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和讯投顾余兴栋:ST 股与年报巨亏股
在股市中,“及时割肉” 比 “盲目扛单” 更重要 —— 很多投资者明明手持垃圾股,却因舍不得止损,眼睁睁看着账户市值持续缩水,最终陷入 “越套越深” 的困境。今天要讲的 7 种股票,一旦遇到就必须果断割肉,尤其是最后一种,90% 的人都会忽略。记住这 7 个垃圾股标志,哪怕只出现 1 个,都别犹豫,赶紧清仓,才能守住本金,避免更大亏损。?
一、ST 股与年报巨亏股:“债务缠身” 的雷区,白送也不能要?
ST 股和年报巨亏股,就像 “欠了一屁股债还隐瞒实情的对象”,风险极高,白送都不能碰。?
风险核心:ST 股的触发条件通常是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净资产为负或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问题,这类股票不仅涨跌停限制为 5%,还面临退市风险;而年报巨亏股,往往意味着公司主营业务陷入困境,甚至存在财务造假、资产减值等隐性问题,后续扭亏为盈的概率极低。?
真实案例:身边有朋友不信邪,重仓炒作一只 ST 股,认为 “能抄底反弹”,结果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进入退市整理期,连续 8 个跌停后股价近乎归零,本金几乎亏光。要知道,退市后的股票很难再重新上市,一旦踩雷,本金可能血本无归。?
操作建议:打开股票软件,看到名称前带 “ST”“*ST” 的股票,直接过滤;查看公司年报时,若净利润连续亏损或单年亏损金额超过净资产 50%,无论股价多低,都不要买入,已持有的需立即割肉。?
二、跌破净值的低价股:看似 “划算”,实则全是陷阱?
有些股票股价低于净资产,看似 “估值低、很划算”,但实则可能是 “财务造假”“资产质量差” 的陷阱,股市里没有的午餐。?
风险核心:股价跌破净值,可能并非 “被低估”,而是公司资产存在水分 —— 比如资产负债表中的 “固定资产”“存货” 价值被高估,或存在大量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一旦真相暴露,股价会大幅下跌,甚至触发 ST 或退市。?
真实案例:去年某钢铁公司,财报显示净资产 100 多亿,市值却只有 70 多亿,看似 “捡漏机会”,结果后续被查出财务造假,通过虚增固定资产、隐瞒负债等方式美化报表,最终被实施 ST,股价从 3 元多跌至 1 元以下,套牢大量散户。?
操作建议:遇到市净率<1 的低价股,不要盲目认为 “便宜”,先查看公司近 3 年的资产负债表,重点关注 “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若这两个指标持续下降,说明资产质量差,大概率是陷阱,已持有的需果断割肉。?
三、主业模糊的公司:“不务正业”,风口一停就摔?
有些公司嘴上说做主业,实际却靠炒房、炒股赚钱,甚至副业收入远超主业,这类 “不务正业” 的公司,风口一停就会被狠狠甩下。?
风险核心:主业是公司长期发展的根基,若主业模糊、依赖副业,说明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在主业赛道上持续盈利。一旦副业所在领域出现波动,公司业绩会大幅下滑,股价也会随之下跌。?
市场逻辑:比如某家宣称 “做互联网服务” 的公司,年报显示房地产销售收入占比超过 60%,远超互联网业务收入。当房地产市场降温时,公司业绩立即变脸,净利润同比下滑 80%,股价从 15 元跌至 5 元以下,套牢大量因 “互联网概念” 买入的投资者。?
操作建议:查看公司 “经营分析” 或年报中的 “营业收入构成”,若主业收入占比低于 50%,或副业收入远超主业,直接拉黑;已持有的若发现公司 “不务正业”,无论是否盈利,都应及时卖出,避免风口退去后的暴跌。?
四、大股东质押率超 70% 的股票:“随时跑路” 的信号,必须警惕?
大股东质押股票,本质是将股权抵押融资,但如果质押率超过 70%,就相当于 “把大部分家当抵押出去”,明摆着 “随时准备跑路”,风险极高。?
风险核心:大股东质押率过高,可能是公司现金流紧张,或大股东对公司未来不看好,通过质押提前套现。一旦股价下跌触及 “平仓线”,券商可能强制卖出质押的股票,导致股价 “踩踏式下跌”,大股东也可能因无法补仓而失去控股权,公司经营陷入混乱。?
市场规律:据统计,过去 5 年中,大股东质押率超 70% 的股票,后续 1 年内股价下跌超过 30% 的概率高达 80%。比如某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质押率达 90%,后因公司业绩下滑,股价跌破平仓线,券商强制平仓,股价 3 个月内从 20 元跌至 8 元,散户损失惨重。?
操作建议:在股票软件 F10 的 “股东研究” 中,查看 “大股东质押情况”,若质押率超过 70%,无论股价是否上涨,都不要买入;已持有的需立即割肉,避免后续平仓风险。?
五、股东高管疯狂减持的股票:“自家孩子不想要”,能好到哪去?
股东或高管疯狂减持自家股票,就像 “父母卖掉自己的孩子”,说明内部人员不看好公司未来,这样的股票很难有好前景。?
风险核心:股东高管最了解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若他们在短期内大规模减持,往往传递出 “公司业绩即将下滑”“股价高估” 的信号。他们的减持行为会引发市场恐慌,导致散户跟风卖出,股价持续下跌。?
真实案例:去年某只芯片股,因 “芯片国产替代” 概念大涨,股价从 20 元涨到 60 元,就在散户纷纷追涨时,公司董事长的亲弟弟通过大宗交易套现 2 亿元,随后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下滑 40%,股价一路下跌,如今只剩 20 元左右,高位买入的散户被套牢。?
操作建议:关注公司 “重要事项” 中的 “股东减持公告”,若大股东、高管在股价高位或业绩披露前大规模减持,已持有的需立即卖出;若未持有,无论概念多热,都不要介入。?
六、暴涨过的股票:三年内不要碰,主力早已跑路?
曾经暴涨过的股票,主力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后续三年内不要碰 —— 留下的都是被 “概念忽悠” 的散户,股价会长期下跌。?
风险核心:股票暴涨往往是主力炒作的结果,而非公司基本面的支撑。主力在高位出货后,筹码会转移到散户手中,后续没有资金承接,股价会进入 “漫漫熊途”,甚至回到暴涨前的起点,散户若高位接盘,可能被套 5 年以上。?
市场案例:2021 年某新能源概念股,因 “碳中和” 概念半年内从 10 元涨到 80 元,无数散户追涨买入,结果主力高位出货后,股价持续下跌,如今已跌至 15 元左右,高位买入的散户亏损超过 80%,且短期内看不到解套希望。?
操作建议:对于半年内涨幅超过 200%、且没有持续业绩支撑的股票,三年内不要买入;若已持有且处于高位,一旦发现股价开始下跌,立即割肉,不要抱有 “反弹解套” 的幻想。?
七、换手率低于 3% 的 “[*]水股”:没资金关注,毫无盼头?
最后一种容易被忽略的垃圾股,是换手率长期低于 3% 的 “[*]水股”—— 没资金关注,就像 “没人愿意介绍的相亲对象”,要么 “性格古怪”,要么 “条件不行”,毫无盼头。?
风险核心:换手率是衡量股票活跃度的核心指标,长期低于 3%,说明没有主力资金介入,市场关注度极低。这类股票往往长期横盘,偶尔反弹也幅度很小,不仅赚不到钱,还会浪费时间成本,错过其他好机会;一旦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还会跟随下跌,毫无抗跌性。?
市场规律:统计显示,换手率长期低于 3% 的股票,年均涨幅通常低于 5%,远跑输大盘,且超过 60% 的这类股票会在 3 年内出现业绩下滑或股价下跌。比如某只传统制造业股票,换手率长期在 1%-2% 之间,股价横盘 5 年,期间大盘涨了 30%,它却跌了 15%,持有毫无意义。?
操作建议:打开股票软件,查看近 30 个交易日的平均换手率,若低于 3%,且公司业绩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已持有的需果断割肉;未持有的不要买入,避免 “浪费时间又浪费感情”。?
总结:避开坑比抓牛股更重要,守好本金才能长期盈利?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原则会不会让我们错过牛股?” 确实可能错过一些机会,但过去 10 年,靠着这些规则,很多老股民每年都能稳稳赚钱 —— 因为股市里最难受的不是错过机会,而是明明能躲开的坑,偏偏跳了进去。?
记住,炒股的核心是 “先活下去,再求盈利”。以上 7 种垃圾股,只要出现 1 个标志,就不要犹豫,赶紧割肉;若你手上的股票常年 “止跌不涨”,别怀疑自己的水平,大概率是碰到了垃圾股,及时止损才是正确选择。?
后续操作中,建议每次买入前,先对照这 7 个标志排查,避开这些 “看不见的坑”,才能在 A 股市场中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