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要闻

高盛道琼斯

时间:2021-10-16 11:53 阅读:

  什么是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又称道氏指数,它采用不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道氏指数包括:道氏工业平
均指数,由30家工业公司的股票价格平均数构成;道氏公用事业平均指数,由15
家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价格平均数构成;道氏运输业平均指数,由20家运输公司
的股票价格平均数构成;道氏65种股票价格平均数,由上述工业、运输业、公用
事业的65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混合构成。
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以1928年10月1日为基期,在纽约交易所交易时
间每30分钟公布一次,用当日当时的股票价格算术平均数与基期的比值求得,是
被西方新闻媒介引用最多的股票指数。
标准普尔指数
标准普尔指数由美国标准普尔公司1923年开始编制发表,当时主要编制两种
指数,一种是包括90种股票每日发表一次的指数,另一种是包括480种股票每月
发表一次的的指数。1957年扩展为现行的、以500种采样股票通过加权平均综合
计算得出的指数,在开市时间每半小时公布一次。
标准普尔指数以1941-1943年为基数,用每种股票的价格乘以已发行的数量
的总和为分子,以基期的股价乘以股票发行数量的总和为分母相除后的百分数来
表示。由于该指数是根据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绝大多数普通股票的价格计
算而得,能够灵活地对认购新股权、股份分红和股票分割等引起的价格变动作出
调节,指数数值较精确,并且具有很好的连续性,所以往往比道·琼斯指数具有
更好的代表性。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纳斯达克(NASDAQ)是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于1968年着手创建的自动报价系统名称的英文简称。纳斯达克的特点是收集和发布场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证券商报价。它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纳斯达克又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电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万多个计算机销售终端。
纳斯达克指数是反映纳斯达克证券市场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基本指数为100。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涵盖所有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世人瞩目的微软公司便是通过纳斯达克上市并获得成功的。
以下是纳斯达克市场建立以来的主要里程碑:
1971年2月8日:纳斯达克股市建立,最初的指数为100点,十年后突破200点。
1987年10月19日:在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暴跌以后,纳斯达克下跌11.5%,创造了一天内的最大降幅。当年年终时,该指数为330点。
另外,道·琼斯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是价格加权平均法计算的指数,用以反映美国市场30只成份股的表现。成份股的甄选多属有份量的公司,广为投资者持有,且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见称,及有著良好的企业发展史。 道琼斯工业指数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构成方式

  道琼斯工业指数的个体成份偶尔由于市场环境的理由而改变,它们由《华尔街日报》的编辑所选择。当其中的公司被取代,将调整个体比重,使平均指数不受公司更换的直接影响。
1999年11月1日,雪佛龙、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西尔斯公司和美国联合碳化物从道琼斯工业指数中删除,加入英特尔、微软、家得宝和西南贝尔公司。英特尔和微软成为首两间从纳斯达克调换到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公司。2004年4月8日,国际纸业、AT&T和伊士曼柯达公司被辉瑞制药、Verizon和美国国际集团代替。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包括以下30间公司(以下按公司股票代号顺序排列): 公司 行业 股票代号 高盛集团 投资银行、证券 GS 联合健康集团 保健 UNH 美国运通公司 金融服务 AXP 波音公司 航空航天、国防 BA 旅行者集团 保险 TRV 卡特彼勒公司 重型机械 CAT 杜邦公司 化工 DD 沃尔特 迪士尼 娱乐业 DIS 通用电气公司 工业制造 GE 思科 电子、互联网 CSCO 家得宝 零售、家居改善 HD 雪佛龙 石油 CVX 耐克 运动装备 NKE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硬件、软件和服务 IBM 英特尔 微处理器 INTC 强生 制药 JNJ 摩根大通公司 金融服务 JPM 可口可乐公司 饮料 KO 麦当劳 快餐、特许经营 MCD 3M公司 原料、电子、化工 MMM 维萨 信用卡 V 默克 制药 MRK 微软 软件 MSFT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制药 PFE 宝洁公司 个人家居 PG 苹果 电子 AAPL 联合技术公司 航空、国防 UTX 威瑞森 电讯 VZ 沃尔玛 零售业 WMT 埃克森美孚公司 石油 XOM

   什么是高盛事件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16日向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高盛集团在金融产品问题上涉嫌欺诈,造成投资者损失超过10亿美元。金融危机期间,一些对冲基金、投行等暗地勾结、蒙蔽投资者并做空金融市场,从而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使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
SEC在昨晚发布的一项声明中指出,高盛设计并销售了一种基于房地产市场次级贷款业务的抵押债券(CDO),但却没向投资者透露相关重要信息,特别是美大型对冲基金公司――保尔森对冲基金对该产品做空的“关键性信息”。
事件影响
美政府或启动对华尔街“秋后算账”
高盛是美国最大的投资银行。这起针对该公司的法律诉讼被认为是美国政府打击金融危机期间金融衍生品欺诈的一次关键行动。
金融危机期间,一些对冲基金、投行等暗地勾结、蒙蔽投资者并做空金融市场,从而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使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
《华尔街日报》指出,有人甚至认为这些交易可能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纽约时报》称,接下来人们将看到一个“更具攻击性的”SEC,该部门将彻查华尔街在次贷危机中的角色。
这也引起了市场对SEC可能调查其他银行及CDO产品的猜测,16日,道・琼斯指数结束了六连阳,下跌126点。花旗集团、美国银行也同遭连累,股价连声下跌,金融行业股票几乎无一幸免。
美国媒体感叹:“好不容易复苏的金融市场又被高盛的一只鞋子打下去了。”
洋投行在华也行为不轨
实际上,洋投行对中国投资者做出的不轨行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最有名的当属高盛、花旗、汇丰等洋投行将在美国国内被禁止销售的“累积期权”类金融衍生品兜售给中国投资者。
许多投资者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购买这种被称为“金融鸦片”的产品,并在金融危机中大多赔得血本无归,损失动辄以千万元计。2009年7月,大批被“血洗”的内地投资者组成“香港银行受害者联盟”,开始集体维权之路。 如何投资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RICI)

   “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由(Rogers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index,简称rici指数)被誉为“商品大王”的吉姆?罗杰斯(jimrogers)创立。
罗杰斯创立指数的初衷是设计一个国际性的,具有明显的透明度、协调性和流动性的指数,现已成为世界上主要商品指数之一,与高盛商品指数(gsci)、道琼斯-aig商品指数(djaig)、德意志银行流动商品指数(dblci)、标准普尔商品指数(spci)和路透-crb商品指数(crb)成为最受追捧的六只商品价格指数。
该指数包括的商品最多,现涵盖36种商品,包括能源、金属及农产品三大类。而路透-crb指数有19种商品,道琼斯-aig指数有20种商品。
罗杰斯看好商品投资理由很简单:
1、商品是人类生活必需品,亚洲经济持续增长,带动全球各种商品需求上升。
2、商品市场与信贷风险没有直接关系,美国次贷问题令投资者转移资产,商品成为资金的避难所。
3、美元下跌也是他看好商品的理由之一。
在众多商品中,罗杰斯最看好的是农产品和能源。
罗杰斯世界商品指数(RICI) 创建于1998年,原名罗杰斯原材料指数(RRMI)后改名为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该指数包括的商品最广,RICI指数单纯反映国际商品价格的走势,具有全球性的特点。该商品指数包括35种商品,包括了一些比较陌生的商品,如锌、镍、原木、燕麦、大麦、羊毛、橡胶、 生丝。其中原油比重为35%。产品的回报与未来3年主要的商品价格(原油、天然 气、黄金等)正相关,并以70%的比例参与,权重每个月调整一次。
该指数与德意志银行流通商品指数(DBLCI)相似,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RICI)也是每个月调整一次,一些分析师相信该指数的这个特点导致了该商品指数比较高的收益率。该指数对于商品和权重的选择是根据商品的消费而定,自从罗杰斯在1998年创建该商品指数以来, 该指数的组成及权重还没有改变过,只做过两次小的替代,豆油在2002年被棕榈油所替代,豆粕在2004年被亚麻籽油所替代。
RICI是世界上主要商品指数之一,同高盛商品指数(GSCI)、道琼斯-AIG商品指数(DJAIG)、德意志银行流动商品指数(DBLCI)、标准普尔商品指数(SPCI)和路透CRB商品指数(CRB)共同成为最受追捧的6类商品价格指数。
从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创立到2003年11月, 该指数已经增长了117.46%。同期标准普尔指数增长为-5.574%。莱曼长期国债指数增长为49.30%。同时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的增长也超过了其他商品指数,如商品研究署指数、道?琼斯-AIG商品指数等,成为增长最快的商品指数。 高盛是银行还是公司

   一、公司概况 美国高盛公司是一体化服务的全球 性投资银行,在投资、融资、收购兼并、股票债券研究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集团创始于1869年,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在伦敦、东京和香港分别设有地区总部,并在全球19个国家41个城市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目前集团的专业人员有1万多人,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 集团拥有完备的管理体系和风险监控手段,辅之以高科技的信息系统,随时为分布在世界各地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全球一体化的研究工作为客户的财务融资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推销和交易部门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股票、债券、外汇和商品投资机会;投资银行部提供融资、并购、房地产及其他咨询服务。 金融科技的创新为集资、投资和风险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 二。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美国高盛公司曾经是华尔街上仅存的一家私人合伙制投资银行。高盛于1999年5月3日成功上市,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亨利鲍尔森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由16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是集团的最高决策机构。 集团下设八大业务部门,分别是股本部、债券外汇部、投资调研部、资产管理部、投资银行部、直接投资部、法律及内部监察部,运营、技术及财务部。美国高盛公司的业务管理素质以集体领导著称。主要部门大都有两名负责人共同管理,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在客户服务上,集团更采取地区及行业管理并重的方针,把国际资本市场的通用机制同各地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起来。 三。主要业务范围 (一)投资银行业务 策划、执行各种融资交易;为企业重组及收购兼并提供咨询;为各国政府对重点行业的民营化和股份化提供战略咨询。 (二)证券承销投资业务 以各种有效方式为客户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证券融资;帮助客户实现理想的投资回报;运用各种衍生工具帮助客户实现分险对冲目标。 (三)资产管理 为客户设计管理各种有价证券投资组合及共同基金。 (四)直接投资 运用集团自有资金及所管基金,有选择地对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进行策略性投资。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及实力 美国高盛公司在全球投资银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各国的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及战略咨询服务。在各类主要的金融服务领域中,美国高盛公司均名列前茅。《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家大企业中有300多家是美国高盛公司的长期客户。 自1991年以来,美国高盛公司为诸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14家国际机构中的13家承担了46项发行工作。这次金融危机,元气大伤,但筋骨未断,全球知名企业。 高盛事件怎么回事

   高盛于2007年2月应美国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公司委托,推出一款基于次级抵押贷款的抵押债务债券,向多国银行、基金和保险企业等投资者推销。而保尔森公司本身看空美国抵押债务债券市场,其向高盛支付了大约1500万美元的设计和营销费用,意在借做空抵押债务债券谋利。但高盛在向投资者推销时没有说明保尔森公司与这款金融产品有关,导致投资者在不足一年时间内损失大约10亿美元。
“这种全新的金融产品很复杂,但其中的欺诈和利益冲突却是简单和老旧的。高盛错误地允许一位能深刻影响其投资组合中抵押贷款证券的客户对抵押贷款市场做空,高盛还向其他投资者提供了虚假陈述:该证券的投资内容由一家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选择。”
SEC执法部门主管罗伯特·库扎米在起诉书中作出上述表示,称高盛允许意在做空的委托人参与决定“投资组合中纳入何种抵押债务债券产品”,推销时却声称这一产品由“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推出,涉嫌误导投资者。
与此同时,遭到起诉的还有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斯·托尔雷,SEC指控他对这起欺诈案负主要责任,因为这位高管设计了上述交易,负责营销材料的准备工作,而且负责与投资者进行直接沟通。SEC相信,托尔雷清楚保尔森公司对外隐瞒的卖空部位,也知道该公司在资产选择中扮演的角色。
不过,SEC起诉书中未指控保尔森公司负责人约翰·保尔森违规违法,后者被认为是金融危机中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由于他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坚持看空抵押债务债券市场,使其在2008年个人获益37亿美元,一时名声大噪,但是SEC的起诉却让外界开始怀疑这位“空军司令”的成功是否另有隐情。
反响 华尔街股市和期市暴跌
针对SEC方面的指控,高盛随即做出了反击。该行在一份声明中否认涉嫌欺诈,称SEC的指控“毫无根据”。声明同时还强调,高盛自己在相关交易中就损失了9000万美元之多,而且其本来就“没有义务”向金融产品买卖双方交代对方身份。
虽然高盛方面坚决否认了相关指控,但是该股股价当天依然受到强烈冲击,至收盘时下挫23.57美元,至160.7美元的水平,全日暴跌12.8%,市值一夜之间蒸发120亿美元。同时,华尔街银行股也受高盛拖累出现大幅下跌,其中曾与保尔森公司有过业务往来的德意志银行股票下跌9.2%,花旗、美银、摩根士丹利等其他重要银行股跌幅也均超过5%。而受银行股集体大幅走低影响,道琼斯工业指数当天一度跌破11000点,最后收于11018点,下跌1.13%。
除了股市以外,高盛涉嫌欺诈的消息还对大宗商品市场造成冲击,纽约主力原油(80.91,-2.33,-2.80%)期货合约当天大跌2.4%,创两个多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而纽约主力黄金(1132.90,-4.00,-0.35%)期货合约也下挫2%,收于1137美元/盎司。
高盛“欺诈门”事件之所以造成市场强烈反应,在于此前该行一直没有透露其正受到SEC调查一事。据美国媒体报道,高盛早在9个月之前就已收到SEC相关人士有关将对其起诉的警告,但是该投行没有在例行公告中向投资者公布该信息。此外,高盛“欺诈门”事件还引发了华尔街地震,因为市场开始相信,SEC正在对金融危机中大型投行和金融机构扮演的角色进行调查,因为有迹象表明它们在房市显出下滑迹象时仍设计并销售与房市有关的金融产品。“本委员会将继续调查投行及其他机构在房地产市场开始显露疲软迹象时与房地产市场结构化复杂金融产品有关的运作方式。”SEC结构化新产品部门的主管肯尼斯·伦奇在起诉书中的表态加剧了市场的担心。
美国当地分析师认为,高盛“欺诈门”事件对高盛乃至华尔街的影响很大。虽然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高盛与SEC达成和解,并支付数亿美元了事,但是这样的事例或许会不止一起——因为自金融危机以来,虽然早有声音指责高盛对金融危机推波助澜,但这些指责没有过硬的依据,也从来没有导致调查或起诉。而这就意味着,美国监管层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将更加严格,而不再是“雷声大雨点小”。同时,随着对金融危机“秋后算账”的继续进行,将来或将有更多银行面临类似起诉。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六的表态也与这一市场预期吻合。奥巴马在讲话中督促美国国会通过更为严格的金融业监管措施,以免美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
“现在我们不采取行动,导致金融危机的系统就会带着相同的漏洞和弊端继续运行。”奥巴马的语气颇为强硬,“如果我们不试图改变招致危机的原因,我们注定将重蹈覆辙。”
连累 巴菲特一夜间损失10亿美元
高盛涉嫌欺诈还将引发投资者对于大型金融机构的信用产生怀疑,因为就在本月初高盛发表的年报中,高盛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曾经撰写了一封长达8页的致股东信。在信中,他反复强调了高盛“客户利益高于一切”的行事准则。很明显,SEC的指控和高盛的自我标榜完全相反,这样的矛盾将进一步动摇投资者对高盛的信心,促使他们怀疑高盛同时也在其他方面隐瞒事实。
除了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以外,高盛涉嫌欺诈还让很多该行一直以来的支持者感到难堪,其中就包括股神巴菲特。
实际上,就在高盛欺诈门事件爆发不久前,巴菲特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罗纳德·奥尔森还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对高盛青睐有加,称当年对高盛50亿美元的投资非常有力地表明他们不仅相信高盛的实力也相信其完整性。
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9月份,就在雷曼兄弟破产和美国银行紧急接管美林以后,高盛集团同意向巴菲特出售50亿美元的认股权证,同意后者在未来四年内任何时候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认购高盛股票,并为这些认股权证支付10%的年息。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内,高盛股价在触底反弹后节节走高,巴菲特当年的投资得到了巨大回报,这让许多人开始对巴菲特当年的投资投以赞赏的目光。不过,出乎股神意料之外的是,这一次高盛却因为涉嫌证券欺诈而被SEC告上了法庭,其股价也瞬间大幅缩水——按高盛的最新收盘价计算,巴菲特手中的认股权证价值大约为20.6亿美元,一夜之间损失达到了9.5亿美元。而更令巴菲特恼火的是,高盛“欺诈门”事件对其声誉也构成了挑战——是股神看走了眼还是高盛伪装得实在太好对于这一切,巴菲特将会在下月初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