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建厂受阻,特斯拉将德国4680电池产线搬回美国,意在补贴
特斯拉在德国的电池工厂由于当地的环保政策迟迟不能开建,而美国刚出台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也利好在美国建立电池工厂。2020年1月,特斯拉格伦海德汽车工厂建设一度停止,因为德国自然保护联盟认为工厂附近的蝙蝠正处在冬眠期,不能被打扰,特斯拉必须把这些蝙蝠转移。为此,特斯拉在附近找到一处二战时期苏联挖掘的地下掩体,在多家媒体
尽管转移了生产设备,特斯拉仍然告知德国格伦海德的当地政府官员,公司并没有完全放弃建立电池厂的打算,不过,在那之前,公司需要较原计划更快地提高美国得州的4680电池生产。
之所以优先考虑美国得州的电池生产,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联邦政府在8月中旬通过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法案制定了新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规定,要求电动汽车及其电池关键部件都必须在北美生产,美国消费者购买电动车时才能享受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此外,根据这一法案,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在美国生产电池,可获得每千瓦时电池35美元的税收抵免,而电池模块生产商还将获得每千瓦时电池10美元的税收抵免。
除了希望获得相关税收抵免外,特斯拉还在努力满足美国市场对其车辆的强劲需求。今年4月,得州工厂首批装载有4680电池的Model Y向客户交付,但由于产量问题,得州工厂的Model Y仍主要使用2170电池。
未来,特斯拉不仅希望在更多的得州产Model Y上使用4680电池,而且得州工厂已经首批交付的电动卡车semi-truck,以及计划在明年推出的电动皮卡Cyber truck都需要4680电池支持。semi-truck、Cyber truck的推出已经几经推迟,原因之一就是4680量产难题。
目前来看,制约4680电池产量仍然主要是“干式电极涂布”等技术难题。德国《商报》近日的两位与特斯拉关系密切的业内专家的说法,干式电极涂布技术“运行得很成功,但缺乏大规模的实施。”
据了解,传统的电池生产采用的是湿法电极涂布技术。湿法需要使用粘合剂材料的溶剂,工艺是将负极与正极粉末与溶剂混合,再涂至电极集电体上干燥。而干法则不需要溶剂,直接将挤出的电极材料带层压到金属箔集电体上形成电极。
相对于湿法涂布,干式电极涂布的均匀度、粘结度更难控制。此外,4680电池全极耳技术焊接技术难度大,很难保证令人满意的良品率。
此外,据最新了解,电池原料不足也成为了4680电池量产的重要瓶颈。此前有专业团队对4680电池的拆解分析显示,电池正极采用了811镍钴锰三元材料,负极则是不含硅的碳。
据了解,在近日特斯拉提交给得克萨斯州审计办公室的一份申请称,特斯拉现在计划在得克萨斯州或路易斯安那州建造一个电池级氢氧化锂精炼厂。根据申请,该项目将允许特斯拉将“原矿石材料加工成可用于电池生产的状态”。公司称此举是为了确保其电池生产的供应线。
惠誉评级指出,虽然区域性的锂和镍开采项目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成倍增长,但北美地区的提炼能力非常不足,这意味着这些原料需要出口到亚洲进行提炼,然后再运回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特斯拉在美国建设精炼设施,将使该公司减少因使用国外精炼设施而产生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将使其车辆满足享受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资格。”
根据《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美国电动汽车税收优惠政策中还包括一项关键的电池矿产原料要求,即电动汽车电池中40%的矿产原料必须在北美或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中提取或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