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亿纬锂能锂离子电池(亿纬锂能4680圆柱电池)
特斯拉4680锂电池年底量产,成本骤降,谁将受益?
特斯拉4680锂电池年底量产,成本骤降,特斯拉肯定是第一受益者。
一、特斯拉4680锂电池年底量产
新的4680圆柱形电池将于2022年底量产。据媒体报道,亿纬锂能、松下、 LG新能源等公司已经在4680圆柱形电池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在短时间内完成批量生产。
而雅化、石大胜华、天赐材料等产业链上的其他公司,也将会对其产品的需求大幅提升。中金预测,2023年将是4680圆筒电池的元年,4680圆筒电池的迅速增加将带动新型材料的需求。
二、特斯拉肯定是第一受益者
埃隆·马斯克曾经说,4680型电池可以节约86%的生产成本,而每千瓦的成本则减少69%。4680电池因为高度标准化,可以在不同型号的CTC中灵活应用,成为“结构电池”,并能在整体压铸工艺下,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极限”生产。
在纯电动汽车行业,电池几乎占据了整车的总成本,而动力电池则占据了总成本的35%-40%,而当4680电池被安装到 Model 3和 Model Y之后,这两款车的成本就会直线降到十几万元,Model Y的价格都会降到二十五万。
特斯拉汽车的4680电池有望在2025年销售超过160万台,占特斯拉销售总额的50%。根据特斯拉的技术,预计到2025年,全球4680电池的装机量将达到264 GWh,占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数的22%。
但需要注意的是,镍供应是特斯拉扩大产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新能源车又起飞!大火的4680电池将成为谁的踏板?
近来,新能源车的飓风可谓是越刮越大,不仅龙头宁德时代又抛出150亿元的扩产项目,锂电巨头松下也官宣4680电池接近商用成熟,拟对其墨西哥产能进行进一步扩产。
此外,亿纬锂能也分别投资305.21亿元和62亿元在荆门建设152.61GWh的锂电池及系统研发生产基地,以及20GWh乘用车用大圆柱电池生产线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
作为新能源车的动力
突然大火的4680电池到底是什么?
所谓4680,其实就是对电池尺寸的概括。46就是圆柱电池的直径为46mm,80是电池高度为80mm,这是特斯拉于去年“电池日”发布的新型电池。相比此前特斯拉使用的1865和2170尺寸的圆柱锂电池,4680电池的优势体现在电池容量、生产成本和效率。
据马斯克介绍,全新的4680型无极耳电池在改善成本的同时,电池容量方面将提高5倍,续航里程提高16%。此外,通过“无极耳”这一工艺可以降低电阻,使得散热和倍率问题得以解决。
电池容量提升的原因就在于尺寸增大,4680电池是2170电池容量的5倍,而容量提升自然也使得续航里程提升。而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则体现在大电芯上,同样用于75KWh的电动车里面,老版的1865需要7100个电芯左右,2170需要4400个电芯,而新型4680电池仅需要950个电芯,更少的单体数量意味着空间利用率的提高,同时生产组装需要的时间减少,所以成组效率大大提升,这也使得每千瓦时的成本降低了14%。
电池厂角逐4680大手笔布局
圆柱动力电池全球范围来看大规模使用的车企还是特斯拉。欧洲车企如戴姆勒、雷诺等主要使用软包电池,国内车企多使用方形电池。电池的选择和规划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进行更改的,若4680电池正式推出,短时间来看主要的客户还是集中在特斯拉。
目前而言,松下似乎在此次角逐中占了先机。有报道称,松下在技术上基本已准备好量产特斯拉4680电池,目前公司正在日本打造一条产线并进行试产,待技术完备之后将迈向大规模生产。但是,放眼全球产业链,松下、宁德时代、LG新能源、亿纬锂能等企业都将是特斯拉4680电池的未来潜在合作方。
特斯拉此前刚刚宣布将逐渐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替换三元锂电池,这意味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仍将在4680电池的角逐中占有一席之地。毕竟4680只是一个尺寸,磷酸铁锂牌的4680电池也并无不可,甚至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特斯拉显然不会放弃这一市场。
从目前各大电池厂商的动向也可以看出,产业链中的多方均在积极局部4680电池。以亿纬锂能为例,其投资463亿元建设的荆门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园已经正式开工,涵盖锂电池全产业链,汇集了众多锂电行业龙头。在开工活动现场,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明确表示,“有可能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先量产的4680和4695电池的生产基地,这里生产的电池将装备给全球”。
此外,亿纬锂能的“20GWh乘用车用大圆柱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中,也必然少不了4680这类大圆柱电池。
产业链多方有望受益
有机构报告此前指出,4680电池有望驱动三元高镍电池发展加快,含硅负极材料的使用比例也将得到提升,而其外壳制造工艺、极耳焊接等环节或将出现相应进步与变化。
具体到产业链环节,天风证券分析师孙潇雅指出,4680电池将带来全材料体系ASP的提升,其中有增量逻辑的是硅基负极、碳纳米管、LiFSI。
目前在相关产业链中,正负极材料方面,布局高镍正极的中伟股份、当升 科技 、容百 科技 等,硅碳负极的贝特瑞、璞泰来、杉杉股份等;结构件方面的科达利、斯莱克等;设备方面的由联赢激光、海目星等,这些企业在4680电池的角逐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亿纬锂能、科达利、中伟股份、中国宝安、天奈 科技 、天赐材料等公司也已纷纷布局,未来或将持续受益。
特斯拉、宝马“力挺”4680圆柱电池“搅动”产业链,如何解读此举?
“4680大圆柱电池由特斯拉在其2020年电池日首次公布,在能量密度、成本、安全性等多个层面有所提升。据特斯拉官方说法,相比2170电池,4680大圆柱电池能量提升5倍、输出功率提升6倍,每千瓦时的成本降低14%,搭载该电池的车型续航里程可提高16%。在特斯拉的带动下,松下、三星等日韩电池厂商,亿纬锂能、比克动力电池等国内电池厂商,以及宝马、大众等跨国车企纷纷杀入这一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