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大变样,上“星级”!海宁农村公厕的华丽变身
黑瓦白墙的小屋一显江南水乡风格墙外唯美淡雅的水墨画近年来走进海宁农村多了一幢幢漂亮的小房子但你可能想不到它竟然是农村公厕
海宁农村公厕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年久失修,设施简陋是通病,让如厕者掩鼻皱眉,加上管网设施缺失,成了污染的一大源头。
2018年起,海宁市全面实施厕所革命,大力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提升行动。市级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市住建局牵头负责指导实施,国土部门保障用地指标补缺,市财政专门拿出资金给予补助,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四位一体”长效保洁考核,市农业农村局主导完成省星级公厕创建。
全市出炉农村公共厕所改造工作方案,绘制出了农村公厕作战图,按照“布局合理、卫生整洁、环保美观、方便使用”的目标,有条不紊开展治理改造。在省星级公厕培育中,各创建村对照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公厕建好了,怎么才能管好就成了关键。在农村公厕运维中,海宁市建起了长效管理机制:每所公厕落实专职负责人,配备专职保洁员,按照“六净六无六有”管理标准,采取“专人专管”“随脏随保”“日产日清”,实现了农村公厕争星示范。2018年,在住建部门牵头下,全市共完成农村公厕改造311座。2019年,在市文旅体局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指导下,又陆续新建改建农村公厕63座,其中2020、2021年,建成了省星级公厕43座,有6座还是省级示范性公厕。
在海昌街道双山村,新启用的智慧公厕让村民赞叹。
走进这间公厕,像是误入一个“荷”的天地,厕所墙体、吊灯、洗手台等,处处都有莲叶和荷花的元素,让人耳目一新。公厕外面的监测屏幕上,男女厕所间剩余厕位、温湿度、气体等数据都实时显示。公厕里配备了环境异味检测一体机、智能离子除臭杀菌机、紫外杀菌消毒灯、激光人体感应器、智能纸巾机等,海昌街道农业农村办主任张轶丁介绍,双山村村域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2188人,是省级卫生村和文明村。村里有千年古刹殳山寺,武义百亩莲花也在这里安家,风吹稻浪、荷花飘香吸引了远远近近的客人。2020年11月,村里争取到91万元,建成了这座3A级智慧公厕,占地97平方米,通过人性化设计,树立起了唯美幽静的公厕形象,让“荷”来助力乡村振兴。在周王庙镇,农村公厕也迎来了新面貌。今年,该镇共建设提升5座农村公厕,是海宁市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力度最大的一个镇。随着海宁市美丽乡村精品线的建成落地,一座座融入了本村文化与地域风格的农村公厕也拔地而起。来到胡斗村18组,一座野趣园公厕“藏身”于一幢三层小楼里。一楼的厕所间有无障碍卫生间、第三卫生间,有免费WiFi、洗手液、烘手器、自动售纸机等,这里也有母婴室,将原先单一的公厕,胡斗村党委书记钱云清说,2018年,村里获评省级3A级景区村庄。为更好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今年结合嘉兴民生实事项目,村里提升改造了这座漂亮的公厕,将它作为村里全域旅游宣传的“桥头堡”,让游客来了一回就忘不了。上林村的3A级景区厕所白墙黛瓦,别有洞天。它位于今年重点打造的“四共四筹、儒林春风”精品游线平方米,村里的皮革、书法等特色文化,都在厕所的墙画上美丽呈现。在新建村革兴路、长春村香园路这两处镇村结合部,也同时出现了两座新公厕,掩映在碧绿的树丛里。革兴路公厕是一座
今年,海宁市12个镇街全部参与省级星级农村公厕创建,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
在全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强力推进下,潮城农村公厕迅速蝶变,全面“焕”新。一座座设计巧妙、样式独特、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公厕相继建成,深受群众喜爱。农村公厕不再是满足群众如厕的单一化需求,而变身为一个个颇具人性化的温馨港湾。
海宁目前有各类农村公厕367个,覆盖所有行政村和农村社区,嘉兴市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农村公共厕所的提档升级。接下来,海宁市将持续发力,继续推进,通过典型引导,相互学习借鉴,加快后续农村公厕建设提升进度,全面扫除盲点,全面提档升级,让百万潮城市民共同享受农村厕所革命、民生实事带来的美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