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业界

分析师:DRAM内存、3DNAND闪存布局百家争鸣,长鑫、长

时间:2022-07-07 11:37 阅读:

  7月5日,知名半导体分析机构TechInsights举办了线上“存储半导体进展与融合挑战:DRAM和NAND”研讨会。

  在存储芯片领域有着30多年从业经历的高级技术分析师JeongdongChoe博士在会上分享了DRAM和NAND前沿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可能遭遇的挑战。

  日前,三星在128层单堆栈产品的容量上不断实现突破。对此,JeongdongChoe在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全球主要玩家在3DNAND设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比如三星的COP架构,SK海力士的PUC架构,美光的CuA架构等等。

  三星128层单堆栈3DNAND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单堆栈,不同于英特尔等竞争对手的多deck集成,可以在深宽比和deck与deck的对齐问题上做到最大限度的优化,在量产3DNAND闪存产品中实现了世界上最小的单元间距,显示了单堆栈技术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DRAM市场的几大参与者包括了三星、美光、SK海力士,另外再加上南亚科技、力积电和长鑫存储等。

  ▲

  三星、美光与SK海力士面向DDR4、DDR5和LPDDR5应用,已经以15nm和14nm级别的单元设计规则发布了D1z和D1α节点的产品。

  美光和SK海力士在D1z节点上还在用基于ArF-i的双重曝光,虽说部分分析师评价三星提前在这一领域布局EUV技术是过于激进的。这张图同时也给出了2024年之后的一些DRAM工艺节点,包括D1d、D0a、D0b等。

  除DRAM外,NAND技术也正在迎来快速发展。

  当前进展为三星176层、铠侠/西数162层、美光176层、SK海力士176层,还有长江存储的128层XtackingTLC和QLC产品;另外宏旺也宣布了48层的3DNAND原型产品,预计今年晚些时间或2023年进入规模量产。

  主要的一些创新型技术和设计,比如3层deck结构,CuA、COP、PUC结构技术,以及采用H-bonding键合的Xtackingdie。其他创新技术热点还有诸如三星Z-NAND、铠侠XL-NAND这类低延迟高速NAND产品,也已经商用。

  新型存储器方面,STT-MRAM当前的发展很不错,参与这项技术研发的企业和机构囊括了Everspin、GlobalFoundries、Avalanche、索尼、美光、Imec、CEA-LETI、美国应用材料、三星、富士通、IBM、台积电、SpinTransferTechnologie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