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热点

中业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未来路在何方

时间:2025-01-02 18:02 阅读:

  20世纪90年代,体制内人员“下海”;21世纪20年代,企业“出海”。2024年,出海话题备受关注,但诸多基本问题待解。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何帆指出,当前出海是应对全球化“退潮”的短期逆向操作,长远看或为企业发展铺平道路。随着出海加快,中国制造业将现“大分流”,部分企业留国内,部分融入全球供应链。中业出海过程中,中国自身在调整,新平衡形成。东部二三线沿海城市或需产业转型,政策制定需考量“海外中国人网络”。全球不同地区,出海影响在“卷”与“发展”间摇摆,企业需以可持续方式融入当地现代化进程。何帆称,出海是寻找新生产要素组合方式,未来中国制造业或现“大分流”。部分企业因国内市场空间等留国内,部分企业需考虑海外劳动力等要素。出海真正理由在于中国资本匹配海外劳动力,但有企业抱怨海外工人不如国内勤劳。何帆认为应长远看待,可通过激励机制培养合适劳动力。中业出海意味着中国制造业角色从生产者转变为组织者,未来制造业或仍由中国人主导,供应链环节将更多由中国人控制。此前虽讨论“民工荒”和企业迁移,但成规模制造业外迁未现,这与对供给端“优待”等有关,情况正改变。扩大内需需时,中国制造业部分供给面向全球,出海仍必要。甄别、服务和管理需求对企业和政府都重要,中业在这些方面欠缺,出海提供接触终端用户机会。中国目前出海是摸索过程,与美日不同。全球化变化,企业要选择进入不同“全球化”。目前难说中国有真正跨国公司,出海企业形态多样。出海加快,企业要输送技术,部分出口型城市或成“收缩型城市”需产业转型,出海形成的“中国人网络”或影响国内政策。中业出海若提供合法勤劳致富机会,可为当地发展作贡献,不仅为自身发展,也为出海国家提供就业,助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推动全球发展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