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融创中国折价15%配股筹资
1月13日,融创中国创下最大单日跌幅纪录。截至港股收盘,融创中国跌幅达22.63%,一日内市值蒸发133.42亿元。
消息面上,1月13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拟以每股10港元配售价认购4.52亿股认购股份,配售及认购股份占融创中国现有已发行股本的9.05%。
按照公告,此次配售价格,较融创中国前一日收盘价每股11.8港元折让约15.3%。
配售公告显示,大股东融创国际拟按每股10港元配售4.52亿股股份,并且有条件同意以配售价每股10港元认购4.52亿股公司新股。融创国际是融创中国的控股股东,由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的家族信托控制。
关于资金用途,融创中国表示,拟将认购事项所得款约50%用于一般运营资金,约50%用于偿还贷款。
融创系近两个月合计配股筹资119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融创近期第一次配股融资。
两个月前,2021年11月14日,融创中国通过配售现有股份及认购新股3.35亿股筹得资金约50.85亿港元,资金用途方面,同样是约5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约50%用于偿还贷款。
同时,融创服务以每股14.75港元配售1.58亿股,募资23.31亿港元,折合约2.99亿美元。
据此计算,融创系近两个月通过配股融资合计筹得119.36亿港元。
2010年10月7日,融创中国在香港主板上市,当时发行价格3港元,发行7.5亿股,共计筹资22.54亿港元。上市以来,公司共有7次股权融资,融资总额342.7亿港元。但以往配股融资的折价幅度均小于本次的15.3%。
最近五年,融创最早的一次配股融资是在2016年9月,彼时,大股东孙宏斌认购融创中国现已发行股份4.53亿股,总代价约28亿港元,溢价6.55%。当时报道称,孙宏斌增持是为“防止野蛮人入侵”。
2017年,融创先后两次配股融资,募集金额分别为40.3亿港元和78.22亿港元,分别折价8.8%和11.9%。
而这一年,融创先后耗资超500亿,并购了万达的13个文旅项目,被业界称为“世纪大并购”。
融创再度配股融资则是三年后的2020年。当年,监管机构针对房企负债提出“三道红线”指标。而彼时,融创“三道红线”全踩,位列红档。
数据显示,2020年,融创中国配股融资80亿港元,折价8.25%。而2021年11月的配股融资,较上一个交易日平均股价折让约10.9%。
去年出售项目变现26.8亿,拿地支出减少21%
此外,为了缓解资金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融创中国多次通过处置资产的方式回笼资金。
2021年底,融创中国决定以26.8亿元的价格出售上海虹桥商务区写字楼、杭州核心地段酒店及写字楼等三个项目。与此同时,融创中国去年还两次出售贝壳股票,回血68.9亿元。
此外,去年11月,孙宏斌还向融创中国提供了4.5亿美元无息借款,用于支持融创经营发展。
融创中国此前披露的2021年销售额数据显示,2021年融创中国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973.6亿元,同比增长4%,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3615.7亿元,同比减少7%。
销售下滑主要集中在四季度。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合同销售金额为4618.2亿元,同比增长21%。四季度合同销售金额1355.4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945.7亿元,减少30%。
面对债务压力,融创中国去年下半年也大幅减少了拿地支出。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融创中国2021年全年拿地金额550亿元,其中去年上半年融创拿地金额为533亿元。这意味着下半年拿地金额仅为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