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经济日报:探索建立住房养老金制度,资金从哪来?增加居住成本吗
我们居住的房子也在渐渐老去。统计表明,当前城镇家庭住房中,三成以上是本世纪之前所建。就像我们需要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就要治疗一样,房子也需要检查、维护,也需要养老。谁给我们的房子养老?养老金从哪来?有关部门提出,要研究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这项制度有望为确保居住安全,保持居住品质,实现商品住房价值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对老房子的养护首先关乎居住安全。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有的用户擅自拆除或损坏承重结构、对房屋进行随意加层加高、擅自改变用途等行为,让房屋安全隐患逐步凸显,给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对老房子的养护还关乎居住舒适度。城乡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而老旧小区中设施设备及管线锈蚀老化、屋面渗漏、墙体透寒等问题并不鲜见,影响居住体验。
探索建立住房养老金制度,就是要未雨绸缪,为房屋积累养老金,定期对房屋进行体检,加强修缮,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让人们住上更安全舒适的房子。
在强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的基础上,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非常必要。房屋的体检、定期巡查和发现问题后的修缮,需要更加稳定的资金保障。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目前对于老旧住宅的维修,主要资金
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有助于进一步拓宽资金
有人觉得,设立房屋养老金制度,可能需要让持有房屋的人缴纳更多的资金用于养护住房,这会不会增加居住成本?
一方面,房屋养老金制度如何确定资金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房屋养老金制度不是孤立存在的。为确保居住安全和保持居住品质,需要完善一系列保障制度,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会议曾提出,将积极推进房屋养老金、房屋定期体检、房屋质量保险“三项制度”试点。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能够发挥好资金的支持作用,可以进一步结合房屋体检制度,定期对住房进行体检,发现安全隐患和需要修缮的地方,为老房子“治病”。同时,可以给房子“上保险”,房屋质量保险可为居住后出现的房屋质量问题提供快速维修及赔偿保障,确保新建、改建、扩建住宅项目的建设质量,倒逼施工单位增强质量意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由此可见,多项制度综合推进,有利于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形成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