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要闻

光大信托总裁邵泉:信托业高质量发展需强化风险管理、走差异化之路

时间:2025-03-05 11:41 阅读:

  “我们要坚守受托人定位,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治理,从信用兜底转向专业制胜。一方面,应切实履行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义务,以受益人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源头上把控风险。另一方面,需依托资产筛选、组合管理、风险定价等专业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2月22日,在新金融联盟举办的“信托业的转型发展与风险防控”内部研讨会上,光大信托总裁在主题发言中表示。

  建信信托党委副书记卢刚、中国外贸信托总经理卫濛濛、华鑫信托董事长朱勇、国投泰康信托董事长傅强也做了主题发言。原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原执行所长邢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参与交流。

  会议由新金融联盟秘书长主持,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提供学术支持。来自信托、银行、基金、保险及金融科技公司等50家机构的近80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参会。以下为邵泉发言内容。

  
 

  光大信托党委副书记、总裁 邵泉

  春节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金融监管总局。作为从业者,我深切感受到这份文件的战略高度与务实导向。它既是对信托行业价值的肯定,更是对高质量发展的精准导航。结合行业实践,我想从三个方面分享个人思考。

  给我们吃了个定心丸。坦率地说,此前我听过关于“信托行业是否有存在必要”的争议讨论。此次提到“信托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到2035年基本形成坚守定位、治理完善、经营稳健、服务专业、监管有效的信托业新格局”,这从国务院的高度肯定了信托业在金融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性,擘画了信托业未来十年的发展蓝图,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同时,首次将风险管理提升到行业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上来,与我国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一脉相承。在此背景下,必须实现两大转变:

  信托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五次整顿。2000年以后进入监管政策的调整阶段。比如2001年出台的、2018年的资管新规、2023年的三分类新规。

  过去,信托行业依托牌照优势和影子银行模式快速扩张,粗放式增长以及部分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导致了多重风险积聚,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给金融体系的稳定带来了挑战。强调了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只有有效管控风险,才能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行业才能高质量发展。

  2024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出台房地产止跌回稳政策、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等一系列增量政策,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增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融资节奏加快,对于化解信托风险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整体来看,当前信托行业风险总体可控,存量风险基本锁定,信托公司的资本实力与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过去,信托行业以错位方式开展了类影子银行业务,传统的风控方式往往停留于满足监管指标,过度依赖抵押物和刚性兑付。要求将受托人责任贯穿产品设计、运营管理、信息披露全流程,建立以受益人利益为核心的治理体系。

  一方面,应切实履行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义务,以受益人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源头上把控风险。另一方面,需依托资产筛选、组合管理、风险定价等专业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拥抱DeepSeek等数字化工具,将其应用于合同管理、智能风控、资产托管、估值对账、客户服务、智库等多个场景,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明确提出“推动信托公司差异化发展”,这要求全行业回答一个根本问题:信托的独特价值是什么?跟其他金融机构比,我们的特点在哪里?银行渠道遍布全国,有独到的渠道优势;保险有管理长期资金,信托是唯一可以同时在商品、货币、资本三个市场进行投资的金融机构。它能够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充分实现灵活的跨资产组合投资,从而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信托具有财产的独立性,既独立于委托人,也独立于受托人,这种独立性让信托具有风险隔离和他益性,这是它的牌照功能。比如家族信托,只能是信托公司做。

  ,从产品图谱来说,市场上一类是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比如存款、国债;另一类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以股票资本市场股权为代表的,风险高收益也高。我们做了调研报告,自己将信托定位为中风险、中收益,处于两者之间的产品。信托行业有广大的客户群,当前全中国的个人投资资产规模是300万亿,信托服务规模估计占比在1%左右,市场空间非常大,需要我们拥有自己的特色,实现差异化竞争。

  最后,提几点建议:

  当前,行业风险处置手段较单一,主要依赖股东增资。为了增强信托公司的风险抵御能力,建议丰富资本补充渠道,例如推动信托公司发行金融债、二级资本债、可转债等资本工具,允许优质机构试点优先股。

  信托业的本质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过去我们靠牌照红利赢得市场,未来必须靠专业能力赢得尊重。为行业划定了航向,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文件中的“应然”转化为经营中的“实然”。我们将以如履薄冰的审慎、久久为功的定力,强化风险管理,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探索创新,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