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头条

股权置换协议股东签订

时间:2021-10-31 13:49 阅读:

  与控股股东就股权收购签署意向书 算是利好吗?

  原则上是 不可依据进场

  与控股股东就股权收购签署意向书 算是利好吗?

  这个问题需要区别对待,有些情况下,是利好,有些情况下,是利空。首先,得搞清楚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系,比如主营业务是不是一致,是不是形成资源互补等等,如果控股股东被由收购的相关资产本身是经营业绩良好,后市前景乐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倡导等等,那么,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之后,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带来良性循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利好,这也叫做强强联合。比如,一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收购其控股股东的某一处矿场,一家煤炭开采上市公司收购其控股股东的某处煤田,那么,上市公司的矿藏资源将会更加丰富,可开采的年限就会更长,其价值也会越高,就会对该上市公司形成利好,当然,对于其控股股东也是有好处的,不然,他怎么会愿意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呢因为,本身来讲,上市公司是其控股,也就是在为他赚钱,再则,由于上市公司成规模的、高技术的等等相关条件,对于整合资源与节约开发成本等等都是相互促进的,因此,控股股东乐意,上市公司也求之不得,这也会给其他投资者带来信心,受到更多主力与市场的广泛关注,就形成利好了。而与之相反情况呢,就会形成利空。比如,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搞暗箱操作,将控股股东的劣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然后又通过增发股票的形式低价定向增发股票给控股股东等,这就不好了,这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家里的破铜烂铁也当真金白银拿到股市上来卖,就损害了其他投资人的利益了,因为,你控股股东那些不值钱的,或者已经过时、落后了的,或者受到国家相关行业限制的垃圾资产,也换成上市公司的股票,然后,再通过“减持”将股票倒给市场,实际上就是让股民为其买单,而控股股东则将那些垃圾得以处理,这对于该股股价的走势,自然是利空了。因此,如何辨别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的股权置换与资产重组属于利空还是利好,需要擦亮眼球,认真分析,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确定,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只要上市公司进行某些资产重组或者有新的投资意向,就一定认为是利好,或者就是利空了。所以,在股票市场中,需要对很多事情进行分析,加以区别对待,才可以使投资成其为“投资”,而不是! 对于驰宏锌锗与云冶之间的收购意向书来说,应当会形成利好,因为两公司在有色金属方面属于同类行业,同业之间很多资源可以共享,一些开采技术可以互补,两者联合后,会产生更大的规模效应,也更有利于市场竞争,对于一些得复建设会进行相关的整合等等,一旦协议得到落实,那么,对于驰宏锌锗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扩大了空间,是实质性利好。加之现在炒股主要是炒预期和朦胧题材,因此,这份意向书,在明年的牛市行情中,会形成一定的利好!当然,至于未来的股价,更主要的还是看公司的业绩,炒作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变化,总体来说,只有真正实现了资源整合,才会对公司股价形成更高的支撑!

  阿里巴巴的主要股东有哪几个

  雅虎 软银

  阿里巴巴的股东有多少

  以机构持股来看,日本软银集团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达34.4%.美国雅虎第二,持股比例为22.5%.二者合计57%.
而以个人持股来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股比例仅为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股比例为3.6%,而阿里巴巴CEO陆兆禧、COO张勇等高管的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
一个正常的大公司——比如阿里巴巴——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不断融资、利用巨额资本战胜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的过程.当一个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继续扩大再生产的时候,创始人通常很难以个人的能力完成这样的投入,这时候难免需要外来资金的投入.
所以,2000年,阿里巴巴完成第二轮2500万美元融资,其中来自日本的软银一家即拿出2000万;第三轮投资中,软银再砸下6000万美元.
而2005年8月,雅虎以10亿美元和中国资产,换取了阿里巴巴40%的股权.利用这笔资金,淘宝网和支付宝迅速做大.这些资本陆续奠定了阿里巴巴日后在中国互联网中的“江湖地位”.
但钱不是白给的.通过这几场交易,马云及创始团队彻底让出了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截至2007年阿里巴巴旗下B2B业务上市之前,雅虎、软银分别持有阿里巴巴39%和29.3%的股权.
马云试图改善这种情况.2012年,阿里巴巴引入国字头的新股东,出资76亿美元,却仅仅赎回了雅虎持有的20%左右的股权.从而,日本软银成为了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