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头条

华泰证券:车身域控空间广阔 国产替代正当时

时间:2024-01-04 13:44 阅读:

  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大背景下,汽车电子重要性不断提升,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在由分布式向集中式升级,而车身域也在不断升级迭代,功能集成愈加丰富。车身域控市场空间非常广阔,该行预测中国2025年车身域控和区域控制器市场规模为302.97亿元,23-25年CAGR 101%。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叠加自主品牌崛起提供国产替代机遇,一批优秀的国产企业正打磨自身硬实力,提升市场份额。

  华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车身域功能集成愈加丰富,难点在于硬件平台化与拓展性和软件协调开发

  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相一致,车身域发展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功能集成愈加丰富:1.0为传统车身控制器BCM或车身控制器BCM与PEPS 各自独立的分布式架构,2.0为在BCM基础上集成PEPS、TPMS或智能配电盒、网关等其他功能的车身域控制器,3.0为中央集中式架构下的区域控制器。国内主机厂布局3.0区域控制器ZCU的开发,进度差异较大。从硬件角度,车身域硬件种类较少,功能集成度提升推动硬件平台化和拓展性升级。从软件角度,车身控制器的软件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协调不同功能的组织间合作、资源分配、安全性提升和测试理念的更新。

  车身域控市场空间广阔,国产企业打磨自身实力以期实现突围

  车身域电子系统领域尚处于成长初期,技术积累和广泛产品线具有先发优势。根据高工智能汽车,2022年中国市场乘用车BCM前装市场集中度高,且大多被外资或合资企业占据,其中份额最大的大陆集团占据30.89%份额。我们预测中国2025年车身域控和区域控制器市场规模为302.97亿元,23-25年CAGR 101%。而在电子电气架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内供应商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自主品牌崛起提供国产替代机遇。我们认为新一代车身域Tier1需要具备以下关键能力:定制化服务能力;多域融合能力;大规模量产能力;商业化能力;软硬结合能力。

  国内企业正在车身域崭露头角

  长期以来车身控制器的关键技术主要由国际企业主导。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的大背景下,车身域领域的国产厂商正在弯道超车,提升自身硬实力,抢占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