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要闻

中国芯片突然大爆发(芯片事件给中国的教训)

时间:2022-12-22 10:40 阅读:

  美国芯片法案对我们会有哪些影响?中国该如何应对?

  美国芯片法案对我们的半导体产业将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是对我国半导体产业进行全面打压,同时增强美国芯片行业竞争水平的一项法案,芯片作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我国也应该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支持,同时增强自己的科研水平,建设能够覆盖全产业链的芯片产业。

  汉芯事件的事件教训

  时值年末,本报向国家有关部委询问的结果是,确实没有相关责任人受到任何法律上的追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表示,他不满意汉芯事件的处理结果,“评审专家应该负什么责任,相关部门要负什么责任,也没有结果。目前处理力度很不到位”。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薛澜教授也表示,汉芯事件反映出我国科技体制中的弊病,这种弊病要求有关部门去真正反思和挖掘弊病产生的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不能不让人回想起著名科学家邹承鲁先生在去世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他直言:“光说是不行的,对学术不端行为,一定要严查严办。希望各有关单位,各级有关领导真正予以重视,认真干几件实事,才能克制当前的腐败之风,还我国科学界一片净土。”

  的确,整个2006年,先后有一批学术失范行为被揭发、处分。

  2006年1月,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天津外国语学院教授沈履伟出版的专著《求是集》中,对他人作品进行了剽窃。3月,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被院方开除,因为他把别人的学术论文归在自己名下,并在个人简历中造假。后来,又陆续传来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失范、广州体育学院院长身陷“学生门”等事件。

  2006年6月,科技部负责人公开表示,将认真吸取“汉芯”造假事件的教训,从多方面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根治学术腐败。同年11月7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表示对于科研不端行为,要实行从警告、批评直至终止项目、收缴经费、在一定时间内不接受有关人员的科研项目申请的处罚措施。有媒体认为,这是中国政府部门出台的首个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条例,将打击科研学术造假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但顾海兵认为,这个处理办法的细节还不够细,操作上也不够具体,尤其是如何进行法律追究应该更突出。“诈骗了1000万元该如何处罚,诈骗了100万元又该如何处罚,刑法都有很详细的规定。处罚学术造假和诈骗也应该跟刑法关联起来。”

  拜登敦促参议院快速推进芯片法案,会对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芯片法案对我国的影响如下。该法案限制了先进半导体企业在我国境内的投资办厂,我国的半导体企业在研发阶段将很难得到国外最顶尖技术的支持,这会进一步加大我国在该领域追赶世界的难度。

  美国为了巩固自身在芯片这一尖端领域的技术优势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先是制裁中国的企业,现在又是将企业召回美国本土。但不论美国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针对中国,它的如意算盘最终都会落空。它对于中国的研发能力太过低估,只要给予时间,中国一定能够在该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一、召回有代表性的半导体企业

  召回企业既是为了进行更好的管理,也是为了降低研发成本。美国人看到了芯片在国际产业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决心要强化对该产业的控制,让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它的设想虽然很美好,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向台积电和三星都是顶尖的芯片制造公司,但并不完全受美国掌控。考虑到美国过去不诚信的做法,这些企业也不会轻易地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带到美国本土,最多只是象征性地办些厂。

  二、让我国失去重要的支持

  国外的英特尔、高通等国家在我国都有投资,对于半导体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但由于美国要求接受法案资助额企业不能在中国投资,所以未来这些企业可能在生产层面会逐步退出中国市场。

  三、延缓中国半导体研发速度

  首先要承认中国和美国的半导体技术差距悬殊,其次中国能够在严厉的制裁下依旧负重前行,足以证明我国本土的研发能力足够出色。

  前路越是艰难,就越不能放弃。美国所害怕的,恰恰是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坚持。

  美国“芯片法案”的落地,对中国芯片产业有什么影响?

  会导致中国的芯片销售受到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会影响中国的利润,会导致中国的芯片出口受到限制,会受到美国的制裁。

  价值500亿!格芯拿下高通超大额订单,给中国芯片带来哪些启示?

  高通已同意从格芯的纽约工厂增加采购42亿美元的芯片,从而使其直到2028年的采购承诺达到74亿美元,大约500亿人民币。那这件事情能够给中国芯片带来什么启示?我觉得最大的启示就是中国企业要相互帮扶,订单要优先给国内企业,当前提是国内芯片企业有拿得出手的技术和产品。

  高通给格芯大订单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美国芯片“内循环”会更明显。

  最近一段时间关注芯片行业的朋友估计已经发现了风头不对劲,美国正在想方设法巩固他们在芯片行业的领先地位。这段时间有三个消息是值得大家关注的。第1个消息、美国正式通过了《芯片和科学方案》,按照这个环,未来10年美国将拿出超过500亿美元支持芯片制造业,另外还会给予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按照这个方案规定,不论是美国企业还是国际一些芯片企业,在美国投资都可以获得丰厚的补贴,这对于众多芯片厂家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在这种补贴之下,很多企业都有计划增加在美国的芯片投资,目前包括三星和台积电都有意在美国设置芯片制造厂。

  第2个消息、前段时间全球光刻机巨头ASML的CEO曾经表示,假如未来美国要求停止向中国供应先进光刻机,那么他们将不得不停止向中国市场出口DUV光刻机。第3件事情、这段时间有媒体透露,美国可能禁止向中国销售用于GAA晶体管集成电路的EDA设计软件,据说美国总统拜登已经批准了这项禁令,该禁令已提交给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具体细节还在敲定中。这3个消息说明什么?说明目前美国正在加大对美国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未来美国不仅会在资金、政策上重点扶持美国国内的半导体企业,在供应链市场等方面肯定也会优先向美国企业倾斜。

  所以我觉得高通给了格芯大订单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包括高通、苹果、 AMD等一些巨头都有可能将大部分芯片业务交给美国国内的芯片厂家来进行;另外包括美国其他企业在采购芯片的时候,也会重点考虑美国的供应商,比如采购美国国内芯片,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等等。一旦未来美国这么做了,他们将会吸引全球很多顶尖芯片厂家到美国投资,另外美国的一些半导体产业也会得到快速发展,从而巩固他们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领先地位。

  从美国这种做法来看,对我国半导体产业来说,至少有2个方面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一、有必要扶植国产芯片。

  当前中国半导体产业跟美国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未来肯定会给美国半导体产业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现在美国才会想方设法一边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一边不断的扶持美国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对美国这种做法,我们完全可以参考他们的方式,可以通过资金以及税收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力度,当然这个扶持力度必须有针对性,那就是针对那些真正有实力,真正愿意攻克芯片技术难题的企业,而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随便可以享受。

  实际上最近几年我国已经推出了很多扶持芯片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有一些漏洞,比如最近几年就有不少企业拉了业内几个名人成立一家半导体企业之后就开始对外忽悠,然后骗取补贴,结果有不少芯片产业园都烂尾了,这是非常深刻的教训。所以我们在推出芯片产业扶持的时候,一定要重点向那些高端产业倾斜,比如对那些能够攻过14纳米或者7纳米的半导体业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国先进芯片制程的进步。

  第二、可以通过加征关税等方式提高国外芯片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

  想要提高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除了要推出相应的扶持政策之外,还要通过市场手段去给予支持。目前国内先进半导体产业之所以发展不起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国内先进芯片市场基本上都被国外企业垄断,导致国内芯片厂家缺乏市场空间,没有市场空间他们的利润就少了,利润少了投入研发的资金自然就少了,投入研发资金少了,攻克技术的难度就更大了。所以想要让国内半导体产业有更多的生存空间,我们必须给你们创造市场空间,可以通过提高进口芯片的关税来扶持国内先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另外国内的一些大型项目或者一些国企央企在采购芯片的时候也要重点给国内芯片企业一定的照顾,只有上下齐心,我们才能真正把先进芯片给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