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推荐

小心!美股真要崩盘了?“股神”与“大空头”都在做准备

时间:2023-08-17 15:52 阅读:

  畅销理财书

  尽管市场最近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呼声越来越大,但美国经济前景并非毫无风险。其中一个风险在于,如果通胀在经济逊于预期的情况下再度升温,美联储可能需要更加严格的紧缩政策,这将引发美联储官员们希望避免的衰退。

  而且近来美国消费支出强劲与消费通胀放缓并不必然就意味着“软着陆”就在眼前。中金此前指出,美国7月CPI放缓更多与供给改善有关,且很多是输入性的,并未充分反映美国经济内需的韧性。比如上面提到的二手车和家具家电价格下跌,这些与供应链改善有关;机票价格下跌与前期油价下跌有关,这些都属于输入性的反通胀。相反,更多代表内需的房租、剔除房租和机票的核心服务通胀放缓不明显,说明美国经济的内部需求仍有韧性。这意味着通胀虽放缓,但美国利率居高不下或难以改变。

  摩根大通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Marko Kolanovic周一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指出,尽管上周公布的美国7月CPI数据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但通胀趋势仍不确定。Marko Kolanovic表示:“未来几个月,核心商品通胀预计将下滑,但我们认为这种趋势不太可能持续下去,因为随着全球工业部门恢复增长,大宗商品价格正在走高。另外,核心服务通胀可能仍具有粘性。我们还没有脱离通胀困境。尽管7月CPI数据显示通胀持续下滑,但我们认为现在宣布抗击通胀取得胜利还为时过早。”

  值得一提的是,Marko Kolanovic今年以来一直对美股持悲观看法。他在上月底曾警告称,全球央行大幅加息的延迟影响、消费者储蓄减少以及“令人深感不安”的地缘政治背景,将引发新的市场下跌和波动。

  全球经济“金丝雀”也发出不祥信号

  韩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出口的各种商品使其数据成为国际贸易趋势的晴雨表。韩国在7月份出口持续下滑,全球贸易复苏的希望遇到阻碍。根据贸易部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6.5%,而经济学家预计下降幅度为15%。整体进口额下降了25.4%,导致贸易顺差为16亿美元。

  与此同时,由于海外需求疲软,日本出口出现两年多来首次下降。数据显示,日本7月份出口额同比下降0.3%,是自2021年2月以来的首次下降,原因是芯片制造设备和零部件的出货量大幅下降。经济学家此前预测出口额下降0.2%。因此,受轻油和芯片制造设备需求疲软拖累,日本7月出口出现近两年半来首次下降,凸显了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