产品紧随其后,达到25.5亿元,但同比增长最高,达到49.56%。复星医药称,主要系汉曲优、汉利康、苏可欣收入增长及新产品汉斯状、奥康泽的收入贡献所致。
上半年,复星医药也受到集采的影响,代谢及消化系统核心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2.54%,复星医药称,主要系阿拓莫兰、凡可佳 于集采执行后销售数量及单价下降。对于集采的影响,复星医药在半年报提到,随着集采推进常态化以及集团对销售费用的持续管控,集团仿制药的收入、利润均趋于稳定。
来自复星医药合营公司复星凯特的首个产品奕凯达是复星医药旗下的另一款明星产品,也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半年报并未披露具体使用的患者人数,不过提到,截至2022年7月末,已列入44个省市的城市惠民保和超过50项商业保险,备案的治疗中心达近百家,而今年2月末这一数字是75家。
除了药品,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也是上半年的营收增长点。半年报显示,该板块营业收入40.43亿元,同比增长42.51%。对于这部分业务的增长,其中一个原因是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等新上市产品的收入贡献。
国际化方面,上半年,复星医药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和其他国家收入75.9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5.58%,同比提升4.92%。研发投入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复星医药研发人员超过2800人,上半年研发投入23.99亿元,同比增长22.77%,其中研发费用18.18亿元,同比增加2.56亿元、增长16.39%。制药业务研发投入为20.62亿元,同比增长16.04%,制药业务研发投入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4.39%;其中,研发费用为14.91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0.41%。
截至8月29日收盘,复星医药A股报40.61元,跌0.78%,市值1084.1亿元;港股报25.35港元,跌0.2%,市值676.8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