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业界

谁在买传统车企的电动车?

时间:2022-02-02 18:55 阅读: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新能源车零售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对比2017年以来的销量数据来看,这都是一份不错的成绩,也意味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已经有了很大提升。

  要知道,在过去数年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更多是靠出租车、网约车这样的B端平台用户在推动,尤其在传统车企布局出行平台的情况下,其新能源汽车订单大量被旗下出行平台消化,北汽新能源甚至曾靠B端销量蝉联7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指出,2019年前9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卖给C端消费者的大概只有十几万辆,和同一时间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相差无几”。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同样表示:“个人买家只有十几万,剩下的都卖给B端出行市场了。”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也曾指出,电动乘用车私人购买和运营车辆比重大概是4:6,包括北汽新能源。

  “一开始买电动车,主要是因为现在很多地方网约车平台只能用新能源车没办法,但是开了一段时间,发现电动车成本确实比较低。”家住贵州省德江县的网约车司机老张告诉记者,他购买的长城欧拉(参数)IQ(参数)电动车,价格在10万元出头。

  “我就买来跑滴滴,花二三十万元买造车新势力的电动车肯定不现实,而且我还要考虑维修便利的问题,买老品牌的车更加方便。我这车从没电到充满一次大概花四十多块钱,满电后大概能跑300公里,比油车省钱,跑遵义来回没问题,铜仁也可以。另外,滴滴旗下的小桔充电桩对司机还有优惠。”老张进一步表示。

  老张告诉记者,在县城电动车仍然比较少见,“我们县城城北有几十个充电桩,除了出租车、专线车,就我去得最多。但电动车保值率低,如果是买私家车自用,目前还是买燃油车最合适。”

  可以看到的是,在电动车热潮之下,一部分消费者被燃油车到纯电动车的“过渡产品”——插电式混动车型所分流。

  现居北京的大众车主杜冉即在2019年底花了25万元出头的价钱,购买了大众蔚揽(参数)的插电混动车型。“主要考虑到政策上插电混动可以享受购置税减免,车辆功能上可以满足一车两种特有属性兼容。”杜冉说。

  “这款车是德国进口的旅行车,有不错的车型历史及日常实用性,作为新能源中的插电混动车型又能满足新能源车型带来的独特优势,使用上动力强、油耗低,并且可以满足我日常短途中的纯电行驶需求,在长途中也能提供1000KM以上的续航能力,没有续航里程焦虑,能让我在燃油车与纯电新能源中得到很好的均衡。”杜冉告诉记者。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分享的数据显示,2019年,私人新能源汽车增加量占新能源汽车总增加量的比重为54.3%,2020年该比重提升到71.5%,2021年1月至7月进一步提升至77%。“各项数据显示,私人领域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化转型。”

  北京地区一位特斯拉Model S(参数) 85D车主、科技迷校长曾给记者算过一笔账:“我的车85度电就能充满,国家电网的充电收费是分时的,在白天忙时充电充满最多花费一百多块钱。夜里充电特别便宜,可能一度电也就三四毛钱,比如有一次我在河南驻马店一个地方夜里充电,只花了30块钱。”

  比亚迪汉车主陈列也曾对记者直言,继续选择比亚迪的产品,一是因为有老车主置换补贴,旧的比亚迪e5(参数)置换后有2万元补贴;二是在对比了比亚迪汉、小鹏P7、特斯拉等产品后,发现同样的价钱,比亚迪汉的空间最大、舒适度最好,适合有孩子的家庭用车需求。

  现居北京的大众ID.4纯电动车车主Montes告诉记者,他最早是因为指标和限行问题决定买电动车,在2021年7月耗资23.99万元买了大众ID.4纯电动车,“使用之后发现体验很不错,最大的优势是省心、省钱、安静。”

  “大众ID.4纯电动车对我最大的吸引点是驾驶体验和油车比较接近,动能回收没有很突兀的感觉;其次没有油车发动机的噪音,底盘很整,隔音效果非常好。弱点是车机系统还不够好。由于有固定的充电桩,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用车成本低。每天到家插上电就可以了,也不用定期换机油三滤,省下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此外用车成本也明显降低,原来每月油费八九百元,现在每月电费150元就够。”Montes进一步表示。

  现居北京顺义的宝马M忠实车主李质彬同样对电动车更低的成本所吸引,2021年12月,李质彬花约36万元买了一辆新能源车宝马iX3,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有一辆售价219.8万元的宝马M8C燃油车,“和燃油车相比电动车的性价比要高上许多,用车成本比燃油车低许多,我一个礼拜的上班代步和出去娱乐环节大概是6:1,代步用这台iX3电动车就已经非常完美了。”

  有人为新能源汽车日常使用时相较于燃油车更高的性价比心动,甚至将此作为谋生工具;也有人为了体验电动车的独特操作感而作出购买决策;也有人单纯为了尝鲜而购买电动车,将此作为自己的“大玩具”……

  麦肯锡调研结果显示,愿意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占比,已经从2017年的20%上升到了2021年的63%,在高收入群体(家庭月收入>4.8万元)中,这一表现则更为突出,有接近九成的消费者都表示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

  乘联会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TOP15榜单数据显示,2021年,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销量43.11万辆,同比增长177.3%;长城汽车实现销量13.4万辆,同比增长133.3%;长安汽车实现销量7.65万辆,同比增长319.3%。

  2021年1月,家住河北邯郸的吴明(化名)花费105万元左右购入了一台保时捷Taycan,在购买这台车之前,他同时是宝马M和特斯拉的车主,“购买电动车的原因一是绿牌不限行,邯郸毕竟是限号城市,这样方便些;二是能够接纳新鲜事物,买辆电动车尝试下不同。”

  “我算是邯郸比较早的一批保时捷Taycan客户,其实在购买之前自己也有疑虑点,毕竟价格不低,续航也不是很长,但经过试驾之后觉得这些都是多虑的。第一,Taycan的操纵性果然没有让人失望,毕竟这是一款纯正的保时捷;第二,无论外观颜值和驾驶舒适度来讲,驾驶完之后会让我忘记燃油车。我也知道没有完美的车,但Taycan的感受是与众不同的,比较适合我,基本上每天都在使用,还推荐了两个朋友购买。”吴明对记者表示。

  QuestMobile发布的2021新能源车主及客群探究报告指出,截止2021年10月,我国有650万新能源车主。25-35岁的用户,正处于单身或新建家庭阶段,注重环境保护,也关注新颖科技,是各年龄段中最偏爱使用新能源车的群体,占比达到47.2%。

  “我周边的年轻人谈到电动车都是特斯拉、蔚来、小鹏这些造车新势力的车,感觉这才是潮流所向,没有说买传统车企电动车的,当然我也考虑过造车新势力可能倒闭的风险,但如果踩雷的话,结婚的时候还可以换一辆。”小陈说。

  但在2021年12月14日召开的全球电动车战略发布会上,丰田一口气发布了包括丰田、雷克萨斯品牌在内的共16款电动车,涉及的车型包括涵盖轿车、SUV、MPV、跑车、皮卡以及K-Car等,宣布大举进军电动车市场。

  丰田章男强调丰田是“碳中和汽车”的全系列制造商,计划投入8兆日元(约合700亿美元)开发全产品线电动车,在电池技术领域也将投下高达2兆日元(约合176亿美元),到2030年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以对应日趋庞大的电气化汽车市场。

  “我们曾经做过统计,消费者购买汽车时,品牌是排第一位的,大概70%的人,在选择品牌时,像吉利、比亚迪、特斯拉这样品牌性强烈的会排在首位,他们觉得更为靠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副秘书长曾丕权此前告诉记者。

  宝马M忠实车主李质彬对记者直言,虽然早就有特斯拉的产品出来,宝马也一直有i3和i8,但并不是他所需要的电动SUV产品。而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在他看来根本不值得信任,“因为我觉得他们玩儿的是营销模式,玩儿的是概念,并不是以车为中心”。

  “买宝马iX3就在于一直比较信任宝马这个品牌,它是一个传统车企,而不是造车新势力,虽然很多人都在说造车新势力的车有多智能、多快,但我更为看重的是汽车的品牌、造车经验的积累和发展的成熟度。比如在质保方面,你可以相信传统车企宝马、奔驰10年后不会消失,但造车新势力却是有今天没明天,比如前途汽车就已经消失了。”李质彬说。

  而众多电动车企热衷于宣扬的智能驾驶,在李质彬看来没有任何意义,从抓客户、销售的角度来看甚至有点坑人,“首先我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对于L2级别的智能驾驶而言,它并不能做到主动驾驶。宝马做的L2级别辅助驾驶已经足够用了,现在好多车企弄的什么3.0说白了就是自娱自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实现自动驾驶,所谓的传感器、摄像头这些东西都会被现实的环境所污染。”

  当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开启,在设计创新、用户体验、互联网应用等方面逐渐跟上造车新势力们的脚步,而其长期积累的造车经验、销售服务网络、品牌力量也开始显现,在目前主流驾驶自动化等级都在L2级别的情况下,对造车新势力形成反攻之势。

  在购买吉利旗下极氪001 YOU版之前,北京WingsRacing翼宿车队车队经理杨杨已经拥有了宝马m4和理想one两辆车,但他仍被极氪“年轻、时尚、高端”的定位和前卫的猎装车设计所吸引,而极氪001充沛的动力、高电量电池、空气悬架、电动车门、座椅通风、座椅按摩、雅马哈音响等配置也是吸引他购买的重要因素。

  在杨杨看来,从驱动来看,极氪001双电机动力随叫随到,加速没有特斯拉生硬,会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可以缓解开电动车时的晕车感。“单踏板模式同时也会有大约1.5秒的缓冲时间,然后才会开始电机制动,这样的调教思路并没有特斯拉松开油门踏板直接制动来的好,驾驶员会比较难判断减速距离,俗话说就是不跟脚。”

  在底盘上,极氪001配合空气悬架可以很好地过滤较小的路面坑洼,但空气悬架在遇到较大的路面坑洼时吸收能力有限,会出现较大的避震冲击声。而动态上车辆的重心和平衡都很不错。“总结下来底盘整体非常好,在40万内的级别基本没有对手。”

  在车机系统方面,杨杨认为极氪001还存在较多问题:“车机系统优化不足,反应相比理想one慢很多,操作逻辑相对也很混乱,有一些最基本的功能也会给车主带来一些困扰,OTA的更新速度也比不上理想one。另外,倒车影像晚上几乎看不清,倒车雷达有延迟,自动门有盲区会碰到障碍物,主驾驶下车关门不锁车的情况下车上直接断电等等。”

  杨杨进一步对记者表示,“理想one相对来讲底盘质感不如极氪001,但操控性还不错,个人认为它的车机系统在市场上数一数二。除了増程器高转速工作时会有噪音,高速工况相对比较耗油(10–11个),其它没有太大缺点,总体来讲是台很不错的车。”

  而特斯拉Model 3在陈列看来,虽然操控性好、辅助驾驶好用、外形不错、品牌有点逼格,但空间不够大,内饰很差,没有仪表盘,隔音不好,续航不够长,“适合没有孩子的家庭,从来就没考虑过购买”。

  特斯拉Model Y在陈列看来,除了操控性好、辅助驾驶好用、外形不错、品牌有点逼格、续航长外,城市SUV车型也有足够大的空间。“Model Y和Model 3内饰差不多简陋,没有仪表盘,做工做工粗糙了一些,有座椅加热没有通风。价格稍贵,34万元,有被割韭菜的嫌疑,果然过了半年就推出了27万元的标准续航版。当时还交了1000元不能退的定金,选择比亚迪汉后就浪费了。”

  大众ID.4车主Montes告诉记者,在购买ID.4前他也曾了解过售价34万元的特斯拉Model Y四驱版和售价25万元的比亚迪汉,“Model Y的动力非常强,没有购买Model Y是由于强动能回收体验差。没有注意汉的动力,好像比ID.4强,但驾驶起来有笨重的感觉,底盘质感不扎实。”

  “我知道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新品牌,且很多车型的设计都很漂亮。但在我们这种做企业的看来,外观并不是首要的,而是更看重技术、品质有保证的品牌,车毕竟还是复杂的。另外,保时捷4S店也组织过客户去深度体验这些新势力车,但试驾完之后,还是保时捷好开,这些传统车在技术积累上估计是很多新势力无法超越的。”保时捷Taycan车主吴明对记者直言。

  大众蔚揽插电车主杜冉对记者表示,他未来有购买电动车的计划,但仍然会选择大众旗下车型。“如果大众的ID.buzz能在国内上市就打算换现在开的这台车,因为我还是比较喜欢传统车企有文化底蕴的车型,也就是说更看重汽车本身或者车型历史,作为新势力的车机体验和新的车辆特征并不是我首要考虑的需求。”

  “蔚来的售价较高,而且主打的是豪华内饰和服务,但作为电动车本身我认为特斯拉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所以排除了蔚来。没有选择特斯拉是因为2021年特斯拉取消了弱动能回收的选项,强推单踏板模式,我担心单踏板模式下会操作失误造成事故。当时除去造车新势力,大品牌只有大众有纯电平台的车型,ID.4的外观、试驾体验和贷款政策都不错,所以选择了ID.4。”Montes进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