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头条

新研究剖析“天价彩礼”:一场农村男性婚姻市场的恶性竞争

时间:2023-02-14 10:56 阅读:

  2011年至今,我国生育政策已从“双独二孩”发展到“全面三孩”。历经10年嬗变,“让不让生”已不再是问题,取而代之的是“想不想生”和“生了怎么养”。

  回顾政策历程,10年间,从2011年的“双独二孩”,到2013年的“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2021年放开“三孩”,这表明政府提高人口生育水平的决心。事实上,生育背后还有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相互牵扯,“说生就生”并不容易。其中,“天价彩礼”已成为众多农村男青年成婚的“拦路虎”。

  “‘天价彩礼’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涌现的民生问题,是婚姻缔结与人口再生产的又一抑制性因素。”在今年1月发表的《透视“天价彩礼”:现状、成因与治理》一文中,

  该文发表于《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该文

  研究基于2018年全国11个省份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城镇化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婚姻实践,中国农村男性婚姻成本在构成与金额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

  如,研究发现,2018年,11省农村男性的婚姻总成本均值是当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6倍; 男性为婚姻成本的主要承担方,婚姻总成本持续保持在女性的三倍左右。

  

  

  农村婚姻成本特征:西部重彩礼、东部重婚房

  对于该研究的源起,

  在城乡中国的社会结构下,婚姻缔结特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近年来,作为婚姻支付重要组成部分的彩礼不断攀升,“天价彩礼”成为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天价彩礼”的出现是乡村社会失序的体现,凸显了加强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2018年1-2月,课题组在全国11个省份开展了全国百村抽样调查。根据2017年中国各省区市人口城镇化率排行,调查最终选定山东、湖北、河北、江西、安徽、四川、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和湖南11个省份,涵盖东、中、西部的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群包含婚前没有或具有流动经历的农村成年人口,共获得有效样本5004个。

  课题组主要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潜在剖面分析与分层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课题组将农村男性婚姻成本概念由主要包括彩礼花费的单一内涵,拓展至包含媒人中介费、彩礼花费、婚礼花费、婚房花费的四要素,并通过对11省的数据分析揭示了中国农村男性婚姻成本在构成与金额方面的新特征。

  研究发现,首先,农村男性婚姻成本的四要素近40年来涨幅较大,总金额增速远超农村女性婚姻成本、全国人均GDP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11省农村男性的婚姻总成本均值是当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6倍; 男性为婚姻成本的主要承担方,婚姻总成本持续保持在女性的三倍左右。就婚姻成本四要素的构成来看,婚房花费已成为成婚的刚性需求,且占比最大,其金额远远超过彩礼花费,基本维持在五成至六成之间。

  其次,农村男性婚姻成本的地区差异显著。东、中、西部地区的结婚总成本均值分别为8.69万元、9.06万元、7.30万元,西部的婚姻总成本最低,这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的地区差异相匹配。

  但就彩礼在结婚总费用中的占比来看,西部占比最高。调查显示,彩礼金额及其在结婚总费用中的占比分别为:东部2.27万元、中部2.72万元,西部2.80万元。其中,甘肃省的“天价彩礼”问题尤为严重,彩礼均值高达4.41万元,占结婚总费用的52.88%。

  就彩礼与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来看,依然是西部比值最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2017年度东、中、西部的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68万元、1.28万元、1.08万元,彩礼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在东、中、西部分别为1.35倍、2.13倍和2.59倍。

  

  

  为娶城镇女性,农村男性要付出更多结婚成本

  该研究还发现,婚前外出务工男性的婚姻总成本约为婚前未外出务工男性的三倍,他们婚姻支付能力更强,更倾向于在家乡县城或更靠近县城的地方购买婚房,更可能与异地且个人和家庭资源更好的女性婚配,均推高婚姻成本。与户籍内通婚者相比,跨户籍通婚显著提高了农村男性的婚姻成本,其婚姻成本是前者的两倍。

  对跨户籍通婚成本高的原因,

  此外,该研究对农村男性婚姻成本进行了分类分析。

  通过对11省数据的潜在剖面分析可识别出农村男性婚姻成本的潜在类型。该研究把中国农村男性婚姻成本主要分为四类:“偏重婚房型”的婚姻总成本均值最高,达到17万元以上; 其次是“彩礼婚房并重型”,超过8万元; 再次是“偏重彩礼型”; 最后是“混合型”的,其婚姻花费最低,两万多元。在各类型中,彩礼婚房并重型最为流行。城镇化进程中婚房花费在婚姻成本中的重要性上升,且金额最高,是农村男性成婚最主要的经济压力源。

  在微观影响因素分析中,

  在宏观影响因素分析中,

  

  

  性别失衡、女性外流、物质化观念等催生“天价彩礼”

  农村“天价彩礼”是如何形成的?

  对此,

  具体来看有两方面。其一,男性婚姻挤压与婚姻市场恶性竞争。

  同时,人口迁移流动加剧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男性的婚姻挤压。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吸引了更多劳动力特别是适婚女性,使得流出地可婚配女性资源匮乏,这些地方的男性就会被动陷入婚姻市场的恶性竞争。大量农村青年来到城市,城乡通婚圈得以融合,适婚青年有了更多选择,对潜在配偶的接受范围不断拓展、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也卷入城市婚姻市场竞争,资源较差的农村男性劣势地位加剧。

  

  其二,城镇化、市场经济与现代观念的冲击。

  此外,

  

  从农村、地区经济等根本问题出发破解“天价彩礼”

  农村“天价彩礼”该如何治理?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将婚嫁、生育、养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

  

  对于政策建议,

  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