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热点

苏州新增215个“智能车位”,缓解背街小巷停车难

时间:2023-01-16 18:20 阅读:

  实施智能地锁、抓拍、全天24小时监管泊车位、为车主提供自助扫码缴费,近日,苏州姑苏区新增一批分散式停车泊位智能化建设试点,涉及13条街巷道路,新增215个机动车停车泊位,随着智能停车体系的完善,古城停车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市民出行将更加便利。

  昨天上午,看苏州

  因为姑苏古城保留了大量的历史街区,多数历史建筑、传统居民都没有配备专门停车泊位,背街小巷众多、交通组织先天不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尤为突出。

  住在幽兰巷18号的李先生告诉市民王阿姨表示,自己在花街巷上班,以前没有划分停车位的时候,只能停到300米外的停车场,一遇到下雨天就非常不便,现在划分了停车位,可以直接停到单位门口,“这个智能停车蛮灵格,我只要扫码缴费,地锁就会自动落下,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非常方便。”

  今年,姑苏区将道路停车改革的重点从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挖潜、延伸,积极探索街巷停车试点片区管理,以8个街道为单元,在怡园片区、中街路片区、33号街坊、大公园片区、山塘片区、平江新城片区、胥江片区、金阊新城片区等8个片区的街巷支路、里弄,全面推进分散式停车泊位智能化建设试点,科学布设智能停车设施,实现区域内部循环,挖掘内部停车潜力。

  道路停车监管员潘四龙告诉看苏州潘四龙说,自从智能地锁上线后,自己的工作比之前明显轻松了,“它到时间地台会自动升起,车主必须缴费才能离开,我也不用一直守在旁边了,对我们停车监管员也是便利了不少。”

  据了解,本批次分散式停车泊位智能化建设试点涉及13条街巷道路、215个机动车停车泊位,实行“一路一策、一位一案”,因地制宜对泊位实施智能地锁、抓拍等技术改造,同步推进智慧停车系统搭建,完善“互联网+停车”智能化体系。

  其中,对幽兰巷、花街巷等路内泊位开展智能地锁试点,运用5G窄带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精准检测车辆驶入时间,自动计时、计费,并为车主提供自助扫码缴费、电子发票等便民服务。

  对曹家巷、宋仙洲巷等路侧泊位应用高位、低位抓拍识别系统,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全天候24小时监管泊车位,自动采集监控车辆驶入、驶离路内泊位轨迹,同时具备跨位停车状态识别功能,形成完整的图像证据链上传智慧停车云平台,高标准推进停车管理信息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