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头条

权益冷债基热 长投产品面世新基金发行半年考

时间:2022-06-30 18:14 阅读:

  基金募集规模或已超过40亿元。

  站在当前时点,基金经理看到了较多机会。郑澄然表示,采取3年持有期更有利于基金经理制定中长期投资策略,希望在成长性行业中追求确定性比较强的机会。“我们近期梳理了中长期比较看好的公司,成长确定性比较强。等新基金成立后,会用一定比例的仓位配置这些公司,其余仓位视市场情况而定。”郑澄然说。

  陈皓透露,和2020年底相比,现在发行3年持有期产品,如果要获取同样的收益,所承担的风险和波动会小很多。

  持有期产品破解行业痛点

  伴随市场的持续调整,昔日明星基金遭遇业绩“滑铁卢”。跌跌不休的净值,让投资者开始变得冷静。

  那么,该如何帮助投资者不受市场短期波动的干扰、避免追涨杀跌?逆势布局持有期产品,成为当前不少基金公司的选择,也成为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行业痛点的新尝试。

  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持有期权益类基金规模合计1084.56亿元,占同期权益类基金发行总规模的一半以上。

  华夏基金近期上报的一只10年封闭运作混合型基金,更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为“长钱长投”树立了榜样。根据过往经验,此前发行的封闭式基金特别是偏权益类的产品,其封闭期多为1年到3年。

  对于持有期基金的悄然走红,广发基金表示,这类产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基金公司希望通过持有期这一措施锁定投资者的投资年限,引导投资者由趋势投资转向长期投资,令投资者体验到长期投资的价值所在,从而获得较好的长期收益。

  在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刘亦千眼中,市场上持有期产品的增多,根本原因是它们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证明了锁定流动性能给投资者带来价值,即让净值收益率更真实地转化为客户的实际回报率,因此逐渐被渠道和客户所接受。

  中泰资管基金业务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姜诚也深有同感。在他看来,持有期产品让多方受益:首先,从基金公司视角来看,客户“拿得长”,赚钱概率会更高,对提高公司品牌影响力有帮助。其次,基金经理也喜欢带持有期的产品,因为快进快出的客户少了,基金规模大起大落的概率降低了,投资运作更省心了,也有利于长期业绩的表现。最后,致力于客户体验的销售渠道也喜欢带持有期的产品,毕竟快进快出是“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首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