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一体化保洁 常态化分类 科学化处理
11月21日,随着傍晚垃圾转运车的音乐声响起,周宁县泗桥乡坂坑村每家每户都将分类好的垃圾投入转运车。保洁员根据分类情况,扫描每户垃圾桶上的二维码给予不同的分值。
分好类,得积分,共创文明新乡风。近年来,周宁深入践行“三库”绿色生态理念,把绿色生态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以泗桥乡坂坑村为试点,探索开展农村垃圾干湿分类、厨余垃圾治肥工作,因地制宜、逐步铺开,摸索出一条符合山区实际、农民可接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路子。2021年,周宁县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机制创新城乡保洁一体化
在浦源镇浦源村,福建汇晟集团有限公司周宁分公司的垃圾转运车每天定时上岗,收运浦源村一天产生的垃圾,这家企业也负责运输周宁城区垃圾,实现了城乡保洁一体化。
2020年底,周宁县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职能由周宁县住建局划转至周宁县城市管理局,该局先试先行,迅速组织开展工作,将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等捆绑打包进行市场化运营。2021年3月,中标企业顺利进场,至此,周宁县实现城乡环卫市场化运营全覆盖,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
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常态化
泗桥乡坂坑村党员网格长郑爱英每天都要入户检查村民垃圾分类情况,月底会根据村民日常得分,对垃圾分类分数进行统计排名,并发放相应奖品。
周宁推进垃圾分类常态化,党建引领是关键。该县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源头追溯制度,划分片区,以党建带村建,落实党员联户,逐户进行培训、指导和监督;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把垃圾分类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落实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将党员干部联系户名单、考核情况上墙;制定《村民垃圾处理责任》《保洁工作职责》等制度,实行“门前三包”,完善垃圾分类鼓励约束机制,确保设施常态规范运行,形成了党建引领、党员联户、村民参与的“网格化+”基层治理创新模式。
“我们将全村划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由3名至5名党员负责,每名党员包干监督联系5户至8户,逐户培训垃圾分类知识,对垃圾分类进行指导,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新模式。”泗桥乡坂坑村党支部书记宋玉春介绍。
据了解,周宁还出台《周宁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农业有机废物统筹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方案》,采取“多村合一”方式,推进厨余垃圾、畜禽粪污、农作物废弃物和林下有机废弃物的“四污合一”统筹处理,形成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的督查考核机制。
同时,探索开展月度打分、村民监督、12345平台投诉和不定期明察暗访等方式,让村级组织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并通过宣传标语、宣传车、、群等载体,加强群众垃圾分类的自主意识,实现居民分类参与率及投放准确率均达到95%以上,形成政府、企业、村民、村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科技助力末端处理科学化
傍晚,走进李墩镇芹溪村有机垃圾处理房,垃圾处理器不停地运转,保洁员郑昌源提着刚刚回收的湿垃圾倒入处理仓,进行资源化处理。
“这些湿垃圾经过垃圾处理机的粉碎、压榨、烘干处理后,就能变废为宝,成为有机肥料。生产出来的肥料,颗粒分明,也没有异味,可用作村内合作社种植蜜薯的底肥,也可用于绿植栽培、蔬菜种植,成效都很好。”芹溪村党支部书记黄敬忠说。
近年来,周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源头干湿分离、就地分类减量,坚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原则,从农村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有机肥生产,到有机肥销售及还田利用,已经形成一条“户分类、湿垃圾村收集生态处理、干垃圾统一回收处理”完整产业链的治理模式。
县级统筹、整镇推进、以点带面。周宁通过因村施策制定差异化政策,采取片区式、单村式、沤肥池方式,已完成36个片区、26个沤肥点,覆盖行政村93个,实现七步镇、泗桥乡、浦源镇全域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