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核物理学家吴健雄诞辰110周年:曾实验证实宇称不守恒定律
尽管我的祖母曾要求他不要这样做,暂时不要。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她这项发现的功劳归谁的问题。由利昂·莱德曼领导的另一组哥伦比亚科学家正在做另一个实验,莱德曼意识到自己的试验稍加修改也可以测试宇称的不守恒。他们在四天之内确认了我祖母的结果。消息传播开来。我的祖母感受到了赶在莱德曼之前发表论文的强大压力,同时反复检查她的结果。在物理学中,谁首先提交和发表研究结果,荣誉就归谁。”
最终,“莱德曼在李政道的要求下暂缓提交论文;如果他们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这样的善意不太可能发生。”两篇论文都发表在1957年1月15日的《物理评论》。“莱德曼的论文承认他是在听说我祖母的结果后才开始实验的。”
吴健雄等人论文《在β衰变中检验宇称守恒》发表于《物理评论》
吴健雄对此未公开表露意见。不过她在1989年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的一生全然投身于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也乐在其中。尽管我从来没有为得奖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
吴健雄虽未获诺贝尔奖,但她在实验物理方面的杰出贡献被国际物理界所认可。她在宇称不守恒发现中领导的实验被称为“吴实验”,并因此荣获1975年度美国国家科学奖。这是由美国总统授予曾在行为与社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数学及物理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美国科学家,相当于中国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她还因此荣获1978年首届沃尔夫物理学奖。沃尔夫奖由R.沃尔夫及其家族成立的沃尔夫基金会于1976年设立,其宗旨是促进全世界科学、艺术发展。
吴健雄还获得诸多重要奖项和其它领域成就。1958年,她的研究帮助解决有关血液和镰状细胞贫血的重要生物学问题。她也是第一位担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的女性,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院在物理领域设立的Comstock Prize,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第一个授予女性的荣誉博士学位。1994年她当选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心系祖国,推动高能物理实验基地
1973年10月,吴健雄、袁家骝二人回到中国,受到周总理接见。周总理请二人帮助分析云南站发现的宇宙线事例,并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张文裕先生说:“一定要尽快把高能加速器预制方案搞出来”。此后,她和袁家骝多次回国访问、讲学,包括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和高校。他们曾多次访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参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
夫妇二人不仅为国内科学教育如何发展,如何培养人才提出许多中肯建议,还阐述过要重视基础科学,在中国建立高能物理实验基地的建议。
1977年,吴健雄、袁家骝和李政道一起写信给张文裕先生,提出中国高能加速器建造应选择省钱,有丰富物理目标的方案。1981年初,由于国民经济调整,八七工程,即40GeV的高能质子加速器建设下马,吴健雄夫妇听说后非常着急,与李政道商议如何推动中国的高能物理实验基地。
朱洪元,谢家麟,吴健雄,威尔逊等在美国讨论中国高能加速器方案,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不久,高能所的朱洪元、谢家麟到美国与李政道、潘诺夫斯基、吴健雄、袁家骝以及美国几个高能物理实验室专家,开会讨论中国高能物理的前景。会后一致同意在中国建造2×2.2GeV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最好的方案,造价只有八七工程的三分之一,且物理窗口内容丰富,又可以做同步辐射应用研究,能达到一机两用的效果。最后经过多方努力,特别是李政道和邓小平、方毅的频繁沟通,该方案获得批准。
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郑志鹏回忆,在此后的访问中,吴健雄向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个研究人员关心设备和实验进展,包括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谱仪和τ轻子质量测量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