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推荐

银行和电信运营商关于数字货币的专利布局分析

时间:2021-08-26 20:50 阅读: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目前通过专利网站查询关于“数字货币”的信息涉及专利申请多达510个。而据此前统计,2016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相关专利布局近100个,占据了近20%的比重。

  众所周知,目前数字人民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其中工农中建交邮储6大行作为主要的运营机构(目前还包括网商、微众、招行已确定为运营机构),根据客户信息识别强度为用户开立不同类别的数字人民币钱包,牵头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

  从专利申请来看,在六大行中仅有工行、建行、交行三家申请了关于“数字货币”的相关专利,其中工行的申请时间是在2019年甚至更早。2020年至今,仅有建行、中信、交行三家有提交相关专利申请,其中中信为唯一的股份制银行。

  从专利涉及的内容来看,银行在“数字货币”专利的申请上都相对有针对性,建行的专利针对数字货币的加密算法,偏向于“安全”方面;中信发布了6项相关专利,均是关于“智能合约”的内容;交行的则是针对银行数字货币线上业务的内容,偏向于“风控”方面。工行的专利布局更早也更加全面,涉及到身份认证、额度投放、收单、离线支付、对公钱包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从专利涉及的时间和内容来看,联通的专利申请时间涉及2018、2019、2021年,内容上主要针对数字货币的交易效率、区块链、安全防伪等方面;电信的专利申请时间则主要在2020年和2021年,而电信的专利内容主要针对“双离线”方面;移动的专利申请时间距离最近,主要涉及数字货币管理系统,包括冷热钱包的管理系统。

  而尽管在专利申请上,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布局范围较广,内容面也较多,但在移动支付网看来,电信运营商目前主要联合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推广相应的应用场景落地,而主要载体则是以SIM卡为安全元件的硬件钱包,也因此基于硬件钱包的“双离线”支付必定会是未来推进的重点之一。

  如今数字人民币已经正式试点,据移动支付网了解,在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推广阶段,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与相应的运营机构形成了合力,共同拓展基于SIM卡的数字人民币服务,其中移动是和工行合作,联通和电信与中行合称“中电联”。

  除了共同推动基于SIM卡的数字人民币服务,基于5G和物联网新技术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创新也会是未来的一个重点方向。

  在今年3月发布的“法定数字货币创新研究开放课题(2021年度)”中表示,5G不仅仅是下一代高速网络通信技术和新的产业互联基础设施,将带来许多万物互联的创新应用场景,许多新技术和物联网设备可借助5G高速通信,给支付行业带来巨大的畅想空间。5G新技术场景和法定数字货币的组合创新将产生许多创新的应用场景。

  而与三大电信运营商不同的是,运营机构以外的银行目前在数字人民币的生态体系中参与度较弱。近日,部分银行通过直连或城银清算、农信银“一点接入”的形式加入到了数字人民币的生态体系中,具体的表现则是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的手机银行App展开数字人民币的钱包开立管理入口,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共建的数字人民币App完成钱包绑卡充值的操作。

  相关人士表示,目前2.5层的银行对于数字人民币的态度不一,有的比较积极,有的则持观望态度。不过尽管目前仍未看到数字人民币可见的商业模式,对于银行而言,积极布局数字人民币实际上是一种重在参与的“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