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业界

中国消费市场:新常态下呈现三大趋势与结构性分化

时间:2025-06-04 12:41 阅读:

  近两年,市场常传出消费遇冷、生意难做、人们消费谨慎的声音,这让买卖双方都心生忧虑。前段时间,麦肯锡发布报告,为我们呈现了相对冷静客观的视角。 报告指出,中国消费市场进入“新常态”,以“个位数增长”为特征。2025年“年度总消费额”预计增长2.3%,与2024年调查时的2.4%基本持平,虽增速放缓但韧性仍在。 支撑增长的关键因素,一是中国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从2022年的65.2%升至2024年的67.0%,预计2025年城镇家庭户数增长0.9%;二是“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重”止跌,2025年预期为0.0%,而2024年为 - 0.5%。 不过,消费者也表现出谨慎,主要源于对职业稳定性和房产贬值的担忧。36%的受访者经历过“就业焦虑”,48%的城镇居民认为就业市场“形势严峻/拿不准”,房产贬值也制约部分人消费。 报告显示,消费者信心趋于稳定。2024年,74%的人对中国宏观总体乐观,较2023年的76%略有下降;63%的人对个人/家庭财务情况乐观,较2023年的67%也有下降。 了解国家刺激政策的消费者中,81%表示对国家更有信心。但信心存在结构性分化,农村消费者信心明显增强,城镇消费者信心普遍回落,一二线城市低收入千禧一代最悲观,三线城市消费者和城镇Z世代较乐观。 消费决策方面,消费者更依赖“硬逻辑”,消费意向与“信心”等软性因素关系减弱,更看重个人资产价值、实际收入等硬性因素。 富裕城镇消费者虽信心下降,但追求高品质生活和个人成就的意愿未减,有意在2025年将日常支出增加2.6%,倾向于在新房、装修、汽车等大件和旅游、教育、健康等服务体验上花钱。 数据表明,教育、保健品和健康服务、医疗服务、旅游等领域人们愿意多花钱,而消费类、家用、烟酒等领域“净消费意向”为负。 总体而言,新常态下中国消费市场呈现三大趋势:接纳新常态顺势而为,消费行为有韧性;信心趋于稳定但有分化;注重个人价值回归硬逻辑。这意味着粗放增长时代或已过去,但结构性机会犹存。