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人文东阳丨东阳锡艺——亮如银,明如镜!每一个锡器都是独一无二
锡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00年。古时候,人们常在井底放上锡块,净化水质,是民间主流金属。享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储茶味不变,插花花长久”的美誉。
锡制品多用于装饰、生活日用品、传统嫁妆等,光泽清亮、晶莹夺目,能够逼真地体现每一个细微的创意,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东阳锡艺起源于明朝,在东阳寀卢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锡器,是村里的一大产业。东阳民间曾吃宴席时温黄酒的小壶,结婚嫁娶用的壶瓶烛台都是锡制作而成的,多出自寀卢打锡人之手。
卢晓侃出生于打镴世家,从小看着父亲制作锡器。在敲敲打打的声音中长大,卢晓侃对打锡技艺耳濡目染。后来从事设计行业多年,直到2010年左右,卢晓侃重新开始东阳锡艺的探索与发展。做一件锡器,要经过化锡、压板、裁剪、焊接、打磨、锤揲、雕刻等多道工序。每一个步骤都要一丝不苟,马虎不得。焊接时手艺要纯熟,用焊枪将接缝处焊牢,要做到平滑、无缝、焊透。焊接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锡器最后成形的质量。打磨时需要用不同的刀具修整表面凹凸不平的地方,使锡光亮柔滑。敲打时要把握好力度,用力均匀,反复敲打,呈现出流畅的线条。
以前为了制作方便锡器大多以圆形为主,但卢晓侃认为方形的锡器更受欢迎。俗话说“十圆不如一方”,方器虽然制作繁琐复杂,但更符合当下的审美。以装茶叶的锡罐为例,制作时要先卷起锡板,在接口的地方焊上一条缝,使之成为一个圆筒状,再经过锻打制作成形。镶嵌上红木后,外部再做一层锡。每一边的接口都需要焊接,经过搓、刮、磨等步骤制作形成一个完整的锡罐。在严格的制作工艺下,制作的锡罐线条简洁、玲珑剔透。“看着越简洁的造型,事实上却需要花费更多的功夫。”在卢晓侃看来,简洁的锡罐虽然没有花哨的表现,却低调文雅,适合放在茶席或书房。深受现代人的喜欢。纯手工的锡器区别于批量机械生产的产品,每一个锡器都是独一无二的。制作一件简单的锡器要花费两三天的工夫,复杂的则需要半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卢晓侃不断尝试摸索,研发新的制作工艺,让锡器有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