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田轩谈关税战:走向、应对与避险资产新逻辑
网对话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
网:您判断关税战会长期存在吗?若长期化,中国经济的最大韧性将体现在哪些领域?政策工具箱中还有哪些“未启用”的储备工具?
网:近期市场对降准降息的预期快速升温,您如何看待?
网:近期“国家队”通过增持ETF和央企股票护盘,您认为这种“类平准基金”操作是否可持续?未来平准基金规模与运作机制应如何设计?
网:您如何评估关税战背景下“内循环”战略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网:在出口承压背景下“内需提振”是核心,但当前消费信心不足。如何通过改善就业、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实现消费与投资的良性循环?
网:内需市场扩容背景下,哪些产业最具升级潜力,哪些挑战较大?
网:当前,资金开始逃离美国资产,您觉得美元、美债是否失去传统避险资产的地位?如何看待美股的未来走势?
网: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上升,您觉得黄金的强劲走势是否还能持续?
网:若关税战长期持续,您认为哪些资产类别可能成为新一代“硬通货”?
网:中国资本市场在“关税战”压力测试中展现韧性,这主要得益于哪些机制?
网:近期,全球资产“东升西落”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您是否认同这个说法?
网:您如何看待A股的后续走势?哪些板块更具配置价值?
网:关税冲击是否会蔓延至A股及港股IPO,如何展望今年的IPO市场?
网:如何看待中概股回流?
中概股回流的主要原因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及监管政策趋严,导致其在美股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中概股回流A股或港股,既可规避海外风险,又可借助国内资本市场支持,实现更稳健的发展。而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成熟,中概股回流将成为长期趋势。
同时,中概股回流将为国内市场带来新的优质上市资源,优化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并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机制的改革,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加规范和透明的市场环境。
此外,回流的中概股还将促进国内投资者多元化配置,提升市场活力,同时增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引入更多外资,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