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业界

蒋凡回归 阿里电商事业再起步

时间:2024-11-25 16:24 阅读:

  也通过微信下场发力,逐步打通公域电商与私域流量池,创造新型电商生态。

  海外市场上,拼多多2022年上线的TEMU是阿里海外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多个领域与阿里难分伯仲,目前正在冲刺300亿美元的目标。字节力推的TikTok Shop,集合了许多中美小众品牌,同时聚集了大批流量话题。此外,亚马逊、沃尔玛、eBay等海外巨头也纷纷加入鏖战,或发挥主场优势,或推出了自己品牌。

  面对此局面,阿里集团则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尝试破局。

  首先是“改革”。去年3月开始,集团开始坚定推进改革,提出1+6+N的变革理念,并且全面推动年轻人接棒;5月,集团披露六大业务集团的董事会成员名单;6月,张勇卸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职务;9月新老领导班子正式交接,吴泳铭出任阿里巴巴集团CEO。

  据公开信息,吴泳铭是技术出身,是阿里集团创业初期的“十八罗汉”之一。上位以后,对组织阵型、业务策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大量任用提拔80后、85后的年轻高管。

  改革卓有成效,过去一年,集团各业务板块保持健康增长。

  根据披露,7~9月,淘天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驱动线VIP数持续双位数增长至4600万人。今年“双11”期间,淘宝天猫GMV实现强劲增长,买家数量创历史新高。

  其次是“聚焦”。曾经,在张勇的带领下,阿里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如今,在全新的市场形势下,吴泳铭则做出战略取舍,主动收缩,开始聚焦于核心业务的规划和发展。

  今年9月,吴泳铭发布全员信,明确了“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重心。确立了阿里面向未来的战略重点方向和行动指南。而此次整合成立新的电商事业群,便是集团面向未来电商领域,如何用好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做出的新思考和新行动。

  而阿里过往几十年积累的雄厚资源,和当前依然掌握的先发优势,或将是集团实施新的发展路径后,最具有想象力的战略组合。集团的淘宝和1688两大背后,是数以千万的中小企业,代表的是全球最为丰富、最为敏捷的优质供给。供应链上,阿里早已建设多年。例如在物流建设上,集团直接包揽整个海外仓储物流环节,大幅降低商家运营成本,今年在国内市场上,更是主动打破隔阂,接入京东物流。

  可以想象,整合后的事业群在运营发张上将更加高效、顺畅,并有望在市场开拓、资源共享、等多方面产生协同共振,从而大大激发市场的潜力。

  过去一年,淘宝天猫和海外电商逐步融合和打通,印证了这一点。今年7月,淘宝推出“大服饰全球包邮计划”,带领服饰商家率先出海,并投入10亿把中国香港打造成了包邮区。9月,淘宝还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推出了英文版。 “双11”期间,淘宝取得了在泰国增长40%;澳大利亚增长近30%;在中国香港,包邮商品的销量增长了600%。此外,淘宝的海外用户也在迅速增长,今年双11期间,新增用户增长了100%等良好战绩。

  不过,阿里当前的增长压力和盈利能力问题仍未解决,尤其是今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亏损持续扩大。此外,竞争对手们面对新形势也在积极谋变,并不愿意给对方任何机会。吴泳铭和蒋凡这对组合,能否带领阿里赢下这场电商混战,市场也在等待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