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沪深300指数股息率升至近十年来最高位
摘要:每个重要时刻,总能看到沪深300指数
每个重要时刻,总能看到沪深300指数。
作为两市的“核心力量”和“晴雨表”之一,沪深300指数不仅是A股核心资产的经典代表,同时也是观察市场人气的一项重要指标。
那么,在历经年初以来的调整之后,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来到怎样的位置?是否迎来“击球时刻”?
本期就让我们通过三张图一同观察——
1) 股息率3.67%,是仅次于2014年7月18日以来的历史次高
自2024年9月23日新一轮上行行情启动以来,伴随指数上涨,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水平有所回落,截至2024年底依旧在2.90%的位置附近徘徊。
随着2025年初以来市场持续调整与成份股积极推进2024年年末分红,沪深300指数近一年股息率年初以来重回3%,截至2025年4月7日达到3.67%,不仅来到近十年以来最高位,同样也是指数自2004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股息率仅次于2014年7月18日的历史次高水平。
图:沪深300指数股息率与股息率分位点
数据2) 股债利差值6.94,投资价值高于近十年近99%的时间
股债利差值是衡量股债性价比的关键指标之一,计算方式为:股票指数市盈率倒数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主要用以评估一段时间内股票与债券资产的投资价值,差值越大表明权益资产投资价值或更优,当前可能会是较好的布局窗口期。
Wind数据显示,目前沪深300指数股债利差值为6.94,高于+1倍标准差的水平并且位于近十年98.73%的较高点,或表明沪深300指数的配置价值已逐渐来到高位区间。
一方面,沪深300指数在年初以来震荡调整后,市盈率水平迎来同步回调,目前仅为11.67倍,低估值特征较为显著。
另一方面,国内中长期利率中枢不断下移,截至2025年4月7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下破1.7%,具备一定股息优势的沪深300指数仍有望成为资金布局权益资产的一个重要抓手。
图:中国国债10年到期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股债利差值
数据3) 成份股2024年年报披露的年度现金分红方案或预案占全A分红总额85.94%,创历史新高
历史数据显示,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大多拥有较高的现金分红水平。不仅2021年以来连续四年成份股现金分红总额破万亿元,2024年年内成份股已分红现金总额更是高达1.8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同时,伴随着2024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的集中披露,从已推出的年度现金分红方案或预案来看,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共有193家上市企业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了年度现金分红方案或预案,累计现金分红高达1.52万亿元,占同口径下全部A股现金分红总额的85.94%,该占比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
图: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各年年报披露的年度现金分红方案或预案总金额占全A比例
数据4)重要时刻,已有资金悄悄布局
伴随着上述多项指标的回暖,沪深300指数因此成为资金密集布局的主要阵地之一。
Wind数据显示,从3月31日至4月7日,“人气风向标”沪深300ETF连续5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199.39亿元。其中2025年4月7日单日净流入高达175.64亿元,不仅创历史新高,同时也是全市场仅有的单日净流入超百亿元的ETF。截至2025年4月8日收盘,沪深300ETF全日成交再次突破200亿元。
交易所数据显示,沪深300ETF是目前市场上规模居首的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产品,最新规模3320.56亿元,也是上交所沪深300ETF期权合约指定现货标的、融资融券标的。在具有规模与流动性优势的同时,其年管理费仅0.15%、年托管费仅0.05%,为目前全市场指数基金的最低一档费率水平。
据2024年基金年报,沪深300ETF的单年度基金利润突破500亿元,具体为持有人盈利564.35亿元,也是境内所有基金中仅有的基金利润超500亿元的产品。
持有人户数方面,沪深300ETF最新持有人户数超79.29万户,较2024年6月30日增长18.5万户,刷新自成立以来新高。
注:基金利润/盈利数据来自定期报告中“本期利润”指标。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产品由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编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中证。中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
- 上一篇:巴西大豆:丰产预期 北美天气存变数
- 下一篇:生猪:出栏量增供应宽松 期货偏弱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