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热点

高管减持什么意思(高管减持100股暗示什么)

时间:2022-12-20 13:26 阅读:

  高管减持股票是好事还是坏事?能具体说说吗?

  高管减持股票一般就是指公司的高管在二级市场卖出自己在公司的股份,一般情况下就是一种利空的消息,对于普通股民来说肯定不是一件好事,高管之所以减持股票,那么肯定是因为他们不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所以现在套现是最恰当的时候,如果有高管进行减持,那么股票大概率是会下跌,也会对公司的股票带来大量的负面影响。

  对于一个资深投资人来说,一定要注意公司高管减持股票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如果有高管大量减持股票,也会对外进行公告,这个时候股民就不应该继续购买这个公司的股票,而是及时选择抛售,例如现在恒大的很多高管都纷纷减持自己的股票,而恒大的股价也在不断的下跌,这不仅不利于公司的发展,也不利于普通股民。

  但是如果高管因为自身的原因选择减持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有时候高管选择了跳槽,或者因为自身家庭情况的原因,而选择抛售股票,这个就属于正常的情况,但是一般情况下,大股东开始减持这家公司的股票,这也就意味着公司可能出现的难题,毕竟普通股民都不会知道公式具体的情况,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股民一定要有警惕意识,当高管都认为公司不行而选择减持股票逃跑,那么这个公司也没有太大的发展前景。

  对于普通股民来说,很难在股票市场里面获得财富自由,大多数股民都是处于亏损的状态,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络绎不绝的去炒股,特别是中国的股市充满了大量的陷阱,有很多人故意散播假消息拉升股价,从中牟利,这不仅需要股民提高自我的警惕性,更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

  请问高管减持股票意味着什么?

  高管减持意味着不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公司要走下坡路,但有些时候也不都是这样,总之对于上市公司是个利空消息

  高管减持是指上市公司的高管在二级市场卖出自己公司股票的行为。

  大批量高管的离职减持,不利于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也违背了我国创业市场的设立初衷。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加速创新技术向产业化的转变以及加速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然而,创业板企业接连不断出现高管减持的问题,使其成为以上市、达到解禁日为目的的“短视”公司。更有甚者,高管通过内部消息或者粉饰业绩等手段拉高股价,再进行减持。对创业板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危机,甚至对资本和社会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高管减持股票是好是坏

  分两种情况:

  1.才上市不久的股票尤其是有业绩的股票,董监高减持,往往表示产业资本退出,金融资本进入。好事,但是离真正的上升走势起码以年为单位来计算,因为流通股太少了,金融资本需要花长时间来获得足够的股份,这就是价值投资。

  2.上市公司不行了,先知先觉的董监高先跑,这类公司可以通过业绩报表看出来,但是需要较为专业的知识。

  拓展资料:

  减持股份

  减持股份是指股份公司股票的持有者对所持有的股票部分进行转卖,减少对该公司的控股权。

  上市公司减持即减仓是指卖掉一部分的股票,从中赢取利润。一般来说,大股东以及重要股东减持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从这几个角度来理解。

  一方面可能是公司由于缺钱用减持来补漏洞,或是有对公司的未来不看好的可能性进行减持,这种情况属于较麻烦的,对普通散户来说是不好的信号;另一方面是,在牛市大涨的情况下,重要股东却进行减持,那么散户们也要关注了,因为这可能是公司股价已经被高估,出现了泡沫情况,进行及时退市。

  还有种情况就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重要股票持有人以及公司高管进行纯粹的套现行为,正常情况下,长期影响不大,但是这种情况短期可能影响价格波动。

  一般来说,大小股东的减持股价会下跌,因为会增加大量卖盘打压股价。尤其是大股东,不同股东的减持造成影响也有差异,较大股东持仓变化,一方面会影响散户投资情绪,一方面使得资金变动量较大,短期内影响更大。

  减持对股票的影响不确定,可能会产生利好的影响,也有可能会产生利空的影响。比如,如果通过减持来弥补公司的漏洞,或者对公司的未来不是很看好的情况下进行减持,则减持可能是一个利空消息。

  大股东的减持无非是三种目的:

  1、需要资金周转或者有更好的投资机会、项目等;

  对于这样的情况来说,其实是很正常的,毕竟人都有需要周转的时候,所以,遇到这样的减持,大可不必担心。

  2、配合主力机构洗盘;

  这就比较“狡猾”,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上市公司股东需要减持之前就必须发一个公告

  如何看待比亚迪女高管减持100万股?会有什么影响?

  经济观察网 高飞昌 实习生 张安宇 1月26日晚,比亚迪(002594.SZ)发布一份高管减持预披露公告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李柯女士因个人资金需求原因拟减持不超过100万股A股,占其所持本公司A股总股数的比例不超过8.39%,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4%。李柯女士持有公司股份已有十几年,李柯女士声明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仍然充满信心,仍将长期坚定地持有公司股份。

  截止1月26日,比亚迪收盘价为254.22元/股,市值达6935.48亿元。若按照这一股价计算,李柯所减持的100万股股份价值超过2.5亿元。

  在此前的1月21日,比亚迪股份(刚刚进行了一项总额约300亿的港股配售融资。根据配售协议,比亚迪股份将按照225港元/股的价格发行注册该公司资本中133亿股新H股,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99亿港元。此次交易创下了港股市场最大非金融企业融资纪录,也是近十年以来亚洲汽车行业中最大的一次股票融资项目。

  “本次交易吸引了全球众多顶级长线家机构投资者参与,认购订单多倍覆盖,实现了近20个交易日均价零折扣的发行,成为近五年来15亿美元以上折扣最小的香港新股配售。”比亚迪在1月25日的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表示。

  关于配股融资用途,比亚迪表示,所得款项净额拟作本集团补充营运资金、偿还带息债务、研发投入以及一般企业用途。比亚迪在公告中提到,将通过技术革新实现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加速替代、汽车智能化软硬件和刀片电池的研发。这被视为比亚迪此次配股融资的重要目标所在。

  根据比亚迪披露的财报,2020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1.94%;归母净利润为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0.5%至三年来的最低水平。据了解,比亚迪的业务范围包括IT、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四大领域。虽然前三季度其财报整体表现良好,但比亚迪的汽车业务表现并不算乐观。

  销量数据显示,2020年,比亚迪销售汽车约42.70万辆,同比下降7.46%,其中销售新能源汽车18.97万辆,同比下降17.35%。虽然比亚迪仍是国内电动车销量第一,但销量已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滑。与此同时,比亚迪面临着一众新造车企业的追赶。2020年四季度,特斯拉在全球交付了18.05万辆车,这相当于比亚迪2020年新能源车全年销量。蔚来、小鹏、理想等品牌的交付量也在今年创下新高。而在动力电池领域,除了遥遥领先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在2020年被LG化学赶超,屈居行业第三。

  为提振汽车板块的表现,比亚迪在2020年里发布了众多新技术,包括“永不自燃”的刀片电池、“可行驶1200KM”的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等等,这些新动作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市场对其新能源车发展的期待。例如2020年年中上市的全新车型汉EV,作为搭载刀片电池的首款产品,并且是比亚迪电动车售价超过20万元的高端产品,上市几个月来销量已经超过4万辆。

  不仅如此,比亚迪还在新能源车全产业链进行布局,例如此前的1月8日,比亚迪旗下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在深圳证监局进行IPO辅导,准备分拆上市;在更早的2020年3月分,比亚迪成立比亚迪弗迪公司,进军电池、视觉、科技、动力、模具五大汽车产业链相关领域。行业观点认为,比亚迪意图通过构建包括电池、新能源车、半导体在内的综合性业务体系,为自身在接下来激烈竞争的新能源赛道中积蓄更多筹码。

  公司高管减持股票是利好还是不好

  是不确定的。

  在股票市场中,高管减持有可能说明上市公司高管不看好公司后续的发展,或者认为现阶段市场对于公司的估值较高,从而选择二级市场减持套现。通常情况下,股票高管减持时,会使股票资金面出现缺乏性,降低其他股东的信息程度,大部分会影响股票价格出现下跌,造成利空性影响。

  但是,如果上市公司股票基本面较好,成长性较好,市场股票价格估值处于较低的阶段。那么,这一类的股票解禁对股票价格,通常没有多少的负面影响。股票解禁后,如果限售股股东减持套现,那么会有市场看好的该股的大资金进行接货,这样并不会使股票价格出现大幅下跌。

  大批量高管的离职减持,不利于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也违背了我国创业市场的设立初衷。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加速创新技术向产业化的转变以及加速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然而,创业板企业接连不断出现高管减持的问题,使其成为以上市、达到解禁日为目的的“短视”公司。更有甚者,高管通过内部消息或者粉饰业绩等手段拉高股价,再进行减持。对创业板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危机,甚至对资本和社会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拓展资料】

  高管减持股份的方式分为: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大宗交易减持、协议转让减持。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是高管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的股票转让。而大宗交易减持是高管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交易进行的单笔买卖申报数量不低于30万股或者交易金额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的股票转让。而协议转让减持是高管通过与投资者达成一致意见后在中国登记结算机构办理过户交割进行股票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